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美国堵车没有中国这么严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2-7-5 10:1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州突然宣布,从7月1日零点开始实施中小客车总量调控交通政策。这将意味着,北上广三大一线城市进入“限牌”时代。广州汽车限购令,主要就是为了“治堵”。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四个城市加入“限牌”队伍之中。

   很多人都在担心,“限购令”是否向二三线城市蔓延?毕竟,堵车现象不再是一线城市的专利,而是国内城市普遍存在。通过限购、限行方式解决堵车,这不是有效的方法。美国汽车保有量远远高于中国,但是堵车现象却没有中国这么严重。

  据公安部消息,截至2011年底,汽车保有量达1.04亿辆,私家汽车保有量达到7748万辆。美国汽车保有量是2.85亿辆,差不多是中国三倍。尽管美国汽车保有量比中国多,但是堵车情况程度却是比较轻。美国一些大城市,上下班时高峰时堵车现象也会发生,然而并没有中国这么严重。

  中国严重的堵车现象,除了交通管理水平低效之外,也和城市布局有很大关系。城市用地限量供应,导致城市楼房越建越高。虽然高层建筑节约了土地,但是也导致人口过于集中在一起。大量人口都集中在居住在一起,出行时将对交通造成巨大压力。中国很多城市,市中心区域的人口密度都是相当高,所以给交通带来各种压力。

   解决中国城市拥堵问题,并不是采取限制车辆数量,而是改变城市格局。增加城市用地数量,这是解决拥堵一种好方法。土地供应数量上来,土地价格就会降下来。如果土地便宜了,就不会拼命建设高层建筑。毕竟,高层建筑的成本是非常高,甚至是低层建筑单位面积的几倍。

  天河城那带,是广州拥堵最严重的路段。这段的道路是很宽敞,但是还是远远无法满足车辆的需要。主要就是天河城是商业中心,高层建筑很多,比如最高楼的中信大厦。很多白领都在集中高楼大厦里,这些白领出出入入,必然对交通造成很大的压力。

   北京之所以出行严重的拥堵问题,就是把所有的一切都在集中五环内。北京中心城人口、功能过于集中。五环之外,很多配套设施都不完善,所以都逼着大家向里面靠。如果能够从改变城市布局,把经济、商业等重要区域分区建设在郊区,那么人口就起到分散作用,最终也可以降低北京的交通压力。

   只有把城市中心区域密度降下来,才能够比较有效解决交通压力问题。因此,增加城市用地数量,让城市面积不断扩大,避免过于人口集中而带来拥堵问题。北京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但是建成区面积不到1300平方公里。北京人口、交通等方面都这么拥挤,并不是北京面积不大,而是限制城市面积的扩大。

   任志强在接受访谈时说到,按照现在城市容积率来计算,拿出1%国土面积出来是足够放16亿人。因此,增加土地供应数量,不仅解决了住房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拥堵问题。现在,限制土地数量供应,导致一边是城市房价高得离谱,交通拥挤;一边是大量农地没有人耕作。

   美国鼓励人们选择拼车,对拼车者开绿灯。在公路上专门划出这样一条专用车道,仅允许拼车者使用。停车收费方面,对拼车者也有优惠的。相对美国来说,中国并不鼓励人们拼车,反而通过各种形式打击拼车者。开车送亲戚到机场,结果都送成了黑车,这就是中国的特色。据《扬子晚报》报道,“江苏泰兴的潘先生送亲戚到南京机场搭乘飞机,抵达机场时亲戚为了表示谢意,在车上放了过路费和油钱共650元,刚好被‘抓黑车’的稽查人员看到,潘先生被处8000元的罚款。对此交通运输处回应:潘先生无营运资质,双方有收费事实,此次执法于法有据,程序合法。”

   拼车是提高道路使用率、对环保也有好处,但是中国却没有出台鼓励人们拼车的政策或者法规。如果在拼车过程之中,收取了对方的钱财,被有关部门人员发现了,说不一定当成黑车来处理。因此,政府要保护拼车者的利益,而不是趁火打劫。

  不能说美国解决拥堵方面很成功,但是起码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毕竟,美国汽车保有量将近是中国的三倍,但是拥堵情况却比中国好得多。综合起来,就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降低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度,鼓励拼车,大力发展交公交通等。

   汽车“限购令”只能治标不治本,这也是市场经济相悖的。根据有关人士保守统计,广州目前公务车的数量有20万辆。同时,交车上路的概率是私家车的好几倍,所以真正限制的并不是私家车,而是公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8 02:33 , Processed in 0.13700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