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标题:
修水农产品触“网”缘何不来“电”
[打印本页]
作者:
xiushui
时间:
2016-6-30 00:15
标题:
修水农产品触“网”缘何不来“电”
修水农产品触“网”缘何不来“电”
丁斌祥 掌上修水
农特产品搭乘“互联网+”快车,希望驶上快速发展之路,但滞销困局却时有出现——
农产品触“网”缘何不来“电”
我县农产品资源丰富,上奉大米、西港化红(甜橙)、漫江宁红茶等在周边省市,乃至全国均有一定名气。眼下,我县农产品纷纷触“网”,欲借力“互联网+”去中介化,让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对接,缩短中间流通环节,减少成本,以达到销量利润双重最大化。但记者采访中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众多农产品公司、农户对于“互联网+”的理解过于狭隘,以为将农产品放到淘宝、京东、1号店等网店上卖便是“互联网+”,导致网店销量不佳,甚至有部分公司逐渐放弃。
2015年12月,西港镇化红喜获丰收,果实成熟后近一个月,一则“西港镇周家庄村一农户近万斤化红寻找买家”的微信在朋友圈转载,其大意是该村果农周某近万斤化红无人问津,希望得到帮助。今年6月23日,周某打来电话说,微信发出后,县爱心联合会、修水论坛等众多网友帮助购买,但大部分化红滞销,除送些给亲友外其余的都烂了,直接经济损失近2万元。
大椿乡新庄村李某是菊花种植大户,拥有一家菊花专业合作社,在县城有一家出售菊花的店铺。“自从经营菊花批发三年来,我每年9月到12月都要在新庄村烘制菊花,很多时候看守柴炉到凌晨4、5点钟。”李某的菊花主要批发给10余家淘宝商家和微商家,这两年他每年均要批发近5000斤干菊花,还没微商赚的多。他也曾苦苦探索“互联网+”思维,在淘宝、京东、一号店等网店开设5间企业店,但平均每天5单都没有,所获利润不足以支撑客服工资,最后只能弃之不用。
然而,有的农产品电商搭上“互联网+”快车,擦出新意的火花,取得良好效果。6月15日,河南茶百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微信公众号“茶百科”刊登一篇名为“宽衣解带泡佳人,独特宁红龙须茶”的文章,其大意是讲述宁红龙须茶的制作特色以及绕丝方法,并以“佳茗”似“佳人”的拟人手法分析宁红龙须茶的历史、特色、制作工序、解丝方法、冲泡品饮等。该微信传播后,截至6月25日,浏览量达7600余次,微店以最少100克285元一单的价格,10天销售400单,日均销售额达11400元,期间,宁红龙须茶在该微店销售均名列榜首。货品均从修水发出,该微信公众号只需推介便获取巨额销售利润,并牢牢控制客源。
面对我县众多农产品“触‘网’多、来‘电’少”的尴尬境地,究其主要原因是我县农产品公司、农户虽对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模式有所了解,却未引起重视,只做辅助之用,没有开设专门的电商部;自行搭建网站进行产品销售、展示投入多,后期人力、维护推广费用较高,往往望而止步;借助第三方平台销售,竞争对手多,平台收取佣金高,产品利润过于微薄;各类农产品在网上销售联合度底,产品比较单一,没有多类产品互相交叉连单,客单价较低,采用单打独斗的方式导致投入大收益微等。
农产品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传统行业和新思维的碰撞。如何打破农产品触“网”不来“电”的尴尬境地,专业人士指出,一要善于利用大数据,农产品公司和商户根据淘宝上的全国农产品销量大数据分析,了解农产品市场供求量进行“订制式生产”,避免跟风一哄而上栽种同一品种。二要在全县范围内尽可能大的建立商家联盟机制,解决单一公司、农户运营平台的难题。三要与买家建立多途径互动方式,建立以卖家为中心,众多买家为分点的方式,以点带面扩大产品传播力度。四要破除传统电商思维,通过建立微信、微博等方式打造农产品文化底蕴,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五要尽可能在产品上建设“物联网”系统,让消费者扫描二维码便可了解到产品种植基地、采摘环节、物流过程等细节,解决客户网购后顾之忧。六要明确产品目标人群,进行有目标的推广和营销。七要做好电商后端服务,在重视“电”的同时不忽视“商”,让消费者有良好的购物体验。八要多品种多产品连单提高客单价,减少单一产品每单物流成本,实现盈利最大化。
欢迎光临 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http://bbs.xiu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