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家:为何说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得意之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06-10-8 15:2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1960年,当来访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在毛泽东面前盛赞他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    为什么说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军事科学院长征史专家徐占权说,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之所以决定发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就是因为当时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已发生显著变化,全国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对我军都十分有利。而红军长征中的四渡赤水,则是在极其艰难曲折的情况下进行的。
<>    徐占权认为,从兵力上看,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蒋介石全歼红军于湘江的企图落空后又在赤水流域布下40万重兵。从装备上看,红军自开始长征、突破4道封锁线以来一直打的是消耗战,不仅没有取得大的胜仗、缺乏弹药补给,而且元气大伤。
<>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习惯了阵地战的打法,对于毛泽东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不理解。”徐占权说。
<>    重重困难中,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上演了我军军史上的精彩一幕: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二渡赤水,利用敌人判断红军北渡长江的错觉挥师向东,取桐梓,夺娄山关,破遵义城;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待蒋介石向川南调集重兵之时,红军已从敌军间隙穿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兵锋直指贵阳,趁坐镇贵阳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入黔之际,红军又入云南,巧渡金沙江,跳出了国民党重兵的包围圈。
<>    徐占权说:“战争不仅是敌对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而且是两军最高统帅在军事指挥能力上的直接较量。毛泽东的用兵,使红军一反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从被迫转移变为主动调敌、牵着敌人的鼻子走。”
<>    “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战术,是四渡赤水的精髓所在,也是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掌握战略转移主动权的关键。”徐占权说,“四渡赤水不仅保存了红军的有生力量,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也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完)</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6 16:50 , Processed in 0.1280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