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会特写:全国政协委员“炮轰”科技界歪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02-3-7 08:4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2002年3月6日18:54  中国新闻



  中新社北京三月六日电:(记者孙自法)科技人员一味追求论文数量、抄袭剽窃他人成果、课题安排中的权钱交易……中国科技界的浮夸、浮躁以及腐败现象,正受到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科技界委员猛烈“炮轰”。
  “当前,中国科技学术界的不良倾向非常严重,如果任其滋生和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满头白发的老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科学家秦蕴珊对此深表忧虑。他认为,造成中国科技界的种种不正之风盛行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与科技政策导向有很大关系,具体表现在对科技人员的考核制度、评价体系等方面,现行政策就与实际情况严重脱钩。

  今年六十九岁的秦蕴珊委员也是中国海洋研究会主席,《海洋与湖沼》学报主编。他举例说,现在对科技人员的考核标准,一般都是以发表论文的数量来统计,《科学》杂志登多少篇、《自然》杂志登多少篇等等。科技人员为应对考核,经常将本可以写成一篇好的论文拆分成多篇,论文数量凑足了,质量却下来了。

  秦蕴珊提出,科研机构现在的情况是,科技人员若没有了课题,生活就没了“着落”,因而科研课题的申请也为滋生不正之风提供了机会。他希望科技人员工资还通过正常的事业费发放,课题费可以作为奖励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拿下一个课题,腐蚀几个官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研究员郭肖容称,科技界这种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是有的,但更多是科技道德、科技政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她和秦蕴珊都不赞同“学术腐败”这一提法,而称之为科技界的不正之风或不良倾向。

  郭肖容委员对中国科技界表现出来的“人少等于高效,年轻等于创新”的倾向提出尖锐批评。她说,人少、年轻只是形式,高效、创新才是目的,一些科研机构对项目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课题组长等职位,在年龄上进行限制,将相当一批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人才拒之门外,无疑是对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院士九十岁都能工作,不是院士六十岁就得回家,这种悖论体现了形而上学的思想在科技界还普遍存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德全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中国正处在构建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转型时期,科技界在改革与发展中出现“阵痛”也不可回避,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也很难保持“一块净土”。不过,这位六十九岁的科学家也说,在如此的背景下,更需要科技工作者道德自律,更重要的是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进行治理整顿。

  今天,在中国科技国际论文数排名保持上升的同时,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的排名却连续下降。面对如此尴尬的结果,中国科技界似乎没有理由不去反思。

  连日来,科技界政协委员不断发出警告:种种不正之风、不良倾向在科技界的滋生蔓延,将严惩阻碍和制约到中国科技持续、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委员们表示,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切实解决现存的诸多问题,已迫在眉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8 10:00 , Processed in 0.1430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