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里修河船上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6-7-18 12:4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百里修河船上人

       1963年清明节傍晚时分,东门河边沿岸的简易木棚发生大火,当时只有八岁的孙水生,吃完晚饭正与小伙伴在河坝捉迷藏,看见自家不远处起火,吓得大声惊叫。一霎时,火势迅速燃起,一片火海,救火的人提着大桶小桶,来往穿梭,喊的哭的乱成一片。木质结构棚屋,在不到一个小时,从东门到南门头,全部化为灰烬。回到家中的孙水生兄妹,见到的是父母的眼泪,和茫茫夜色。孙水生不知道当时有多少户被烧,但是他一直生活在这里,现在家没了,剩下的是一片焦碳,和还在冒着的青烟。各级领导都来了,他们被临时安插到各个祠堂,一边生产自救,一边抚恤安置。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些来自上饶、南昌、赣州的船上人,从此离开朝夕相处的船舱和棚屋,那些在风雨中十几年的小木棚,慢慢为菜地所代替。1963年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政府对这些灾民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帮助,使他们感到温暖。
    “船上人”,是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是本地人对这些来自上饶等地船民的代称。他们大多几代生活在水上,拖儿带女在外谋生,历尽人生苦难,走到哪里就栖息在哪里,居无定所,过着漂泊的日子。现在,我们无法得知谁是第一个来到修水的上饶船上人,为什么选择了修水,大规模来到修水又是什么时候。据黎连鑫先生告诉笔者,他经常听父亲黎广荣说祖父黎坤宗来修水的经历。黎坤宗,外号“黎和尚”,船帮领头人之一,雇有工人多名。每到一处,联系货源,平衡当地商家与帮会关系都靠他,在修河各码头有很高声誉,只要报上“黎和尚”名字,各字号老板都会提供方便。他应是最早来到修水的上饶船民之一,当时他到修水时,上饶人的船只仅有几条,时间应该是1945年前。在他的带领下,随后大量上饶人驾着船只来修水,一是为了躲壮丁,二是为生活所迫,三是修水不通公路,水运发达,价钱又好。
      义宁城自古是州治所在地,又是七百里修河上游最大商埠。这里山高林密,与湖南湖北交界,有上通湖广下通江的便利。抗战时期,修水又有驻军,运输物资多靠水运,船只下行直达鄱阳湖,上水可通渣津、山口、漫江等地。再加上修水盛产茶叶,又是粮食产地,输出量大,运回的是日用百货和食盐等,仅在义宁镇就有青云门和西摆两个大码头,可以停泊百吨的大船。因此一传十,十传百,大量来自上饶、南昌等地的船民,进入修水。最高峰时,据说外来船只超过四百多条,除了在外行驶的,在南门东门一带,长期滞留船只最少二百条。这是修河商埠的奇观,汛期来时,可谓帆影幢幢,本地的宁船,上饶、广丰玉山的刁子船,赣州的沙排子,永修安义的麻雀子,真是应有尽有。他们一般都是一户一船,刚来到这里时,就在船上吃喝拉撒,后来随着小孩的出生,和人口的增多,就在岸上打棚居住。至今人们都记得,在南门头东门河边,挤满了棚屋,居住的大多是船上人。当时居民仅有万人的义宁城,船上人最多时有千多人,改变了这座边远小城的人口结构。也是近代修水,继抗战期间大量岭背人涌入修水之后,又一次大的人口迁移。
      在今天东门牛排馆对面,曾有一个庙宇,船民落脚修水后,为了互相帮助,就借这里成立了船民协会,后来条件好点,船民多起来了,就正式成立了广信会馆,地址移到古家巷的一栋老屋。并订立了行会章程,他们因为居住在船上,所以平素商量些事,或有婚丧嫁娶时就有个场所。船上人生活很艰苦,出船的时候,远达上海、南京、武汉,近的也在南昌永修,出一次船,长则一二个月,短则十几天,遇到风浪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遇上打家劫舍的坏人。相传从东门出发经彭姑、三都、武宁、柘林到永修的二三百里水路,有108只滩99道湾。船上人常年在风口浪尖上讨生活。义宁城刚解放时,城市面积不足二平方公里,但市井却十分繁华,许多外地人在这里经营店铺。修水素来民风敦厚,知书达理,对外来人口不歧视。一位年长的先生说,“如果本地人岐视我们,船上人也呆不住。”
      解放后,部份船民回了老家,大多数选择了留下。政府非常关心这些船民的生活,专门成立了水上医院和水上学校,让船上人能享受与本地人一样的医疗教育。1956年,在水上民主改革时的船舶定港定藉的基础上,把个体船民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成立了修水木帆运输合作社,二年后,成立地方国营修水县航运公司。此后遇上三年困难,有不少人要求返回上饶老家,当时张友才(音)任航运公司书记,据说还是县委委员,面对人心不稳的船上人,他在大会上说:“如果有人非要回老家,我也劝不住,但单位再困难也要给足盘缠、带足大米,不能空着肚子走”。这话说得暖人心,后来人家觉得张书记好,想走的都不走了。
      1954年修水有了汽车站,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原来的轿子,人力车渐渐被取代,水运量逐步减少,随着1958年柘林水电站的开工建设,船运公司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船上人”已逐渐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当地人融为一体,子女都有了新的工作,成为了新修水人。但是这些进入修水几十年的船上人,仍然保留着固有的生活习惯,保留着一口浓重的家乡话,这是一种根植于心灵深处的情结。
       采访中,在我的提议下,1945年出生的陈春香老人,唱起了船上人唱了几十年的《修河滩歌》,“东门一出二神滩,摇摇摆摆刷帚滩,上彭姑下彭姑,一块石头磴下滩,下水容易上水难,。。。。。”,这位阿姨不到一岁就随父母来到了修水,七十年了,一口纯正的上饶语音,低沉而又悠长,坐在旁边的几位长者,用心倾听着,像是又带进了父辈那段艰苦的岁月。断断续续的歌谣因为太长,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唱全,我也无法听懂,但被那些老船民的神情,以及低声的附和所吸引。他们唱的岂止是一首歌谣,和几百里千难万难的航运水路,而是饱醮辛酸,遭逢艰难险阻,充满悲欢离合的痛诉。他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巨变与新生,那是几十年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他们几代人引为骄傲的人生经历。(卢曙光201607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8 18:29 , Processed in 0.0960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