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标题: 高盛赚走72亿美元 工行得到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wolong    时间: 2013-5-23 10:50
标题: 高盛赚走72亿美元 工行得到什么?
高盛赚走72亿美元 工行得到什么?

高盛已出清其在工行所有持股,7年投资累计获利72.8亿美元。无论是看空中国还是因为获利了结,高盛都已从工行赚取了高额的利益。但从工行的国际化进程以及投行方面的表现,却并未达到当初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目的…


背景

高盛对工行的投资始于2006年,股价已经从1元附近涨至5元上下,高盛应该已经对这样的回报感到满意,希望结束这笔期限较长的投资。

连续出售中国平安股权在内中国资产的汇丰控股也曾表示,出售行为并不意味着看空中国经济。



高盛折价清仓工行H股 七年累计获利72.8亿美元
        

高盛携三倍投资回报扬长而去
工行已成为全球最赚钱公司,高盛通过工行的投资也收获颇丰。

5月20日收盘后,外资投行高盛通过场外大宗交易的方式,以每股5.47-5.5港元的价格出售了大约15.8亿中国工商银行H股,套现约11.2亿美元。至此,高盛已出清其在工行所有持股。

无论是因为看空中国银行股,还是单纯的获利了结,高盛彻底退出工行的全部投资已成为既定事实。而工行从当初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目的似乎并未达到。

高盛在2006年以战略投资者身份斥资约25.8亿美元,购入工行7%的股权。随后工行实现在上海和香港上市,在经营业绩稳健提升的同时,工行的整体实力持续增强。在资产规模、核心资本、存款总额以及公司市值等指标均居全球金融同业首位。2012年,工行实现净利润2387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能赚钱的公司。

这也为高盛的投资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高盛自2006年入股工商银行以来,经过五次减持最终获利逾72.8亿美元扬长而去,实现了近三倍的初始投资回报。

尽管工行以及中国银行业正面临诸如不良贷款飙升等风险,但有中国政府在背后的支持,因看空银行股而减持的动机并不充分。高盛又为何此时清出所持工行股票?


清空工行并非因看空中国
工商银行海外收入占比出现小幅回落。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浙商证券

需要注意的是,高盛的私募客户以及合作伙伴也要来瓜分其投资收益。尽管高盛从未披露过其直接持有多少工行股份,或者通过资深合作伙伴和第三方私人股本基金间接持有多少工行股份。

高盛此举未必是看空中国,清空工行的主要目的是为获利了结。高盛对工行的投资始于2006年,股价已经从1元附近涨至5元上下,高盛应该已经对这样的回报感到满意,希望结束这笔期限较长的投资。

此前,连续出售中国平安股权在内中国资产的汇丰控股也曾表示,出售行为并不意味着看空中国经济。此前的减持中,有数次均被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接手,这次也不例外。淡马锡21日斥资15.4亿港元增持2.8亿股工行H股股份。经增持后,淡马锡持有工行H股股权已增加至7.04%。

此外,今年以来,全球经济走势复杂,监管层对提高银行资本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强化,为高盛带来一定财务压力,这可能是高盛选择减持的原因之一。

当然,中资银行不断暴露出来的坏账风险也不得不让投资者担心。截止一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总计4240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19亿元,而2012年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了324亿元,三个月的增加额已相当于去年全年的68%。

其中工行资产质量在四大行中表现偏弱。工行一季度不良贷款余额环比增长7.6%,加回核销后不良贷款生成率为8bps、不良余额环比增速为9.8%,一季度不良生成率及余额增速均居四大行之首。

如今工行的市净率已从上市时的逾2倍、2008年逾4倍的峰值水平降至1.2倍。未来两年,预计工行营收的年增长率将达10%左右,但不过为高盛持股期间增长率的一半;净利润增长率预计为6%,为高盛持股期间的五分之一。

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也无法阻止投资者获利了结。对于高盛清空一事,没必要冠以阴谋论,但工行又从高盛身上得到了什么?


付出高昂代价 并未达到引进高盛目的
四大行海外收入占比显示,只有中行发展较为顺利。数据来源:公司公告、浙商证券

2005年到2010年间,建行、工行、中行、农行先后在香港上市。除农行外,建行、中行和工行改制重组上市的一大特点是引进高盛等国际投行以及金融财团。

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资本,弥补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引进国际投行和金融财团的管理经验,实现战略投资的目的。

恐怕没多少人会相信工行会为26亿美元的资金而烦恼,因此,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意图主要是引入其管理经验,实现国际化布局。

尽管在各种排名中,工建农中四大行已经位列全球市值最大银行之列,但从某种意义来讲,中国还没有一家真正的国际性银行。

截至2012年底,工行虽然已建成覆盖35个国家和地区、由270家境外机构组成的全球网络。但直到2011年1月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股权,才迟迟获得美国商业银行牌照,才得以突破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如果不能在纽约、伦敦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占据一席之地,就很难称得上国际化经营。

虽然近些年来工行在兼并收购方面表现积极,收购了印尼和泰国的多家小型零售银行;2008年参股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成为这家非洲最大银行的单一最大股东;在2010年收购东亚银行在加拿大的约六家分行后,2011年1月又宣布收购美国东亚银行80%的股权。但截至2011年底,工行海外资产仅有4.28%,距离成为国际大行的目标仍有很远的路要走。

不仅是工行,2011年数据显示,中国银行23.4%的资产来自海外,其中主要是来自于香港。其他几家大银行的海外资产都不超过10%,其中建行3.61%,而农行仅有1.33%。上述比例远低于汇丰、花旗等欧美主要银行。

当然,中资金融机构难以在海外拓展业务,也包含了很多其他因素。但当初引进国际投行和金融财团,就是想通过其管理经验来规避风险、少走弯路,如今看来,效果难言满意。


结语

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效果难言满意,却成为外资投行的提款机。如今中资银行正面临新的风险和新的发展期,只有化解资产风险,对不良贷款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避免更大损失。









欢迎光临 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http://bbs.xiu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