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还是千年"三都"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如兰之君 发表于 2012-7-28 11:0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兰之君 于 2012-7-28 11:18 编辑

        自唐贞元得名一千多年来,“三都”, 就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一块富庶之地的象征。这里土地平坦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每逢墟日商贾云集,是赣北的重要集镇,是修水的魚米之乡。
        这里还是一块孕育贤人的风水宝地,远的文官武备不说,屈指算来眼面前就有:美国《中报》董事长傅朝枢;著名国画家傅梅影;旅美医学博土邹盛宇;材料学领域知名教授邹盛根;享誉省內外,又服务乡梓的脊柱外科专家黄国忠……等一大批精英。
         这样一方厚土,却也曾遭受厄运,一九五八年在极左思潮的鼓躁下,当权者将这里本来就难以维计的几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併,起名为:‘太阳升人民公社’, 自誉为“江南第一社”, 期许着“有如旭日之东升”……。
        不久,隨之而来的大跃进运动,在农村实行“一平二调三提款”, 政治上军亊化;经济上全社统一分配,贫富拉平,生产资料和社员个人财产进一步收归公有;生产上瞎指挥,浮夸风盛行;生活上砸烂各家锅灶,大办公共食堂。据史料记载,那年头“修水全县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社队缺粮,大多数群众以瓜菜代粮,有的区、社还出现有人讨饭和饿死人的现象。”(修水史稿321页)
        “太阳升人民公社”, 这个红彤彤的名字并未给三都人民带来吉祥和福祉,它带来的只是贫穷和苦痛。从这里走出去的游子们只熟谙三都梁口渡及三都爆米茶…..,只有邮政邮戳仍然坚称着神圣的“三都” 名!本地人大多不愿称那拗口而又太多苦涩的“太阳升”, 他们对千年得名情感太深 一直以来仍以“三都人” 为荣。
        “文革” 结朿,拨乱返正,一九九五年三都人才得以拋却了别扭的“太阳升”, 扬眉吐气恢复了响亮的“三都镇”。
由于对“左” 倾错误未能从理论上深刻认识,谁曾料想没过几年,就回了潮,2008年又有几个当权者对“左” 的东西依依不舍总有感情,鼓动着又将三都镇改换成了“太阳升镇”, 还搞了隆重的挂牌庆典,有当权者还沾沾自喜在县城市民广场将“江南第一社” 作为修水历史大亊刻碑弘扬!难怪“温总理忧虑文革回潮并非空穴来风。”(《炎黄春秋》2012.7期84页)
        笔者以为,“太阳升” 也好、“江南第一社” 也罢,都只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种“左” 倾思潮的产物,应该以史为鉴,更何况早已有定论,并为时代所拋弃,在改革、发展的今天,不应该沉渣泛起,又捧起来传承和弘扬。
        还三都人以“三都” 吧,那是富庶而美好的象征!

                                                                                                                                撰稿人:邹盛满 2012-7-25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24 收起 理由
wolong + 24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25 13:59 , Processed in 0.2570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