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标题:
九转功成写丹青
[打印本页]
作者:
wolong
时间:
2016-9-21 23:34
标题:
九转功成写丹青
九转功成写丹青
0 z9 N# p/ Z& L' H3 l: W6 a R4 @
0 u2 y! b( i: V+ W! i
□ 徐盛文
1 ]/ `, U: D/ K7 E" V v$ G7 b
$ z% q9 s0 z3 c( p! |( Y, v
几年前九月的一天,经朋友介绍认识一位画家,他就是冷述修。走进他的画室,挂滿墙的是他的油画和书法作品,油画以人物画为主,尤以领袖人物画居多,且形神兼备。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流畅自然、生动活泼,丝毫不见矫揉造作、故弄玄虚 。
4 Q) b6 ~( x4 n
" c6 c; i/ _/ o/ j
他热情招呼我在画桌旁坐下来喝茶、交谈。看他模样,头上留着大众化的“三七分”发型,身穿普通的短袖衬衫,显得朴素大方,不像某些羽毛未丰的“墨客”,装神弄鬼扎长辫、蓄胡鬚、穿奇装异服,自以如此一装扮就成“家”了。他也沒有效仿古代文人给其画室取个斋名或堂号,以显高雅和不凡。就连他的名字“冷述修”,还是个地道的派号。冷氏“述”字辈,修水人,“述修”之名便是此意,连个笔名也不取,活脱脱的“冷述修”。听其言,观其行。感觉到冷述修性格开朗,为人诚实。他身上沒有傲气,态度平和、谦逊。他身上也沒有媚骨,脸上总是挂着不卑不亢的笑容。更沒有像某些低俗之士,见有客人登门就急忙夸耀自己出于某某“名师”门下,与某某“大师”、“名人”相交甚好,其作品得到了某某“名家”的点拨和肯定,实则是狐假虎威、虚张声势,想抬高自己的身价。冷述修则与之相反,他用自己众多的美术书法作品无声地证实自己的技能和业绩。
& J8 k8 I7 X* }& t* d) U+ J
2 O1 h; ^: A7 k2 A! J6 z/ b3 U1 [1 Q
交谈中了解到冷述修是修水县古市镇月塘村双港口人,1946年10月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自幼酷爱学习绘画,虽然家境贫寒,买不起画画用品,但他以树枝、木炭为画具,将墙壁、门板当画板,画出自己想画的东西,博得乡亲们的夸赞。入学后,在老师的教导下进步更快,成了校园里的“小画家”, 16岁便当上了教师。1963年, 17岁的冷述修应征在福州军区步兵第八十四师俱乐部当上了一名文艺兵。在部队的他见识更广了,自己的爱好也能更好地得到发展和应用的机会。不久,进入部队书画艺术学校学习,成为部队专业美术创作员,专攻油画。通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锻炼,冷述修在油画技艺上有了很大的长进,特别是对肖像画的创作颇有建树,在部队的创作比赛中多次获得嘉奖。1968年,他退伍回乡。应当地党政部门邀请创作毛主席画像,遍挂城镇乡村,饮誉于家乡的父老乡亲之中。
3 T6 f0 y6 R3 }$ ~( n
/ R: k! e M$ p7 W$ @
冷述修擅长油画人物,兼攻国画山水,工笔人物。当国家将他分配到南昌铁路局向塘机务段当火车司机时 ,他一面驾驶着火车驰骋于大江南北,一面利用工作之余,坚持创作。此时的冷述修正处风华正茂、炉火纯青,一张张各种姿势的毛泽东画像出自他手,挂上了机关楼院。冷述修的画作也曾多次获得铁道部门的奖励,逐渐名闻遐迩,成为江西省毛泽东思想纪念馆领袖画像的画家。他先后与万昊,施绍辰,漆德琰等著名画家合作,创作了近百幅领袖人物巨幅画像,在全国各地广场和火车站等公众场所悬挂。与著名画家漆德琰合作的毛主席巨幅油画在南昌展出, 获得广大观赏者的高度赞扬;绘制毛主席和华国锋在一起的《你办事我放心》,毛主席和钱学森、李四光在一起,华国锋和西藏人民在一起等多幅巨幅油画在南昌火车站、向塘火车站悬挂,同样获得广泛称赞。冷述修的作品在不断地增多、影响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其名声也越来越响,他的不少优秀作品相继被国内以及西欧,美国、加拿大民间收藏家收藏。
1 N G4 r' W: K3 W( u- A9 V" T
- ]9 G# _& O% n# B) w3 Z9 b2 ~0 H
九十年代初期,因工作需要冷述修被调入广州铁路局三水机务段工作,这一去就是20载,2010年退休后他决定回到家乡修水落户,继续从事画作。就在这一年的9月,为缅怀已故领袖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他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伟人肖像油画展》,展出油画、书法作品60余幅,广受业内人士及广大参观者的好评。
P) `( h- f4 e B8 h d) \
d3 P, d, W& J5 r4 n7 j9 x7 L, e
又是一个九月,我再次去到他的画室。他正在准备10月初赴庐山举办个人书画展和出版个人书画作品集。翻开《冷述修油画书法作品集》清样,数十幅油画和书法作品展现在我眼前。我被这些作品所感动,真可谓:九转功成写丹青!尤其是油画作品中的人物画,其形、光、色独具风韵。在这里我想点评一下其中的三幅:第一幅是《长征》,画面上是站在山坡上的中年毛泽东,他头戴红军帽、身穿灰色长大衣,右手夹着半截香烟,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着万水千山,脸部表情凝重而充满着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勇气。背景是乌云翻滚的天空,连绵起伏的雪山,雪山上攀爬着艰难行进的长征队伍――英勇的工农红军。画面展示了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磅礴气势和“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由此使我联想到毛泽东在《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中的一段话:“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第二幅是《毛主席在庐山》,画面的政治背景是国内经济形势严峻的1961年,这年的8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工作会议,也被称为第二次庐山会议,主要议程是:粮食问题,市场问题,两年计划和工业问题,工业企业管理问题,高等学校工作问题,干部轮训问题。在这样一个政治背景下,画面上的毛主席侧倚青山,安坐在藤椅上,面带微笑,凝望远方,神态从容而自信,境界开阔。表现了在严峻形势下的毛主席仍然乐观自信,不怕困难、追求不懈、勇于攀登的必胜信念。正如毛主席诗词中所写:“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第三幅是《习近平和彭丽媛》,这幅油画的画面背景是紫黑色,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同时也更突出了主人翁习近平夫妇的光辉形象。为使色彩更加协调,作者给画面上的习近平“系”上了红色领带、给彭丽媛脖子“围”上了随风飘动的红围巾,恰到好处地展示了习近平坚毅的性格、继往开来的风采,展示了彭丽媛的慈祥和亲和力。画面构图简洁,两位主人翁面带笑容谦诚地向前方招手致意。正前方是谁?是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画面展示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未来――中国梦必将梦想成真!
- i* L: V) V* d' `+ {3 }
西洋油画被引进我国大约300多年,而广泛进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不过是上个世纪初叶的事。当今中华大地,百花争艳 ,各种风格、流派的油画创作越来越广泛地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
) ?, H$ z8 l0 s7 J5 U2 l
$ z8 G) p3 c+ Z5 L1 h
油画创作就其题材划分,可分为主题画,风俗画,风景画,人物肖像画与静物画等。但不论何种题材,作品主要是依靠造型与色彩两大要素。也就是说,油画使用的是形,光,色这三大表现手段。形,也就是形体。这就要求画家首先要具有造型能力,要有深厚的素描功底。没有很好的素描基础,要想画好油画,如同没有地基的高楼,是立不起来的。光,就是光效的表现。画家对光的理解趋于了科学与理性。因而对光影的表现也就更加逼真生动。光与光影是烘托气氛的重要元素。油画最重要的元素是色彩。画家必须精心地调配颜色,以求得色彩的柔和、逼真,色块与色块之间和谐统一。色彩即色调,色调是油画的灵魂。欣赏着冷述修的油画作品,总觉得他把握住了油画艺术的真谛,心中暗暗赞叹他的磨砺精神和取得的可喜成果!
9 z1 O m3 u* K9 }. K" \- L
. L7 e9 d4 {1 a& {/ ?3 A7 p
冷述修在贫困朴质的山村吮吸着家乡的"乳汁"长大,在人民解放军这所特殊的熔炉里百炼成钢。他对祖国、对中国***、对***的卓越领导人、对生他养他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用画笔一笔一笔地描绘出他们的风采,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从元帅到将军,先后创作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华国锋、胡耀邦、邓小平、江泽民、***、习近平等数十位中国领袖人物和十大元帅的画像,以及中国国民党领袖孙中山等著名人物的画像,创作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数位国外领袖人物画像,他还创作了一批反映家乡风土人情、田园风光的油画作品。在画坛半个世纪的摸爬滚打,他积累了丰富的油画创作经验,特别是领袖画像的创作经验,总结了“挫、拍、揉、线、扫、跺、拉、擦、抑、砌、划、点、刮、涂、摆”十五式油画创作技艺。几十年的画坛耕耘,寒来暑往,星转斗移,不知冷述修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耗费了多少油画笔墨,正因为他有这种坚韧不拨、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成为国内独树一帜的领袖画像画家。
' n7 i! T% ? v5 d
6 d+ O' R9 G! `8 c3 o- ^
如今的他虽已年届古稀,但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在金色的秋天里收获着丰硕的成果。正如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 k% ?* V6 \6 P2 {- A: n4 b! k
3 I4 e9 H( O; G- t9 ]
(本文作者系国家高级编剧、原修水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
8 x% y5 n% t G- ]6 j* d+ E! W
( O6 ]0 i4 p8 K# ]3 p9 X" s% ~
2016年9月15日 丙申中秋节
欢迎光临 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http://bbs.xiushu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