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猜想引发中国人热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2-10-11 15:4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诺贝尔文学奖在其百年历史中未曾授予中国籍作家,不难想象“莫言成为夺奖热门”这样的新闻会在中国引起轰动。

  如此猜测始于法新社此前一则报道,报道称在瑞典博彩公司猜测诺贝尔文学奖的赔率表上莫言排在第一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紧随其后。

  消息传来,中国互联网上立即展开热烈讨论,有人为之欣喜,有人表示悲观,还有人呼吁不必在意这一奖项。专家认为这条新闻引发的热议反映民众期待中国文学获得世界关注。

  文学杂志《收获》副主编程永新认为,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是很正常的,因为中国文学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巨大进步,他们希望得到认可。

  译林出版社综合编辑部主任王理行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进步体现为愈加自信。“目前,一批颇具实力的中国作家的主体意识和自信心都已大大增强。”

  他表示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作家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外国文坛各种文学作品眼界大开。不少人热衷于模仿自己心仪的外国著名作家,但现在他们在广泛了解外国同行并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消化吸收其长处的同时,已不再对其顶礼膜拜。

  “现在中国作家能发现中国文化、观念、思维、题材和中国作家独特的个性在世界文学大家庭中应占有的位置。”王理行说。

  莫言作品便是如此。作为莫言的朋友,程永新说:“莫言在农村长大,对中国乡村文化非常了解,并且他对中国的历史、社会和人性都有独到见解。”

  遗憾的是,目前只有少数中国作家的作品经过翻译与外国读者见面。程永新表示像莫言这样通过出版社和经纪人在西方国家出版作品的作家是极少的。

  由于中国的作品很难引入西方国家,中西方的文学交流仍然处于不平等状态。程永新认为中国文学难以被西方接受的原因主要在于翻译困难、意识形态差异和文化差异。

  王理行说,甚至很长时间里西方文学界很多人一直认为中国文学根本不值得关注。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人把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了解中国的窗口。因此,被翻译为外文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有所增加。

  王理行说:“如果中国作家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必然会提升中国文学的影响力,毕竟这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

  但许多学者和微博网友也呼吁要理性看待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不是奥运会。”王理行说。他指出,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奖项而非一场竞赛,是瑞典文学院的评委按照他们自己的标准评定的,选出的不一定是当年最好的作家。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扬认为无需过于在意是否得奖。“文学欣赏与个人审美情趣有关,不同人有不同的口味和偏好。”他还指出诺贝尔文学奖的平台有限,可文学的天地无边,因此呼唤广大读者更多关注中国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而不是声名和奖项。

  今年57岁的莫言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等。

  对于媒体的热烈报道和外界的广泛关注,莫言以“我没看法”低调回应。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将于北京时间本周四晚七点揭晓。
2#
袁践 发表于 2012-10-11 17:59:24 | 只看该作者
他算什么东西?中国人都不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3 17:12 , Processed in 0.1260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