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薪请黑客堵"漏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02-5-26 15:5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圳5月23日电 “技术水平高的电脑黑客,我们可以养起来,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来堵住我们银行证券系统的各种漏洞!”昨天,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在参加省九次党代会惠州、佛山代表团小组讨论时,对黑客这一令人头疼的人群,有此独到的见解。卢瑞华还对食品安全、政务公开以及金融问题发表了精辟意见,妙语连珠,引来代表们阵阵会心的笑声。

  去年,上海有两名十多岁的少年黑客破解了某证券所的密码,侵入其内部系统,此事曾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瑞华在谈到这两名黑客时,提出一个独特的观点:“只要他们没有违法,没有造成损失,这种黑客高手,我们有关部门完全可以给他们每个月发一万块钱养起来!一些部门的系统要找到漏洞不容易,这些黑客却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什么不能为我所用呢?”卢瑞华笑着说,这件事可以看出我们的用人观念还不够开放!代表们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2-5-27 21:14:36 | 只看该作者
他这不是引诱青、少还有壮年人都去当黑客吗?
3#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2-5-27 21:24:1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当黑客并不需要非常之天赋
4#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2-5-27 22:31:07 | 只看该作者
较高的智商+较多的时间
5#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2-5-30 15:38:24 | 只看该作者
金羊网-新快报

  “中国鹰派联盟”借本报回应卢瑞华省长“高薪养黑客”讲话

  新快报记者 叶深

  本报5月23日刊出《广东省长卢瑞华:有关部门可以月薪1万养黑客高手》一文后,在国内“黑客”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未几,本报编辑部的邮箱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民间安全
团体“中国鹰派联盟”的邮件。本报记者随后通过网络与发出信件的该团体负责人“老鹰”作了访谈,“老鹰”表示希望能通过本报向社会传达一个来自中国“黑客”界且具有代表意义的声音———我们愿意为中国的网络安全服务!在接到“中国鹰派联盟”的来信后,记者马上通过网络找到了该联盟的领袖“老鹰”。

  “老鹰”是中国“黑客”界的名人,他于1998年加入被誉为“中国网络安全民间‘黄埔军校’”的早期网络安全爱好者团体“绿色兵团”。2000年5月,他和几位志同道合者创办了“中国鹰派联盟”。在去年五月那场轰动一时、因中美撞机事件引发的“中美黑客大战”中,“中国鹰派联盟”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让民间安全团体走向“法化”是“老鹰”一直追求的目标,但这些安全团体目前的现状到底如何,一直见证着中国网络“黑客”发展历史的“老鹰”有何看法和建议?记者带着种种疑问,日前在深夜时分与“老鹰”在网上展开了对话。

  民间安全组织数不胜数

  记者:目前中国民间安全团体的数量到底有多少?能介绍一下他们的状况吗?

  老鹰:网络上的“黑客”团体多不胜数,不过有规模和实质内容的组织不多,主要有“中国鹰派联盟”、“安全焦点”以及在去年“中美黑客大战”中风头极盛的“中国红客联盟”等。中国鹰派联盟是唯一诞生于广东并坚持在广东发展的团体。其实“红客联盟”的发源地也在广州,但后来随着站长lion北上而转移到了北京。广东孕育了不少大名鼎鼎的“黑客”,如著名的木马程序“冰河”制造者冰河、lion等人,但现在除了少数还在深圳发展外,大多已到了北京等地。

  “中国鹰派联盟”仅今年就发展了7000名注册会员,会员总数已达2.7万人。这些成员的平均年龄在20—27岁,最小的才12岁。他们有朝气,有理想,胆子比较大,以学生居多,从初中到大学都有,还有博士呢。但真正核心精干的技术人员约有30人-50人。我缺乏时间精力和资源来评估,这个数字是以我亲自见过的为准。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民间安全力量的潜力很大,只是缺乏环境提高。如果卢省长需要安全人才,目前我们所拥有的技术力量完全可以组成一个顾问团。

  民间安全人才流失严重

  记者:在你的来信中,专门提到了广东民间安全力量流失严重的情况,这种状况是如何造成的?它对政府的电子政务和商务发展有何影响?

  老鹰:这里面有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北京安全公司多,薪金高,技术氛围好,广东这方面相对较弱,行业重视程度也不够,技术人员交流机会少,应用层次不高。而且,本地的网络安全公司数量和规模都弱。

  民间安全力量流失严重与政府的支持关系很大。广州机会太少,比较务实,但安全产业都是要未雨绸缪的。现在武汉和四川都争取建立了信息安全产业基地。而一些从广州到北京的著名“黑客”,现在都已参与到国家安全项目的建设。

  其实网络安全对国家大力推进的电子政务关系密切。广东目前电子政务采用的安全产品大多来自北方,而本省却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广东宽松自由的环境可以酝酿人才,但几乎很难留住他们,就因为缺乏发展空间。

  黑客力量可以被政府利用

  记者:请介绍一下国外著名“黑客”现在从事网络安全的个案,并评估一下中国目前的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老鹰:很多啊,像世界上最著名的“黑客”凯文·米特尼克,现在就从事网络安全教育,还有ISS公司(美国互联网安全系统公司)的创始人……其实中国大多数安全爱好者都不“黑”,他们拥有爱国热情,而国外真正意义上的“黑客”是不关心政治的。

  中国安全技术在理论上不落后于世界,但实际上就不同了。我有个观点是“不破不立”,中国如果想在现有的信息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信息安全体系,重要的就是“破”。黑客未必技术第一,但想象力绝对一流,因为他们专门研究弱点。将其组织起来,进行安全漏洞研究,就如同在我们国家还很穷困的时候研制出原子弹可以牵制美苏那样。在信息攻击技术上有所突破,同样可为中国的信息化进步争取时间。如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攻击实践,拿什么来证明我们的盾是坚硬的呢?

  因此,我们希望能在政府和民间建起一座桥梁:因为网络安全需要兴趣和自由的氛围,所以民间才是安全人才的摇篮。但政府不太可能直接介入相关的规划,而健康发展的民间安全团体可以起到引导和推荐的作用。

  苦于无法和政府沟通

  记者:你跟政府部门沟通的主要障碍在哪?

  老鹰:我跟他们沟通过,比如公安部门。对于现状我们已经很满意和感激了。公安(网警)也不容易,同样做技术,很辛苦、难度大、责任重,但收入太少、太少。你们的报道登出后,我们会员兴奋地到处转贴这条新闻,只有我跳出来泼冷水。因为领导的讲话只表示他的态度很开明,并非等同政策和决定,这和实际操作还有很大的距离。

  就目前而言,我们不知道该和政府什么部门的什么人沟通,尤其是在发现一些安全隐患的时候,简直就是干着急(以前一般是给网管写信,后来发现没用)!但我们不说不等于没问题啊!敌对势力(或者“骇客”)也不是吃素的啊!既然无法沟通,也就无法表明我们的初衷是做建设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

  不怕被人说“招安”

  记者:有人批评说为政府服务违背了“黑客”精神,怕不怕被人说是被“招安”了呢?

  老鹰:不怕啊,这也算是招安?其实这是安全爱好者的必由之路之一,也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能为国家或为公司服务,总比荒废和被罪犯利用好。“黑客”不是万能的,但同样是中国信息安全产业的星星之火。

  “中国鹰派”致信本报

  《新快报》总编辑:你好!看到贵报《广东省长卢瑞华:有关部门可以月薪1万养黑客高手》的报道,很令我们振奋。

  钱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贵报的报道令“黑客”的间接社会价值得到某种程度的关注和认可,特别是在政府高级官员中。我们认为这对国内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电子政务水平的提高肯定是件好事。

  “中国鹰派联盟”作为发源于广东,目前国内延续时间最长,且一直致力发挥安全技术“法化”作用的民间安全团体,,我们非常希望能请贵报代向卢省长转达以下信息:非常感谢卢省长的独到见解给我们民间安全爱好者(“黑客”)带来的方向性指导和鼓励!我们一直努力在为社会储备大量的安全人才资源,但值得重视的是,广东民间信息安全人才正面临严重的流失,大量人员流向北京,广州几乎很难留人。

  我们提倡营造中国特色的安全文化以替代国外的“黑客”文化,今年“五一”期间曾号召和影响其他团体终止了险些再度爆发的“中美黑客大战”。我们衷心希望能配合有关部门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尝试过与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但却找不到门道。期望卢省长能在百忙中给我们一点指点,我们相信这将是国家信息战略的重要课题。我们已经接到大量会员和朋友的询问:卢省长的话是真的吗?能否向卢省长应聘呢?

  我们同时希望借贵报一角呼吁:广东孕育了众多的民间安全人才,但不该让广东只成为安全人才的孵化地,最终的发展却在他乡!

  chinaeagle

  2002年5月25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8 20:09 , Processed in 0.1250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