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ong 发表于 2022-9-7 21:18:43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7月24日 · 濂溪先生与九江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7月24日 · 濂溪先生与九江

冯晓晖

1073年7月24日,周敦颐病逝于九江。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因晚年在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傍水而筑“濂溪书堂”定居,世称濂溪先生,儒者尊其为“周子”。曾任洪州分宁县主簿、郴州郴县令、大理寺丞、知洪州南昌、国子博士、通判虔州、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等,为官清廉,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学术上,其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一系列哲学范畴,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他本人成为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去世,谥号元,称元公。著作有《通书》《太极图说》《爱莲说》等,后人编有《周子全书》。

资料来源: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官网

九江(泛指九江地区)的历史上出过一些名人,这里的“出”,指的是生于斯或葬于斯,路过游玩的、为官遭贬的不算。古代讲归宿(墓地、祭祀)而不论出生地,因此墓葬才是最重要的。

若以文人计,九江古代最著名的有三位:陶渊明、周敦颐和黄庭坚。陶渊明是生于斯葬于斯;周敦颐是湖南人,葬在九江;黄庭坚生在九江,死在广西,归葬九江。因此这三位都算是九江的名人。

宋提刑周敦颐,清宫殿藏画本 图源:故宫博物馆

这三位,在九江(特指市区)影响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是周敦颐。有两个因素,首先是距离。黄庭坚是修水(分宁)人,历史上修水大部分时间内不隶属于九江;陶渊明是星子人,星子当年是南康府,和九江分庭抗礼的。只有周敦颐,他的墓地一直在九江县府的辖区内,距离市区很近,坐落在濂溪河畔的濂溪墓,是“浔阳八景”(也有说江州十景)之一。

有意思的是,与九江渊源颇深的周敦颐,他的经历与以上三个地方都有特别的关系。生于1017年(北宋)的周敦颐,家境一般,后来投靠了有钱有势的舅舅才混出个模样,也没得到什么功名。1040年,24岁的周敦颐当上了黄庭坚的家乡分宁的主簿(县委办公室主任),四年后离开江西转任福建。在福建,他收了两个好学生,后世并称为“二程”的程颢和程颐。这两位是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程朱理学”(二程和朱熹)的创始人。

九江濂溪公园周敦颐纪念馆 笔者摄于2022年7月

其后经过了几十年的官宦生涯,到了1072年,周敦颐55岁,到了陶渊明的家乡南康军当主官。没多久他染病辞职,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今九江市濂溪区),并将母亲的坟墓也迁了过来,他将门前的小溪命名为家乡的“濂溪”,将他的居所称为“濂溪书堂”,次年(1073年)7月24日,他病死于濂溪书堂,年57岁 。

前面说的是第一因素,周敦颐与九江城的距离感更近,民众的亲近感更强。第二个因素当然是政治地位问题,周敦颐死后的一百多年,朱熹知南康军,复建白鹿洞书院,他将师父的师父的师父的师父的地位抬得很高(朱熹是周敦颐的四传弟子)。程朱理学又成为后世的规范,相当于教育部指定的标准教材,学子们焉能不崇敬这位理学的开山鼻祖、从祀孔庙的祖师爷?不学周敦颐学陶渊明,怎么能当官呢?

周濂溪夫子墓牌坊,1940s 图源不详

因此濂溪先生对九江市的影响太大了。这里不仅有濂溪墓、濂溪河,还有濂溪路、濂溪大道、濂溪公园等等。庐山市成立后,原九江市庐山区改名为濂溪区,这代表着对濂溪先生最高的崇敬。九江市的市花是荷花,源自《爱莲说》。

除了濂溪墓,周敦颐还为九江留下了哪些遗迹?笔者因为个人兴趣问题,并未涉及程朱理学,对濂溪先生的事迹并不了解,以下只是谈谈个人的看法。

笔者以为,周敦颐的地位虽然很高,但毕竟传世的文字只有那么点,他更大的意义是位探索并提出新思想的人,而非体系的建构者,因此他的地位来自于后世弟子的推崇。他的一生,就是在各地做地方官,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不恰当的比喻是,他好比生前不知名的梵高,死后才被推崇,印象派画风得以发扬光大。

去研究探讨梵高吃饭用金饭碗还是银饭碗只会把自己弄到坑里去。因此笔者认为没必要讨论濂溪书堂在什么位置,那不是皇家建的书院,不是州府大人的别墅,就是一栋普普通通的民宅,当年没人在意,待到有人想到时,早就没了。濂溪墓还在,或许是真的,也只是或许。

前文说过,坐落在庐山脚下,距离现在的濂溪河不远的濂溪墓,风水看上去着实不错。它被誉为“浔阳八景”之一,多次修缮,香火不断。笔者看过历代文人、官宦为它写过的诗文碑记和祭文,编撰起来有厚厚的一本。

1966年8月破四旧,附近莲花中学名为“雄狮兵团”的红卫兵们冲到了这里,他们举着红旗,带着锄头、铁棍、炸药,冲入陵园,召开声讨大会后,他们推倒了的牌坊,炸毁墓冢,将骨骸砸成渣渣。由于陵园颇大,建筑较多,“雄狮兵团”的红卫兵们花了二三天的时间才宣告胜利收兵。

之后,公社革委会又下令将陵园中的古树一律砍倒,调集木工就地加工,制成木板或家具出售、送人。匠人们整整忙了一年,才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此后,濂溪墓成为了一片荒山。

2007年6月19日,由香港人为主的周氏后人捐款重修的濂溪墓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庐山景区又一新的旅行亮点。据修复的人声称,当年濂溪墓内部并没有受到破坏,被毁坏的只是表面。2018年,巨大的周敦颐像在濂溪墓前立起,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100多亩的濂溪公园和周敦颐纪念馆建成。新建的濂溪墓和周边文化建筑,规模宏大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的爷爷在濂溪墓前磕头,我们的父亲用镐头将濂溪墓凿开,我们又将周濂溪作为自己的文化认同与骄傲的资本。

都是我们干的,呜呼哀哉!

wolong 发表于 2022-9-7 21:21:42

  对周敦颐作出“传世的文字只有那么点,他的地位来自于后世弟子的推崇,他的一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这么外行的评价?
  一个人的影响,只以著作多寡而论么?
  孔子就没什么著作,《论语》也是他的弟子编的,按这逻辑,孔子的著作“就那么点”,应该也没太大的影响,也是因为弟子推崇才有成就。
希腊古典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也没有什么著作,他的言论是弟子柏拉图记录下来的,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才是希腊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可以说,没有苏格拉底,就没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成就,也没有希腊古典哲学。
  二程朱熹为什么要推崇一位“文字只有那么点”的人?为什么要视濂溪为师?他们心目中理学奠基者周敦颐是什么地位?可以说,没有周敦颐就没有二程朱熹的成就,也没有程朱理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7月24日 · 濂溪先生与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