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招商引资逼疯地方官:指标年年涨数据只得掺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4-10-22 12:5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招商引资“逼疯”地方官员

  为完成考核指标,只能谎报、虚报外资数据

  “经济增长和招商引资压力太大,感觉有点刹不住车,整个人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西部地区的一个地级市副市长说。在抽空“接见”《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时,他正为招商引资的事忙得焦头烂额。

  “有时候为了守住底线,免不了跟老外拍桌子。”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张甫东说,可是总拍桌子,招商指标上不去,考核掉链子怎么办?有时候感觉,跟外资之间就是一种对赌双赢的关系。

  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和自身经济转型要求凸显,各地“招商引资”工作既要善于取舍、敢于拒绝,又要保住不断增长的考核指标,往往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不少基层招商干部吐槽“压力山大”。

  考核指标年年上涨外资数据只得掺假

  “市里每年都要求20%的合同外资增长目标,完不成任务开会总被点名,被骂得‘满头都是包’。”东部省份一个地市的商务局干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吐槽”:招商引资不像企业生产那样,具有一定连续性,每年1月1日,所有外资数据清零,全部从头再来“前些年已经把基数做高了,如今还要求每年正增长,感觉压力山大!”

  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速度放缓,加上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致力于制造业回流,使我国吸引外资工作压力倍增。

  不少基层干部反映,从内部环境来看,生产成本上升、内外资税收政策并轨、环保要求提高、外企注册审批手续繁琐、部分优惠政策难以惠及外企等多重因素叠加,进一步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难度。

  一方面是招商引资难度提高,另一方面国内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各地对“招商选资”的要求更加突出,继续抬高了外资项目落地的门槛。

  顶着这种压力,去年南京拒绝了一个世界500强汽车制造项目。南京市投资促进委外资处副处长胡滨介绍,这家汽车企业原本计划落地南京江宁,甚至承诺可将企业总部搬到南京。“这么诱人的条件,要是以前一定就同意了。可现在江宁也算是主城区,从环保等角度看,不能再承载这么大的汽车制造企业。”

  随着部分政策的调整,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也给基层招商干部增添了压力。东部某省商务厅的一名处级干部说,今年各地开始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企业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外商何时到资、分几期到资,我们心里完全没底。”

  这名干部告诉记者,省里要求今年实际到资增长目标是5%,厅里面给的合同外资增长指标就变成了35%,说只有合同到资增幅足够大,才能挤掉水分,对实际到资形成支撑力;“这简直要把我们压死了。”

  在以“指标”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下,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盲目提出过高外资指标和要求。基层招商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只能谎报、虚报外资数据。

  一家银行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除了重复统计、扩大统计口径等手段以外,还存在虚报的行为,即招商引资部门与企业表面达成协议,实现了“合同利用外资”,而“实际到位外资”并未发生。

  招商市场竞争惨烈外企借机“漫天要价”

  在吸引外资的比拼中,不仅有东南亚国家争抢外资,还有兄弟省份的“惨烈竞争”。福建省晋江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吴靖宇说:“有些外资企业很狡猾,往往利用地方招商心态,跑十几个地方考察,将所有优惠政策叠加起来,回过头再找你漫天要价。”

  改革开放初期,各地对外资如饥似渴,“拣到碗里都是菜”。东部省份一位基层干部说,“30年前为了招商引资、给外商供地,我们连祖宗祠堂都愿拆。”

  伴随着发展模式逐步转型,我国的“引资优势”已发生重大转变。福建省商务厅外资管理处处长王明永说,过去依靠低成本和政策优惠,如今外资更多看重的是市场空间、产业配套和服务环境;“外资关注点的转移,对招商干部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落后产能避之不及,好项目大家都想要;但在资源环境和政策条件上,地方政府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想要‘挑肥拣瘦’,只能在招商技巧、服务水准上较劲。”吴靖宇说。

  部分基层干部反映,过去招商“靠展会、比人脉、拼酒量”,现在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必须具备产业梳理、技术前沿分析、市场前景预判和风险预测等多种综合能力。

  几年前,东部某省费力引入了一个外资商贸物流项目,仅一期项目就占地400多亩、投资额达到约4亿美元。但由于商业模式脱离了地方产业实际,五、六年过去了,该项目却未招来足够商户入驻,只能四处寻求资产重组。

  “项目用地拿了,楼盖起来了,但几乎没有产生税收和经济效益。”当地干部认为,引进这样的外资项目,实际上是对市场风险的一种误判,白白浪费了地方的土地资源。

  与“高素质”要求相对立的,是基层干部在政策空间上的“无力感”。一位基层招商干部告诉记者,国土部门的地价不能降;税源上这两年本身就紧张,税务部门哪肯再减税?乡镇征地拆迁成本越来越高,一分钱都不能少。“只有招商部门最尴尬,谈判过程中没有任何议价权。”

  部分基层干部反映,在现行招商工作体制中,还存在部门分割、职能脱节的问题。产业政策、招商引资、企业运行等职能和信息,分属发改、商务、工信等部门,导致引资项目成功率低,难以实现“招商选资”的效益最大化。

  外资结构转型痛苦考核亟须“去GDP化”

  近年来,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招商选资”已成为不少地区招商工作的基本准则。在江苏苏州,早在2012年就提出“稳量提质”的外资结构定位,要求“稳总量、调结构、拓空间”;当地甚至提出每年合同外资减少5亿美元的“容忍度”。

  “即便如此,在外资结构转型期还是蛮痛苦的。一方面要调结构,同时还要完成稳增长的任务,尤其对苏州这样的城市来说,内部的压力很大。”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刘炉坦言。

  相关基层干部建议,针对新形势下引资工作重点的转移,亟待建立更加科学的外资工作评价体系,推动招商引资考核重点“去GDP化”,从“规模和速度”逐步向“质量与效益”转变。

  首先,探索设计一个综合评分体系,将外资项目的产业类型、技术含量、投资强度、税收贡献等指标,加以不同权重进行评分。

  其次,整合多部门职能,建立联合招商协调机制;强化对各地区产业发展状况的梳理,对产业链缺失的关键环节、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突破。

  最后,对亟待引进的重点项目、龙头企业,采取“一企一策”举措,在考核评价体系中加大权重;实行招商引资业绩评价的“精细化”管理。

  刘炉认为,在兼顾引资规模的同时,应着重考量产业结构比重变化,优势产业和优质项目的培育情况,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优化情况,存量企业转型发展和经济贡献情况,外资总部和功能延伸拓展情况,服务业开放创新情况等,逐步引导外资结构调整和转型。

  相关专业人士进一步建议,今后应着力弱化政府部门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强化其公共服务职能;重点加强与跨国公司在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上的合作升级;引导外资流向需要技术创新的行业和中西部地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发展平衡。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杨毅沉(微博)、黄玫、徐岳、王新明、张展鹏、胡苏、徐海波、有之炘采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8 21:21 , Processed in 0.0780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