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一比中美两国老中青三代的经济账(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1-11-17 23:4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美联社的一则报道称,美国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财富差距创出有史以来最悬殊的纪录,一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户主年龄在65岁以上的美国家庭的平均净资产相当于户主年龄在35岁以下美国家庭净资产的47倍。这一贫富差距是2005年时的两倍多,是25年前的近5倍;在25年前,美国老人于年轻人的财富差距是10倍。换句话说,在美国,是老年人有钱,而青年则相对贫穷。

  但是,反观中国,情况则未必是这样。就工薪阶层而言,中国不同的年龄段,财富状况有所不同: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数要靠退休工资生活,而微薄的退休金,也只能勉强维持最基本的日常所需而已;所幸的是,一般退休的老人都有自己的房子,都老有所居,无需再为高企的房价而当房奴。

  中国的中年人,比如60后、70后,则是各年龄段当中比较富有的人群,他们是最充分享受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的人群,他们应该是中国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顶梁柱,是科技创新的主导者,是各级政府和各种企业的领导或者骨干,相对应的是,他们一般都有房有车,过着相对富裕的生活。

  中国35岁以下的青年,则分两类,一类是30-35岁之间的青年,他们已经有了多年的工作经验,有些已经跻身于政府或者企业的骨干之列,财富也有了初步的积累,但是,这些人目前的子女还比较小,教育的支出比较大,也许还要供房、供车,他们往往生活充实而负担也不轻;另一类则是85后的一族,他们往往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大学毕业的,面对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一批中小企业的倒闭潮,往往遭遇着就业不久就失业或者是直接遭遇“就业难”的尴尬,这些在信息时代出生成长的年轻人,能够白手起家自己创业的,只有凤毛麟角。这批人中相当的一部分,目前还处于待业的状态,成为“啃老族”的成员。

  从中国的年龄段来看老年、中年、青年的财富差距,大致可以看到一个纺锤形态。

  美国老人和青年的财富差距是怎么形成的?美国的老年人,往往是在“美国梦”的高潮中,享受了美国过去长时间作为全球经济领跑者的成果,他们在退休前就累积了足够他们安度余生的财富。而美国的青年,则在最近十数年美国经济增长逐渐放缓的过程中成长和就业,尤其是近几年来的房地产泡沫,高房价使美国青年承受了难以承受之重,而2008年以来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以及接着来的经济危机和失业率高企,都使美国青年蒙受了雪上加霜的痛苦。

  人口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有37%的青年家庭的净资产值为零或者负,是1984年的近两倍;而在美国老人家庭中,净资产值为零或者负的,只有8%,这一数据和1984年相仿。

  从上述情况分析,美国老年家庭和青年家庭的财富呈现越拉越大的趋势,这反映了在一个不短的时间段内,美国家庭的财富增长呈现了逐步走低的状况,而这也反映了美国经济增长的逐步放缓。从财富变化的角度说,美国家庭的幸福感,应该也会随着财富增长的逐步走低而走低。因此,对美国而言,只有把财力物力放到国内来,振兴经济,提高就业率,才有可能使美国青年看到未来的希望,看到光明的前景。

  对于中国而言,处理好“未富先老”无疑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和能力。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有3亿多的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中青年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严重失衡,一对中青年夫妇,需要面对4名老年父母,这将出现许多经济上的、社会上的问题。首先,社会劳动力和退休者的比例严重失衡,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上工作的人越来越少,而退休的人则越来越多,中青年的工作压力将会越来越重;其次,由于目前的老人是“未富先老”,中青年夫妇可能不仅需要抚养他们的子女,而且必要时还要承担4个老人的部分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如果中青年夫妇需要照顾自己的子女的同时,也需要照顾4位父母老人的话,将会承担难以承担之重,将会衍生出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应对中国“未富先老”的难题,政府和社会各方应该未雨绸缪,尽快采取措施,提前布局。首先是要在财税政策上做好文章,尽量“还富于民”,减少税负,有效增加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老人的养老金,尽量使老人不增加中青年的负担。

  其次是要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尽快解决85后就业难的问题,使85后乃至90后能够更多地走上工作岗位,增加全社会的劳动力。

  其三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和覆盖面,并且大力发展社会养老业,减轻中青年难以承受的养老负担,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其四要考虑将社会退休年龄放宽至65岁,目前中国的退休年龄比美国要早,可以采取在60-65岁年龄段内,自愿在岗的办法,增加社会的劳动力。

  其五是要以前瞻性的眼光,重新审视独生子女政策,在一定的条件下,考虑适当放宽生育政策,使将来社会能够有足够的劳动力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28 09:18 , Processed in 0.0830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