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乐在乡村育桃李——记山口镇火田村小教师刘以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1-5-9 15:4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乐在乡村育桃李——记山口镇火田村小教师刘以超

○陈恩清

  刘以超在山口镇火田村小学已执教37个春秋。当年的年轻小伙如今已是两鬓飞霜,临近退休的老教师。

  上世纪七十年代,山口镇的教学点遍布全镇的山山岭岭,火田村小地处较为偏僻。刘以超是村里的第一个高中毕业生,年仅18岁的他毅然选择了留下来当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刘以超由代课老师转为正式民办教师。刚开始每月工资十多元,用于支付全家人的口粮都不够。当时的村支书对他说:“刘老师,你还是来村里当文书,工资高一些。”刘以超婉言谢绝:“我更喜欢当老师。”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学生的单元考试及复习资料,需由老师自编自印。每次考试刘以超都要刻腊纸,印试卷,常弄得两手污黑,磨起老茧。当时村里小学有一百多名学生,六名老师,虽距家只有十分钟路程,刘以超却和其他老师一样吃住在校,晚上则到学生家走访。有一年他接手一个成绩较差的班级,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经常组织单元测验,开展班会活动,并自费买来本子和笔,奖励有进步的学生。

  如今,校园环境、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山区小学撤网并点,火田村小只留一、二年级,成了一师一校。学校领导考虑到刘以超在山区工作三十余年且教学业绩突出、年龄偏大、身体不好等因素,多次决定调他到条件较好的小学工作。但刘以超舍不得离开山区的孩子,坚持留下来,承担更为繁重的复式班教学。每天往返十几里乡村小路,冬天全身冰霜,夏天满身汗水。刘以超既是校长,又是老师,还是保姆,经常是早出晚归。早上总是吃点开水泡饭,第一个赶到学校。中午啃点干粮、冷食充饥,傍晚还要把学生送走才能带着备课本和学生作业本回家。遇上刮风下雨,就分批把学生送过危险地段,自己常常淋成“落汤鸡”。

  每当春节或生日收到来自远方学生的贺卡时,刘以超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欣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6 16:48 , Processed in 0.1140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