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法家批某省书协主席不称职遭跨省封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5-1-24 21:5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 u# ]8 u) x* m5 ^& G5 j
  1月24日,微信公号“一撇一捺”发表文章《圈内人曝料:王岐山发狠话,书法圈谁发抖?》,文章指出,近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参加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分组讨论时痛批有些地方书法家协会“官气”太重的言论甫一公开,犹如一声惊雷,吓得有些人睡不着觉了。种种迹象表明,高层终于开始向“艺术腐败”这颗毒瘤动刀了。5 {1 e5 u% h: O9 e5 w4 g4 y: M" F

+ y& ^$ l8 w( t. I( O  全文如下:
5 z/ L# h) U9 J( a% A  V- w6 ^! }9 k
  种种迹象表明,高层终于开始向“艺术腐败”这颗毒瘤动刀了。& T' y2 W8 M" B; ?# e- k7 p2 f
  N, K4 z4 B' u4 i2 Z
  近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参加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分组讨论时痛批有些地方书法家协会“官气”太重的言论甫一公开,犹如一声惊雷,吓得有些人睡不着觉了。6 j9 [" x1 M& G; R0 S
; w- f9 U% Y+ F* f9 i
  “书法大师”王立军曾盼
6 }0 O' C/ A6 w. ?4 r" Y  g# O" t% X. o. e& B! b: w& C
  一手“烂字”流芳千古- e2 Q; W  U# d1 ?# a5 e$ v

4 R7 U; \% v  c! O) [! y! m1 X  连日来,不断有同道中人向我打探,“上边是不是要对艺术圈下手了?”同时纷纷表达了同仇敌忾的坚定立场——“官员们把书法圈搞得乌烟瘴气,早该管一管了。”
2 ?9 [) P6 ^7 e9 j7 \! g9 W* R
* ~0 k  {9 L+ n4 n  “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王岐山对官员书法家的批评听起来远不如他以往的狠话“够威够力”,但也足以让一些附庸风雅的伪官员书法家们“如履薄冰”了。近日听闻有些书协领导的润格大幅下滑,而且一般人要也不敢轻易出手了。雅不雅贿暂且不表,税务局的人只要打来一个电话,就足够吓得你屁滚尿流了。% T0 n( [# `- \  Q# |6 a
. j( b5 X/ L/ u+ a/ q" q3 M
  鄙人虽不才,也算是在书法圈里混迹多年了,对圈中乱象略知一二。尤其是对于王岐山批评的那类“不会走就想跑”的官员书法家,更是屡见不鲜。当然了,也一直嗤之以鼻。' ?* E1 E' j0 X- i$ W

7 Z7 O$ d6 q2 w" V: s0 Z% i  可是说归说,毕竟咱也是体制内的人,碰到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主,不管字写得多烂,还是得言不由衷地奉承几句。官场上比我会来事的人多了去了,久而久之,领导也就跟安徒生童话里的那位光屁股的皇帝一样,真的以为自己配得上书法大师的称谓了。于是乎像胡长清、王立军那种写字水平的领导不仅敢把字“裱了送人”,还到处题词刻石,期望流传千古。
2 K! I5 |0 A0 O9 X
" c+ s/ v/ j+ O3 P/ |  某书法家质疑书协领导6 S' a" O2 f" G+ }" t$ V( y
; `7 Y8 G8 M4 t0 d. i
  专栏被“跨省封杀”
5 F# |( i  I) ?0 {' C: X6 n- V3 v! s
  有的人不明白,天下的爱好多如牛毛,为啥有些领导偏偏醉心翰墨呢?按领导的逻辑来分析,这写字的勾当,只要长手谁不会耍上几笔啊?而且很多所谓的书法大家,他们的书法在老百姓看来很丑很怪,随便一比划就能日进斗金,凭什么啊?再说了,文无定法,每个书法家都有各自的流派和风格,咱虽不擅写楷书,但是行草书只要“擅长”一种,不照样可以独领风骚吗?试问古往今来有多少书法大家能做到诸体兼工的?即便领导们写的字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是书法史上不也有“民间书风”之说吗?儿童体、稚拙体、现代流行书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曾经在书坛风靡过,那么多人看不懂看不好,不是一样有人借此名扬四海吗?画画那玩意需要天赋,还要拜师啊写生啊,耗时费力,写字嘛,信手拈来,好坏难辨,这么一想,领导挥毫泼墨的信心就有了。
$ ?) j0 T6 _4 ]; e5 `" }' }# J% a* i
  可是如果碰到专业人士,官员书法家还是会有心虚的时候,于是书法家协会的头衔就是打掉脑袋也要往里挤的。陕西省书协去年换届的时候,不是仅主席、副主席等领导就有64人之多吗?你可别小瞧书协的分量,主席的帽子一戴,那就是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象征,谁敢不服?去年某书法评论家因为在《书法报》痛批东北某省书协主席不称职,结果招致“跨省封杀”,其在《书法报》上开设6年的评论专栏被关闭,还连累了该报领导,直至发出公开致歉信才作罢。/ q7 v# z' x4 j: |

6 E8 J' w$ ~; s) W# `: N  领导的作品洛阳纸贵
# U5 t& z6 s" H; S3 l1 W# V# ^; O1 j& Y. f- L3 e* F
  雅集背后输送利益0 w3 \* p' h$ z9 K. O" G1 L; q
- J5 n6 n4 O9 ^- E* a
  一个广为人知的现实是,戴上书协主席的帽子,作品价格就会水涨船高,然后再端起架子惜墨如金,就会制造出“洛阳纸贵”的假象,名气随之越来越大。这时候谁来找你办事,重金求上若干幅墨宝,或者干脆把作品送到拍卖会上,让办事人花高价拍下,于是乎领导把事情按程序办了,腰包也大大方方鼓起来了,各方皆大欢喜。更让人拍手叫绝的是,作品有了拍卖纪录,就成了金字招牌,以后谁还好意思白白向你求字?即使花钱买,那也是要按照拍卖价来定的。当上书协领导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名正言顺地以交换、雅集为名,向书画名家们索要作品。曾任景德镇副市长的冯林华,主动经营与同样爱好陶瓷艺术的苏荣妻子于丽芳的关系,在当地明码标价“买官卖官”;在其担任景德镇陶瓷学院党委书记期间,实际控制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父子两人将旗下画家们上交研究院收藏的瓷器作品据为己有,涉及金额或达千万元……
! l: F0 q2 `8 b3 k8 ^/ B' B; M8 t! \: A; U/ D! k9 {- e$ V
  尤其鲜为人知的是,聪明的官员书法家发现,一般退休的老领导都会把舞文弄墨当做晚年的一大雅好。在书协挂个名,和老领导打交道的机会就多起来,逢年过节搞个笔会,时不时再命令企业家出钱给老领导搞几场规模宏大的展览,邀请一干领导出席开幕式,再纷纷奉上不菲的出场费,和老领导很快就成了忘年交。老爷子头脑一热,随便给某个小兄弟打个招呼,从此你不交上狗屎运才怪。
) B* |5 A4 x/ D, k. G: t
. V+ {1 }' h) W  “玩过了、飘飘然”
2 `, ~9 k" x9 E  m% S) M3 ]- M# Y( \& e2 u7 K" z5 v
  书法干部们得收收心了8 X% d/ Z: j; z4 q
% K3 o, t$ I$ W! e
  当然了,官员书法家也并非都如上述那般不堪,还是有个别人是名副其实的。可是即便你书法水平比肩羲献,也不应该在书协任职。这方面古人早已做出了榜样。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等人都是书法大家,也有官职在身,但并没有到艺术家的盘子里抢肉吃,更没有把书法当成敛财的工具。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办国办就联合发文,禁止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只不过这一通知被当做稻草人罢了。
4 S. _9 D! o1 S+ [2 u/ e9 c, P" \1 z5 ]7 Y( U
  最近书法大省陕西的领导们已经做出表率,继书协主席周一波辞职后,7名副厅级以上干部也退出省书协。还有哪些地方不收手不收敛的就好好咂摸咂摸王岐山的话吧。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冯林华已经落入法网,在央视“中国报道”“东方时空”等节目中因书法而频频亮相的河南信阳平桥区原副区长李春恩,近日也被“中原茶仙子”实名举报涉贪而落马。+ h! ?8 J" R+ M# V& n

: \! L5 z& r8 p$ k! M. n  书法是最富中华气韵的文化瑰宝,清理附着其上的腐败毒瘤,还艺术以本真,不仅是反腐倡廉的需要,也是净化社会风气、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有些职业书法家为了追求艺术,还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那些“玩过了,飘飘然了”的官员,请你们自重些吧。2 _% o- {4 G- J

0 Y( @! \( Y. B2 p: q% U; c# s  江湖上有句话说得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7 10:58 , Processed in 0.1300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