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标题:
赵本山发家史:从贫穷孤儿到文化富豪
[打印本页]
作者:
cngq
时间:
2012-5-30 23:54
标题:
赵本山发家史:从贫穷孤儿到文化富豪
说赵本山是富豪,是因为他坐拥亿万家资,更重要的是他创作了数以百计的喜剧小品和影视剧,为社会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赵本山从央视春晚走向了全国,成为全国观众喜爱的喜剧表演艺术家。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妇孺皆知、美名远扬,连续多年获得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一等奖,获得了红笑星、小品王、土神、东方桌别林、中国笑星等系列美誉。去年9月30日凌晨,赵本山因脑出血被紧急送医,许多观众不远千里飞抵上海,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看望他,足以说明赵本山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位置。
从一位贫穷农民家庭的孤儿成为雄霸春晚的小品王,如今已是年收入过亿的文化企业家,赵本山打拼了三十余年。一路风雨一路泪,一路辛酸一路歌,个中滋味酸甜苦辣,也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得到。这其中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坐拥巨额财富的赵本山,他的发家之路并不是靠一般人所熟知的走穴、演出等手段铺就的,而是靠自己摸索出一套文艺生意经,走得是以东北方言为基础的乡土文化产业之路。
走进央视春晚是赵本山成功的关键一环。春晚让赵本山与电视结缘,而春晚每年惊人的收视人群使得赵本山有了最为强大和固定的观众基础,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人们认可他,喜欢他,不仅仅是停留在小品的层面上,他更是老百姓追求快乐的“草根文化”的代言人。久而久之,他在广大受众中,形成了一种无法排解的“角色期待”消费效应。一提到赵本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春晚小品王。过去的近20年来,每年的春晚几乎都会出现赵本山的身影,到后来用赵本山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央视春晚吃惯了的那道菜,没有吃够的时候照样往上端。”正是因为这种消费效应和大众期待,使得赵本山完成了自身角色的转变。
赵本山进央视春晚,姜昆起到了关键作用。1986年赵本山的正式身份还是铁岭剧团的一名演员,演二人转《大观灯》技艺超群,连演200多场,轰动一时,竟有百名盲人砸场子,说要把赵本山眼珠子挖出来。有一次,姜昆带领中央说唱团到铁岭演出,听当地人说还不如铁岭剧团演得好,就来看赵本山演出,二十多位北京艺人笑得全趴在地上。姜昆向他要了一盘带子,说要带回中央电视台推荐上春节晚会,赵本山说他当时激动得连耳朵都在颤抖。
可是,没想到的是竟然四次遭到拒绝。第一次邹友开等三人在铁岭的招待所见了他,要他在房间里演一个节目,他说给你们三张票到体育馆看吧,那里效果好,当然三人拿了票也没看演出,扭头就回了。后来,邹还是把他召到了北京,但每年都被打道回府。有一年剧团让他带着十瓶茅台酒送礼,的确不知道往哪儿送,害怕被拒绝,就在梅地亚宾馆一天喝掉一瓶,正好到了第十天被通知回家。回来对团长说,十瓶酒全送出去了,人家还是不喜欢我们的节目。更大的笑话是,1988年春晚已经定下让他参加哈尔滨分会场的演出,而且节目提前录了像,全铁岭的人都知道赵本山上春节晚会了,结果节目却没有播,失望中的赵本山却一直等到电视里打出“再见”。1999年的国庆晚会,赵本山第一次在央视亮相,紧接着就是1990年春节,赵本山的《相亲》走进央视春晚,没想到一夜蹿红,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赵本山并没有满足于在央视的走红,而是依靠央视的宣传效应,选择了艺术产业化的路子。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赵本山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沈阳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亲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主要业务是文艺演出、广告和影视制作。受当时时代背景和市场的限制,不得不靠经营煤炭来解决公司资本积累问题,不过,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艺术产业的开发和追求,卖煤并不是赵本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因此他见好就收,很快便将主要精力和资本投入到了文化产业的开发上。
赵本山开发文化产业的思路可谓独辟蹊径。当许多人借助春晚效应四处走穴的时候,赵本山却在默默地开辟自身的品牌价值,依托央视春晚为他营造的得天独厚的大环境,开发和打造自己独特的产业模式,果断地触电荧屏,投资开发影视剧。他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刘老根》于2002年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又先后自编自导了《马大帅》、《乡村爱情》、《东北大先生》等多部电视系列剧,并结合影视剧的制作,迅速在辽宁、吉林、天津、北京等地建造了刘老根大舞台,此举不仅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价值,更是打造了一个连锁式的大平台,将以二人转为主体的东北本土文化和特色方言传播开来,将二人转推出了东北、推向了全国。赵本山还十分注意品牌价值的保护,广为人知的“刘老根”品牌已经被赵本山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为注册商标,此举不仅有效保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为品牌价值的累积找到了载体。几部影视作品为赵本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为自己的公司赢得了充足的资本积累,也使他本人积累了如何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战经验。精明的赵本山就此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一条文化产业链渐渐成形。
广收徒弟、推介人才是赵本山做大文化产业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借着2009年春晚的大好机会,赵本山成功地将小沈阳、毛毛等二人转演员推到了大众视野之中,并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赵本山有意让世人明白和接受,春晚、刘老根大舞台的支柱不仅仅只有赵本山自己,还会有更多的后来者接替他的位置。这更让人们感受到了赵本山不仅仅是个精明的商人,更是一个执著于培养、推广和保护新人的艺术家。从最初二人转演员的培养,到最终产出的影视剧、演出的场所等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模式。目前这个产业链的集约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由于自身有培养办学机构,因此赵本山根本不愁“后无来者”,大家都知道跟着赵本山有饭吃,多数演员都是赵本山的徒弟和员工,这意味着片酬几乎为零。且每个职员都身兼数职,演出总监晚上既要监督舞台效果,又要担任钢琴伴奏、音响指导,白天还是工会宣传。就连员工公寓的服务员,晚上还要到剧场检票,可以说是一个萝卜好几个坑,公司的成本也就降到了最低。
为了延伸产业链条,赵本山投资兴建了本山影视主题乐园,成为我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影视基地,同时也成了本山艺术学院的表演教学基地。这块地按目前的市值计算价值已达7亿元,也是目前整个赵本山文化产业链条中,含“金”量最高的一个。该影视基地是集影视拍摄、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大型主题娱乐园,选址沈阳棋盘山风景区,占地面积约20公顷,仿照当年沈阳北市场地区的风貌,以古城墙合围,形成十多个组团,包括茶楼、酒楼、戏园子、商铺、鼓楼、民宅等40项建筑物。2008年6月,该影视基地对外开放,赵本山的新剧《关东大先生》就是在此拍摄的。除此之外,一些大导演也与这里擦出了火花,包括王家卫、张艺谋、冯小刚等等都来和赵本山接洽有关电影合作的事宜。其中张艺谋的贺岁新片《三枪拍案惊奇》更是一反“谋式电影”的常态,起用了如今人气超高的二人转演员小沈阳和毛毛作为主演,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赵本山对于二人转艺术运作的成功。
自从2005年从辽宁民间艺术团升格为本山传媒,赵本山已然完成了从喜剧演员到文化商人的转型。今年初,他的企业被文化部授予除事业单位以外的“中国文化经济实体30强”。本山传媒下属有:辽宁民间艺术团、本山影视、瑞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如今,赵氏商业传奇仍在谱写之中。
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赵本山是一个成功的文艺富豪,他创造了中国乡土文化产业化的一个奇迹。赵本山的成功得益于以二人转为主体的东北乡土文化和特色方言的推介,得益于央视春晚巨大的社会影响,得益于独特的文化产业化之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应该是赵本山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这是永不枯竭的财富。然而,赵本山艺术魅力的形成又来自于赵本山曾经的苦难经历。赵本山6岁成为孤儿,开始跟盲人二叔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苦难的童年成了赵本山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赵本山17岁入公社文艺宣传队,又入威远乡业余剧团,后借调西丰县剧团主演二人转。 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赵本山在《摔三弦》中扮演肓人张志,一举成名。“摔”剧获演出一等奖。当年,赵本山考入铁岭县剧团,担任主演并任业务团长。1986年被调到铁岭市民间艺术团,几年中获辽宁省和铁岭市各类奖励几十项。正因为有了这么坚实的基础,才有了以后走红央视春晚二十年和本山传媒的巨大成功。
赵本山是一位人们喜爱的艺术家,也是乐于奉献的大富豪,赵本山的路越走越宽广!
欢迎光临 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http://bbs.xiu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