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户籍改革 让农民率先市民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3-4-7 10:1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户籍改革  让农民率先市民化

  如何让“农民”变“市民”,最直接的方式是开放户籍,最根本在于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享受市民同等待遇——户籍改革  让农民率先市民化

○ 黄 喆

  城镇化就是为了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但是现行的户籍制度不改革,将会在城镇造成新的二元结构,即城市人还是城市人,农村人还是农村人(农民工)。能享受政府福利的是有城市户口的人,而农民工则不能享有。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户籍制度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推动我县统筹城乡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结合九江市关于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关文件精神,我县于2010年出台《修水县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意见》。按照宽严有度、分级承接原则,在现行户籍制度基础上,鼓励、引导本县农民、外来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向城镇转移落户。
  
  《意见》出台后,通过一系列宣传发动、调研摸底、制定细则等措施,推动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有序开展。特别是去年年初出台《关于鼓励农民进园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意见》后,我县实行“五个不变、五个纳入”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园就业、进城定居。仅2012年,就有5905户21258名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同时,我县对在16个建制镇范围内,有合法固定住所、有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的人员,依据本人自愿的原则,其本人及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申办城镇常住户口。截至目前,已办理小城镇户口1842人。
  
  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方面使部分农民工,尤其是那些收入已经相当稳定,完全适应城市生活的私营企业主和技能型农民工率先在所在城市市民化。另一方面依托县城构建能人回流、要素集聚的体制和机制,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让其实现市民化,帮助他们在实现城市梦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安居梦和创业梦。今年43岁的卢炳坤在县城城南经营着一家餐馆,四年前从黄龙乡来到县城,靠着一点积蓄,瞄准城南餐饮业商机,通过几年打拼,如今在时代华庭买了房子,今年如愿将妻女接到了县城,一家人顺利落户在县城。
  
  通过制度创新稳步推进“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我县对流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县劳动保障部门优先提供就业援助,落户县城的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就近解决子女就学。以户为单位,土地100%转让的农民可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并优先享受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去年秋季,原就读复原乡中小的学生包明慧在修水县二中顺利入学。包明慧父母都在县工业园务工,我县实行进城务工子女入学享受城镇居民待遇,父母把她安排到二中就读。至目前,全县有近1000名进城务工子女在县城各中小学入学。
  
  三年来,我县中心城区建成面积由6.9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4万增至18万,城镇化率由38%提高到了42.5%。随着转为城市户口并获得市民待遇的新市民越来越多,以及城乡“二元户口”在社保待遇上的差距逐渐缩小,户籍就可以逐步回归到居民户口登记和身份信息识别能力。户籍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会让更多农民进入县城,变成新市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26 11:49 , Processed in 0.1150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