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制订核打击黑名单 视中国为打击目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02-3-11 19:2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洛杉矶时报》当地时间9日报道说,五角大楼今年1月8日向美国国会递交了一份名为《核态势回顾报告》的绝密文件,列出了美国需作“应急”准备的7个国家。

  按照《洛杉矶时报》的说法,五角大楼界定了针对中国、俄罗斯、伊拉克、朝鲜、伊朗、利比亚和叙利亚动用核武器的3种情况:其一,摧毁能够承受非核武器(即常规武器)打击的目标;其二,报复敌方动用核武器、生物或化学武器对美国发起的攻击;其三,因应“突发军事形势”。所谓“突发军事形势”。是敌对方或恐怖组织对利用无法以常规武器加以抵御的新型武器对美国发动突然袭击。

  五角大楼不置可否

  虽然这家报纸称其撰稿人威廉·阿克金已经获得了由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签发的这份文件,并称文件把一些并不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也视为打击目标,但五角大楼暗示,这篇报道带有“误导性质”。

  报道面世的时机,恰好是美国政府部门都不办公的周末时段。不过,五角大楼还是在当天晚间就发表了一份正式声明,强调该政府部门既不会讨论文件所涉及的绝密信息,“也不会对有选择地加以泄露、并且带有误导性质的泄密事件。”

  据法新社报道,五角大楼女发言人凯瑟琳·阿博特中校与此同时也出面澄清说,“这份有关美国所面临的核态势的回顾报告只是很久以来就核武器开发状况所作的一系列回顾中的最新一份。它并不为(美国)核武器的瞄准目标或规划提供实际操作指南。”

  与这位发言人的这种说法相对应,美联社记者巴里·施韦德接触的一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也强调,《洛杉矶时报》提及的文件是一份战略声明,而不是一份行动纲领,既不代表美国政府在是否动用核武器的问题上政策已有改变,也不意味着美国政府更倾向于使用核武器。

  这名以不透露身份和姓名为条件回答记者施韦德提问的官员说,报告中还包含了美国总统布什打算在今后10年间把美国现有核武器的储存量削减三分之二的内容。

  美更倾向动用核武

  尽管如此,部分从事军备控制研究的美国专家还是评论说,相对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承诺只是作为报复核打击的手段、或者在战时状况下才考虑动用核武器的政策而言,这是一项转变,增加了美国政府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美国军备控制协会执行主任达里尔·金博尔认为,“把核武器指向7个国家、包括一些新目标的做法在政策层面上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美国政府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美国名为“争取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之委员会”主席约翰·伊萨克斯也指出,五角大楼为核武器寻找使用目标的做法“十分危险,……显然是把核武器当作一种战争工具,而不是遏止核武器使用的手段。”

  俄罗斯冷静应对

  对此,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德米特里·罗戈津在独立电视台上发表谈话,告戒俄罗斯民众说,大家“理应懂得一个事实,即美国核武器中有相当大一部分‘理所当然’地瞄准着俄罗斯联邦境内的目标。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俄罗斯人)应该对核战略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

  美俄之间早先已经达成共识,不把自己一方的核武器对准对方国家。但是,技术专家们认为,这只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姿态,双方都能够在短时间内调转核武器的瞄准方向。
美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时的情景。二战以来,美国一直致力于发展这种大规模杀伤性的战略核武器,作为“冷战”中最有力的威慑力量。然而“911”事件后,美国人开始考虑改变其“战略威慑”型的核战略。

这是美国的攻击型核潜艇,装备精确制导的战术核导弹,正可体现美国的“有限核战”战略。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02-3-12 10:34:02 | 只看该作者
外交部:中国对美国《核态势评估报告》深感震惊
--------------------------------------------------------------------------------
2002年3月11日18:58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3月11日就美国《洛杉矶时报》一篇有关美国将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核武器的报道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洛杉矶时报》近日报道,美国国防部1月8日向国会提到的一份机密报告,内容涉及美国在紧急情况下向包括中国在内的7个国家使用核武器的计划。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同许多国家一样,中方对这一报道的内容深感震惊。美方有责任对此做出解释。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核武器国家应无条件地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不对无核国家、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美还曾就核武器“互不瞄准”达成了协议。

  我们认为,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任何冷战思维既不符合这一潮流,也不可能得逞。(信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5 19:35 , Processed in 0.111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