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愚人品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2-5-28 12:3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愚人品诗

作者:午阳拙笔  来源:山谷

      生逢盛世,人愚手拙,士农工商无一行业可用。深居陋巷,腹无点墨,闲置将老,却附庸风雅好品诗。常常口无遮拦大放阙词,歪理谬论层出不穷,真乃人不知自丑乎。君且莫笑,浊酒三杯,乱话一堆,不信、请往下看。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当读到此诗时,愚人觉得绝句天成,妙不可言。岁岁金河复玉关,岁岁这种时间名词叠用,不但言征夫戍边之久,更有一股强烈的还乡无望之感,比如说百年、千年、万年,也代表时间很长久,但都有个尽头,这岁岁是年复一年不知何年是尽头,判的是无期。这么年复一年是干嘛呢?后面紧跟着金河、玉关。金河也叫黑河,玉关是玉门关。季陵有名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朝时单于都护府的两处著名边塞地。在两地名之间着一‘复’字,形成了来来往往无休止之意。前面是时间无休止,后面紧跟两地来往征战无休止。这种怨真是摧人泪下,似乎诗人不忍心让人吟来落泪,就用生花妙笔把地名进行裁剪美化,不但富有诗意和美感,且金、玉又是天成的形容字,又显得无比的华贵。无形中遮掩了几分怨气。

    朝朝马策与刀环,朝朝用法和起句相同,看起来都是说时间,但意义却有别,岁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单位,朝是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单位,年年征战,但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是不是打几天玩几天呢?诗人后面有交待,马策、刀环,中间着一‘与’字。这一‘与’字下得无比的深沉。不但年年征战,而且天天都是刀光剑影,跃马沙场,这‘与’字更有另一层意思,陪征人的就只有马和刀,而且诗人在选物时也别有用心,马策是马鞭,给人有一种鞭策的紧迫感,刀环是刀柄上的铜环,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用意,但千万不要忽略了诗人的良苦用心,环是圆形的,暗喻团圆之意。还有谐音之法,刀环谐归还。起句从大处着笔,承句从细处着笔,写出的是年复一年不得还乡,单调无味的征战之怨。

    三春白雪归青冢,诗人宕开一笔,不再写征战生活,写阳春三月的眼中之景,三月本该处处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但在苦寒的塞外看不到一点春色,唯有白雪飘向青冢,肃杀阴冷,令人凄绝。又用王昭君至死未归之典来暗喻,使人联想到征人永不得归,描写的是,战死他乡之怨。万里黄河绕黑山,万里黄河言其深远广大,梦得有‘九曲黄河万里沙’之句。季陵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之句。青莲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都是极言黄河之长,地势之险,风沙之多,落差之大。用黄河来暗喻战争的惊险变数和环境之苦。黑山是阴山的一个山峰,阴山其蒙古语名字为‘达兰喀喇’,意思为七十个黑山头。虽然诗人写的是黑山,但联想的是连绵起伏的阴山,无穷无尽地横亘在单于都护府的边境。如此缥缈阔大的动荡边塞作结。使之余味无穷,生出的是怨声不绝。通篇不着一怨字,却让人感到征人如诉如泣的满腹愁怨。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再来细品这诗的技巧,岁岁对朝朝、金河对马策、复对与、玉关对刀环。三春对万里、白雪对黄河、归对绕、青冢对黑山。对得何等的精巧,不但首联和尾联相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金河对玉关,马策对刀环。白雪对青冢、黄河对黑山。这是出神入化的对句技巧。岁和朝时间长短结合,金河、玉关,金河是流动的,而且是低位的,玉关是静止的,而且是高位的,形成动静结合,高低结合。马策、刀环,马策是马鞭子柔软长条形的,刀环是坚硬圆形的,形成了软硬结合,而且形状多变。河、关和马、刀又形成大小结合。三春,万里,一个指季节,一个指地理的辽阔,形成季节和地域的纵横结合。黑白青黄的颜色结合和视觉感观。黄河、黑山的远近结合。全篇九成名词体现的是实象,却处处弥漫着诗题的怨意,这怨意诗中看不到,只能体会到,是虚象。这是巧妙的以实映虚,形成了虚实相结合。诗中字字珠玑、处处精雕细刻,却无一丝斧凿之痕,真乃神来之笔。

    费尽口舌说了这么多,不好能选入唐诗三百首吗?能流传一千多年吗?更何况此诗的好处早让诗家说尽,用得上愚人来瞎夸吗?但愚人有个特点,总爱蛋里挑骨头,世无完人,似乎诗也很少有完诗。说二点不足之处吧。第一点,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四句都是一个句式,没有变化。好象现代工厂化的生产品,一个模型。举个脍炙人口的诗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这诗结构变化得多好,也是四句皆对,但对得有变化。动词的位置变化用到了极致。第二点,有处硬伤,出现两个河字,我都怀疑是不是后人传抄错了。柳中庸和柳宗元是一个家族的,是书香门第,绝对的名家,这诗是通过推敲的,不说两句三年得,我想也捻断了不少须。这么大的诗人,应该不会不知道河字犯重,再说金河的水是流到黄河的,从地图上看黄河并不绕黑山,不但不绕黑山,还是黑山的反弓水。黄河绕黑山不真实,不象少游的郴江幸自绕郴山,来得真实,比得贴切。而且离得也蛮远的,木兰诗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是骑马去参军的,拂晓在黄河边起程,晚上才到黑山住,应该也有几百里。学富五车的柳先生应该知道这些实际情况。我想这‘河’字有可能是后人的误抄,依愚人看应该是‘云’字。虽是瞎改,但也是有点根据的,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黄云应是常年征战,兵荒马乱,到处飞扬尘土不见天日的一种真实写照。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云绕黑山。雪对云比雪对河似乎更工稳,而且还有别开一境的好处。云在天,雪在地,形成上下结合,还有一俯一仰的观感结合。瞎改一下,供各位方家一笑。

2#
袁践 发表于 2012-5-30 07:59:43 | 只看该作者
高深莫测{:soso_e12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5 05:53 , Processed in 0.0680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