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蛟龙出水势强劲——九江奋力赶超系列报道之一

[复制链接]
抢楼 抢楼 本帖为抢楼帖,欢迎抢楼!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0-1-20 13:51: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阅读模式
来源: 大江网-江西日报       

  编者按:2009年,九江市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强工兴城,奋起赶超,大手笔干大事业,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赶超进位的强劲势头。九江缘何能在短期内面貌一新,取得令人称奇的发展?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破解其中的秘密,以飨读者。

  九江正挺直脊梁!

  作为“途通五岭”的陆路枢纽,“势拒三江”的省内唯一港口城市,九江新批外资项目和实际进资总额去年分列全省第一和第三,担当起开放经济排头兵的重任。

  九江正引弓满弦!

  作为江西第二大工业基地,去年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三大主要指标,总量重归全省第二,老工业基地重振雄风。

  九江正蛟龙出水!

  作为集大江大湖、名山名城为一体的江南名城,中心城区的政府直接投入比前五年的总和还多,大手笔造城,城区面积扩大一倍,新型城镇化阔步疾行。

  短短一年间,为争得应有的地位,九江人只争朝夕奋力赶超,创造了一串令人震撼的惊叹号。

  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从全省后三进入中三,部分达到前三

  1月9日下午4时,为期四天的九江市县域经济巡回检查结束,身为九江人的自信与自豪写在每位检查组成员的脸上。

  昔日难以“糊口”的湖口,金砂湾工业园主营业务收入已过百亿;曾经穷得叮当响的人口大县都昌,政府一锤砸下4.4亿元,仅用80天时间就托起一个显山露水的东湖南山滨水区;以前十年九涝的庐山区,在长江岸边的荒凉滩涂上建起一个凸显港口优势的城东港区……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一度寒意袭人,但这一年却是近年来九江发展最快的一年。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空洞口号,人人心里憋着一股劲,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扎实推进,一个难题一个难题被全力攻克,九江终于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2008年底10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省排名后三位,至2009年底,这10项指标增幅全部从后三进入中三,部分达到前三。

  去年,财政总收入实现86.19亿元,总量为全省第三;增速由上一年的全省后三进入第二。

  反映经济发展后劲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上一年全省倒数第一进入前三。

  工业增速前所未有,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利税总额突破100亿元、主营收入过亿元企业突破200户,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8%,提高值居全省首位。

  外贸出口增长50%,增幅由全省第九升至第四;引进市外5000万元以上、省外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数量及其实际进资额均排全省第三。

  城建力度空前,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实现城建投资总额、项目个数和工程总量三个超历史,城区跳出甘棠湖、南湖的地域局限,向比4个杭州西湖还大的八里湖迈进,八里湖成为生态新城区的圆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视察九江时深情地说:“我感受到九江正蓄势待发,腾飞向上,真正看到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

  一条清晰的发展思路:园区与城区互动,强工壮大实力,兴城改变面貌

  改变九江的落后面貌有多种选择,有人认为,九江“得尽山水之宠,独享造化之功”,可以借庐山和鄱阳湖这两张世界级名片,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有人认为,九江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挟长江黄金水道之便利,据京九铁路之枢纽,可以做大商贸港口经济、物流经济;有人说,九江自古是鱼米之乡,棉花、油菜种植面积全省最大,可以打造农产品供应基地。

  在充分的民主讨论中,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吹响了新的进军号角。

  2009年初,九江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两区’(工业园区、城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三年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

  这一目标饱含着九江人决心摆脱落后的渴望与决心。阻碍九江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

  市委书记钟利贵说,壮大实力必须强工,改变面貌必须兴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加快九江发展的“两翼”,必须互动共进,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带动工业化。

  “我们强调工业和城建两个重点,不是说农业、旅游、物流不重要,而是想牵住‘牛鼻子’,改变就农业抓农业、就旅游抓旅游、就物流抓物流的方法。”掷地有声的话语透露出对发展目标的坚定执著。

  强工必须打造工业发展的载体。九江市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薄弱,变各自为战为差异化协作发展,需要握紧拳头的整合力。为此,九江提出沿长江、沿昌九工业走廊建设“T”字形工业带的构想。

  抓住沿江开发上升为省级战略契机,九江152公里的长江岸线已形成城西、城东、湖口金砂湾等沿江六大工业板块。

  昌九高速公路沿线的永修、共青城、德安、九江县等地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始有目标的扩张。共青城与德安县城相向发展,几近融为一体,为三五年时间形成30万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打下了基础。以项目的开工倒逼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一批批大项目纷至沓来。

  去年12月20日,共青城集中开工36个重大项目,投资额67.5亿元;同一天,瑞昌工业园一样锣鼓喧天,车声隆隆,有8个重大项目同时开工,投资规模达70余亿元。

  5天后,城东港区又有3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签约;7天后,湖口又引进了投资50亿元的硅锰合金项目。

  与工业发展一样热火朝天的是新型城镇化的迅猛推进。有人预言,八里湖新区成型之后,前来洽谈商品房开发的客商将踏破门槛。元旦假期,这里虽未正式对外开放,因为路通了、灯亮了,前来观湖赏景的市民络绎不绝。

  而在工业蓬勃发展的湖口,县城的商住楼盘一个比一个精致,销售也是一个比一个红火。据介绍,仅萍钢收购九江钢厂后,不仅产能从30万吨升至150万吨,就业人数也从千余人升至上万人,大大提升了整体购买力。

  县委书记汪泽宇说,对于工业快速成长的湖口来说,适度超前的城市化是提升人气、留住人才的必要手段,安居才能乐业。

  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争分夺秒奋力赶超

  九江发展上的差距,表象上是指标的差距,实质上是观念的差距、行动的差距、操作的差距。争得九江应有地位,必须攻坚破难,创新思路。

  资金短缺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九江,无论是市里还是各县(市、区)目前已基本“不差钱”。市长曾庆红介绍,一念之变地生金,变“卖地筹资”为“收地融资”,变“卖地后造环境”为“先造环境后卖地”,有效地破解了无钱搞城建的难题。

  去年仅市本级就通过各种平台为国企改革和经济建设融资突破60亿元,是上一年的5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居全省首位。去年九江还实现了债券融资的历史性突破,12亿元城投债券获准发行。九江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金融生态示范城市”。

  采访中,九江各级干部谈得最欢的是怎样经营城市、运作土地,有了大投入,才有令百姓惊喜的大变化。

  到处是车水马龙的建设工地,到处是机器轰鸣的新建厂房,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一年不过365天,该用怎样的心思与干劲投入其中才能换来这样令人震惊的巨变?!

  以发展目标凝聚人心,以崇尚实干鼓舞人心。“目标重于一切、态度决定一切、行动创造一切、实效高于一切”的理念,促进难题一个个破解、措施一项项落实、工作一步步推进。

  总投资80亿元的中国蓝星星火有机硅一体化项目,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原油加工800万至1000万吨项目双双落户九江。

  引进项目不仅考验干部的诚心,更考验干部的远见。一个年创税收5000万元的人造汉白玉项目想落户共青城,虽然环保达标,但因为厂区要竖10根烟囱而被婉拒。共青人的眼光高着哩,他们瞄准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亮点目标,在加快服装这一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向高新产业大步迈进。新型空调制造业、太阳能产业、手机制造业等呈现集聚之势。引进国际一流的城市建设理念,中芬共青数字生态城建设已启动。

  “按部就班是庸人,不‘争’不‘抢’是废人,错过机遇是罪人”成为评价干部的标准。只争朝夕朝前追,为了确保春节前市城建重点工程濂溪大道全面通车,项目负责人、年过五旬的庐山区城建局局长曹振银,以路为家,4个月几乎没在家吃过饭,鞋子磨破了好几双;修水县城南开发办主任余昌满负责良塘新区建设,为确保春节前6条路网建设完工,倒排工期,战严寒斗雨雪。工程最紧张的时候,6天6夜没回家,把棉被放在车上,困了上车打个盹继续干,就是凭着这种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良塘新区框架三个月就已拉开。

  到了九江,那种扑面而来的大发展热浪时时拨动着记者的心弦。天还是那片天,地还是那块地,但人的进取心被充分激活,所焕发的无穷创造力与推动力,才是最打动人的风景。

  在江西城市化进程中,以南昌为核心,以九江、赣州为南北两翼的城市格局,对九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九江这一年的变化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九江在实现江西崛起的宏伟事业中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

  记者感言:勇往直前 势不可当

  九江一年间的变化,是475万九江人上下一心谋发展的结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各地发展千帆竞发,面对标兵渐多、渐远,追兵渐少、渐近的不利态势,九江人把加快发展的渴望化为行动,痛下决心,背水一战。前进道路上难免有激流险滩,面对国企改革、资金瓶颈等系列难题,九江人不畏难、不绕行,创新思路,打赢了一次次攻坚战。

  背水一战能够取得首战胜利,在于事前的科学决策。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围绕赶超战略,思想认识高度统一,方向目标更加明确,工作重点更加突出。

  看不准不动手,看准了不松手,不达目的不罢休。市县几套班子不分一线二线,不分分内分外,不分白天黑夜,“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有目标,有责任,有压力,也有动力,全市形成了一种干实事、重实效的良好氛围。

  上下一心,其利断金。九江人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产业转移加快的契机,以及国家及我省沿江开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支持共青城发展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感与紧迫感,拉开了九江跨越式发展的华彩序幕。

  本报首席记者鄢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9 02:23 , Processed in 0.1210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