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标题:
镌刻在修河绝壁上的活字帖
[打印本页]
作者:
xiushui
时间:
2011-8-19 11:36
标题:
镌刻在修河绝壁上的活字帖
近日,修水县荣获“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法之乡”称号,并正在角逐“中国书法之乡”。地处赣西北腹地的修水,文脉源远流长,书法积淀深厚,城乡翰墨飘香。黄庭坚、周季麟、周季凤,万承凤以及近代陈三立等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大师,都在修水县留下了手迹。特别是那些镌刻在崖石上距今已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字,神秘、珍贵而厚重,融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炉,历来都是书法爱好者的“活字帖”。为进一步了解“书法之乡”修水县摩崖石刻的地域分布、历史渊源、艺术水准和史料价值,修水文物部门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对现存的摩崖石刻进行了一次全面考证。近日,记者采访了相关文物人员,品味修水摩崖石刻的翰墨馨香。
修水最大摩崖石刻“湖洞仙境”
A 黄龙山汇集名家手迹
黄庭坚在黄龙宗的发源地——黄龙山黄龙寺周围所刻的摩崖石刻“黄龙山”、“灵源”、“法窟”等,至今仍完好无损,其中“黄龙山”三字刻于寺前下马石上,字径达85厘米、字体方圆浑厚,遒劲苍健,有力透石背之感。黄龙寺右侧一公里处,石壁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在一处圆寂僧人焚化地,石壁上刻有“三关”二字,均为黄庭坚真迹。触摸一代书法名家的手迹,感受到的是古朴、遒劲、壮美的永恒魅力。
黄庭坚的书法自然开张,气势雄伟,意趣天成,如“黄龙山”、“佛”、“灵源”,被称作书法中的“神品”。前些年,日本游客甚至不远千里来此临摹,可见对一代书法名师黄庭坚多么膜拜。
黄龙山上,还有在“翠云洞”、“张颜几、黄叔豹、叔敖、楙,来谒长老清公,时堂中有众五百人。建炎乙酉二月甲子”、“韩驹丕驰来游”等名家石刻。据了解,黄龙寺众多的名家石刻,目前都已被列入省级保护文物。
B 黄庭坚“双井”石刻今犹存
在黄庭坚故里杭口镇双井村,一块石崖上有“双井”二字,行楷、阴刻,据说黄庭坚幼时在此读书,看到湍急的河水流经双井村后,倏然平缓、坦然如镜,于是触景生情手书“双井”二字,镌刻于崖石上,留存至今。
黄庭坚纪念馆书记黄本修指着因修路而破坏的钓鱼台说:“黄庭坚镌刻的‘钓矶’二字,没有修路前仍‘长’在石崖上,为了保护石刻,文物人员将钓矶石崖整体裁出,保存在黄庭坚纪念馆内。
C 南山崖石刻“佛”字穿越千年
南山崖与修水县城隔河相望,临河一块高2.68米、宽2.28米巨大平整的石壁上,有黄庭坚手书的一个高1.84米,宽1.20米的“佛”字,苍古遒劲。这个穿越了千年历史的“佛”字,在中国书法界享有盛誉。
黄庭坚第三十八世孙、黄庭坚纪念馆书记黄本修说,佛在黄庭坚心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他对佛学的造诣非常深厚。黄庭坚在为人、为文、为诗、为书、为政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黄庭坚把佛字书写在南山崖峭壁上的用意,一是期待佛字驱除魔鬼、庇佑苍生;二是提醒艄公时刻注意安全;三是示意后人要将智慧,德行和慈悲铭记在心。
在南山崖,还有“石门”、“藏龙洞”等摩崖石刻。目前,南山崖多处摩崖石刻,都成省级保护文物。
D “湖洞仙境”系最大摩崖石刻
在义宁镇桐源村湖洞山东面人迹罕至的半山腰,有一块长约9米、高约3米,平整光滑的石崖上,“湖洞仙境”四个行楷阴刻大字雄浑遒劲,每字高达1.45米,宽1.62米,极为壮观。石刻上没有发现题头与落款,因此石刻刻于什么年代,何人所刻还有待考证。据文物人员介绍,这块摩崖石刻是修水县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一方摩崖石刻,该摩崖石刻的发现,是修水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修河两岸有摩崖石刻30多处
据了解,修水境内的摩崖石刻,从修河源头黄龙山顺水而下,到修水县境内修河出口处,共有大大小小摩崖石刻多达30多处,可谓星辰灿烂。这些石刻不少是历代名人题刻,时间主要集中在宋朝。这些摩崖石刻“生”于修河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长”于山巅断崖之上,因此不易受人为破坏,虽经历千百年风雨的剥蚀,但字迹大多仍清晰可认。这些石刻内容丰富多彩,有诗有记;字形大者如桌,小者如蚁;字体阴阳并重,方圆兼用,楷草隶篆俱全。珠矶之字点缀于悬崖绝壁,字崖合一,诠释着书法艺术的真谛,堪称一部书法“活字帖”。
“这些石刻为修水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中也可看出修水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因此,保护好一方方摩崖石刻,就是保护好‘书法之乡’的历史文化精华!”文物人员感叹地说。
如今,许多书法爱好者经常将黄庭坚等名家真迹用拓片拓下,带回家临摹。也有一些书法爱好者,在大山深处寻找险奇峻峭的山崖,效仿古人将自己的书法刻于其上,留于后世品评。
■周武现
欢迎光临 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http://bbs.xiu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