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标题:
修水:三级梯度安置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wolong
时间:
2016-8-30 18:33
标题:
修水:三级梯度安置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修水县自2013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以来,27812人按照三级梯度安置模式搬出深山。近日,渣津镇津怡小区摇号分房,标志着该县三级梯度安置格局全面形成——三级梯度安置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8月5日,该县举行今年第二批易地扶贫搬迁摇号分房,来自全县15个乡镇(公司)46个村(居、场)的452户参加了城区良瑞、紫竹小区和园区鹏宁小区及渣津集镇津怡小区的摇号分房。这是该县集镇安置小区首次参与摇号分房,该县易地扶贫搬迁中心村、集镇、城区(园区)三级梯度安置格局正式形成。
中心村安置凸显微集镇效应
仲夏时节,港口镇龙井中心村冷水井移民安置点热闹非凡,52户村民正在紧张施工。卢全星是其中的一户,现正在进行室内装修。“今年就有新房住了。”曾经住在该村大山里的卢全星,每逢雨雪一家六口就提心吊胆,而且出行购物都要走大半天。有一栋安心居住、生活便利的房子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梦想。今年以来,该村把52户居住在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等区域的村民全部搬迁到中心村。
该县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对没有离乡意愿和条件较差的居民,打破村界在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建设安置点安置。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总体要求,把中心村打造成能承载农村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平台,凸显“微型集镇”效应。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辐射功能、人文历史、生产耕种条件等因素,结合搬迁村庄缩减、集镇拓展兼并、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搬迁不宜居住地等条件,按照《修水县中心布局规划(2013-2050年)》的要求,实行中心村“五通四有两集中”,即通水、公路、电、有线电视、宽带;有一个村民健身广场或停车场、一条中心街道、一个便民超市、一个医疗服务网点;垃圾、污水处理两集中。“我一辈子住在深山里,外出买东西、看病都要走一个多小时,一落雨就担心房子会倒。现在搬到中心村后再也不愁了。”今年74岁的路口乡蔸萝村村民周先海感叹道。
集镇安置拉近城乡差距
8月5日,余塅乡小坪村村民杜天升通过摇号分房,在渣津镇津怡小区分到一套110㎡的新房。他说,他们村位于土龙山脉与东阳山脉之间,与湖南平江毗邻。耕地少,人口少,三面被湖南省平江县环绕,过去村民往返县城还得坐车绕道湖南。这些年来,村里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交通条件较差,生存环境落后,小孩读书不方便,老人看病就医难。“我想移民到津怡小区,就是看中小区位于渣津镇集镇,临近柯龙线,距离新汽车站仅200米,出行方便;与朴田村小学一路之隔,到渣津中学、县四中就学也很近;朴田村卫生所、人民医院西院等也不远。”
“津怡小区靠近工业园,就业机会多,政策条件好,有利于解决迁入群众就业创业问题,做到‘搬家不搬业’,拓宽增收渠道,解决后续生存发展问题。”渣津镇党委书记樊雪刚说。近年来,该县对要求留在乡镇生产生活或自身条件稍差的移民户,就近在集镇建立安置点安置。立足当地水土资源状况、就业吸纳能力、产业开发潜力等,衔接好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及相关专项规划,重点支持集镇安置点的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文化室、城乡社区等配套项目建设,拉近城乡差距。
城区安置安居又乐业
7月13日,程坊风景区管委会吴长久的妻子早早来到程坊风景区管委会填报移民审批表,她说:“我们老家是原程塅村的,两间破房早已住不了人,长期租住在宁州镇走马岗,碰到下雨天出租屋里都要穿雨鞋。幸好碰到现在的好政策,我们可以移民到县城的鹏宁小区了。”
在义宁镇良瑞小区A区经营小超市的晏治词是该县整体移民搬迁第一批搬入的山民,他曾住在大椿乡大湖村,村民大多居住在海拔800余米的山腰上,村里不通班车,高山上几亩“冷浸田”收的粮食还不够一家人吃饭。如今,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他从山民变成市民,不仅住进新房,还当上小老板,儿子、儿媳也都在县城、园区找到工作。对于现在的生活,他时常感叹:“我都60岁了,做梦也没想到会到县城安居乐业。”
该县从2013年开始,将整体移民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相结合,将搬迁移民安置在城区(园区)、集镇和中心村,既让山民实现安居梦又方便就业,更为县城发展、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发展。“十三五”时期,该县将整个搬迁工作以贫困户为核心,继续推进三级梯度安置模式,让山区百姓安居和稳定脱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中国修水网 黄海)
欢迎光临 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http://bbs.xiu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