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标题:
李迅雷:为何政府一定不如市场聪明
[打印本页]
作者:
wolong
时间:
2016-3-9 22:42
标题:
李迅雷:为何政府一定不如市场聪明
李迅雷:为何政府一定不如市场聪明
本文作者为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九三上海金融委员会主委,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
《政府工作报告》真是一字千金
今天很多人都在阅读或解读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实,政府工作报告是对上一年的回顾总结和对今年提出工作任务和目标。因此社会各界人士都会非常关心报告中的内容,凡是与自己感兴趣和相关的话题,一定会逐字逐句地却消化。
的确,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撰写成本应该是全球最高的,故19000多字,用一字千金来形容并不夸张:事前国务院办公厅要把各部委和全国各省市的年度总结和计划汇总,写成初稿后再反馈,再形成二稿,交***、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讨论,然后再汇总修改,最后由总理定稿,这可谓字斟句酌。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形成过程,的确实充分发挥民主,动用人数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在全球都是罕见的。
因此,名义上是政府工作报告,实际上更像是社会各界别、各行业的共同纲领。
制定政策:一定要顺应民意和顺应市场
自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十八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说明“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比政府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政府要顺应市场来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实,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顺应民意和市场方面也有不少案例。如作为金融证券业人士,大家都注意到,报告中没有提及股票发行实行“注册制”。我曾在去年年末就认定“真注册制还未到”,因为真正的注册制应该建立在市场开放、监管体系完善、交易所独立的基础上。但是,在去年的工作报告中却是提出注册制的。
这说明,市场的发展有自身规律,要推出一项改革举措,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条件,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所以,这次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目标,如GDP增速为6.5%-7%,M2增速13%等,也都顺应了市场的变化趋势和民意。
当然,也有提出了偏低的目标,如财政赤字率为3%,而去年的目标是2.3%,但实际执行的为3.48%,故今年3%估计扛不住,还得超过。因为目前的杠杆率过高,社会信用风险不断加大,都需要财政出钱维稳。
代价沉重:目标过多违反逻辑
记得在计划经济年代,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就是“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但实际执行结果是又少又慢,既不好也不省。倒是改革开放之后,没有那么多目标了,GDP的增速就大幅上升。
孟子说,熊和鱼掌不可得兼。蒙代尔也说,汇率自由浮动、资本自由流动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之间只能选择两个,不可同时实现三个目标。如今,政府部门往往提出五个目标,这要同时实现,显然难度很大。更何况五大目标中有的是彼此冲突的。
最近,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框架软弱无力”他举例问:如何在金融改革进程当中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是中国财政、货币当局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为什么要金融改革?恰逢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央已经有了决策部署,你不做是不行的,必须有效执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要保持市场稳定、物价稳定、货币供应量相关的这些变量都要保持在合理均衡状态,当然也包括汇率。
目前,汇改的结果似乎是走向了管制,原因很简单,因为设定目标过多,而且,A目标与B目标之间可能还存在冲突问题。回顾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会发现,增长的任务往往都容易完成,而改革的任务却往往很难达标。
反观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它们的在目标设定上比较单一。与中国有更鲜明的差异在于,它们都不设GDP增速目标,普遍的做法是设定失业率目标。因为GDP只是结果,失业率关系到居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刻意拉高GDP肯定会导致资源浪费。
敬畏市场:可聘请套利者为咨询专家
20多年前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计划经济所造成的惨痛教训后的一种新的抉择。也等于承认了市场比政府更聪明,更有效率,否则的话,为何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呢?
因此,政府在推出一项经济政策前,一般都会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这也是尊重市场、倾听市场意见的表现。但问题在于,政府所选定的咨询专家,一定是真正能代表市场、集中体现市场的智慧吗?一定能够反映老百姓的呼声吗?未必。
在两会前夕,人民日报罕见发声,要求两会代表“审议批评政府工作报告”,而不是“学习领会”,要求“质询政府,请动真格”。“你不称职,就意味着人民的缺席”,“你的失语,意味着人民的沉默”。由此可见,人大、政协代表未必都称职,未必都是专家,未必都具备代表性。
尽管本人也有幸被政府部门聘为“专家”,但自叹专业水平有限。为何不能请一些草根或者操盘手作为专家呢?每一个政策出台,都有“制度套利”、“监管套利”的空间,让寻租者和套利者赚得钵满盆满。如金融创新的副作用是非法集资的合法化,场内场外加杠杆;房地产降首付,又导致新一轮炒房热。
实际上,政策失误所付出的代价,用万亿来计算是绝不夸张的。今年的目标是“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但似乎很少去反思,过多的库存,过剩的产能和过高的杠杆,是如何形成的?其实,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归结到两年四万亿的头上。只要不敬畏市场,过于自信,那么,产能过剩、杠杆过高的问题,就是体制和机制问题,将长期存在下去。
其实,也不一定真要聘请诸如炒房团、涨停板敢死队等草根来做专家。但一定要敬畏市场,这样,才能有可能尊重市场并拱手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此外,还是要尊重逻辑学,多快好省只是美好的愿望,重新评估历次的政策,有助于提升今后的政策质量。
欢迎光临 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http://bbs.xiu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