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医改七年看病依然贵,中国穷人最易因病致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6-3-9 11:5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易数读2016两会特别策划
自2009年新医改方案启动以来已经过了7年,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却依然年年重复上演。中国人的看病负担并没有减轻多少,个人卫生支出金额反而随着医疗改革的进行而急速攀升。
与2009年相比,尽管政府卫生支出额增加了一倍,但与此同时,中国人均个人卫生支出也从1314元翻了一倍涨至2581元,如果将医改的目标定为个人看病直接负担的减少,那么这样的结果显然难说是成功的。官方将医疗费用急剧攀升的原因归结为医院市场化后的逐利本性,然而正是在医疗价格领域的行政管制才让医生无法以技术水平获得相应的回报,不得不以药养医。最后呈现的结果仅仅是政府以市场化为名成功推掉了财政补助的责任,在公立医院收入结构中,政府补助部分始终维持在8%的比例,有的医院甚至低于3%,而药品收入却长期占据40%的比例。
另一方面,号称全面覆盖的医保体系却因低保障标准使得效果大打折扣,不同医保体系之间的保障差距也让真正需要的弱势人群难以避免因病致贫的状况。国际上将家庭因为医疗支出过多而陷入困境的情况称之为灾难性卫生支出,在中国,经济水平低、家中有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最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国家扶贫办调查发现四成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而有慢性病人的农村地区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高出普通家庭的三倍有余,超过一半的中国结核病患者家庭正在经历这种灾难性的卫生支出。
有研究对比发现,当其他国家的医疗保险让参保人免于疾病所产生的经济风险时,中国的医保支付等级体系却诱导患者小病不敢看,拖成大病再蜂拥前往大医院,这种结果反而让参保人的财务风险增加了。医保本该起到为弱势群体兜底的作用,结果却是自90年代以来,中国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而且随着医保改革越改越高。
一般而言,医疗需求、人口特征、医保待遇类型和支付方式是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决定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实践要求称“如果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患者直接支付的比例低于 15% ~ 20%时,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能降低到可以忽略的水平”。然而经过了20年,中国患者看病自掏腰包的比例才终于从一度惊人的60%又恢复到30%的比例,此时官方态度却认为这一比例已然是合理水平,并打算维持在这一基础上,却不知在70年代后期,中国人看病个人支付的比例也才占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2 05:25 , Processed in 0.12000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