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水人--陶艺大师 彭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爱后果 发表于 2009-9-15 14:5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mg src="http://www.360424.com/home/attachment/200909/14/5015_12529134452k62.jpg"/><br/>&nbsp;<br/>&nbsp;&nbsp;&nbsp; <font size="4"><strong>彭毅</strong>,男,1964年7月生,江西修水人。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工程系,毕业后至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工作。现任湖南省醴陵市-<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strong>红瓷典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strong></font>。<br/>&nbsp;<br/>&nbsp;&nbsp; 他备受中国陶瓷业界关注,创作的“红色瓷典”在国内收藏界引起轰动,组织复制的“巴拿马国际金奖瓷”震惊行业,<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strong>设计的“中国红”牡丹天球瓶,被国家主席胡锦涛当作“国礼”赠送给非洲48国元首……<br/></strong></font><br/>&nbsp;&nbsp; 他就是“红瓷典”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毅。<br/>&nbsp;&nbsp; <br/>&nbsp;&nbsp; 彭毅1964年出生于江西修水县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教师,让彭毅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他自小喜欢画画,谈及年少时的理想,彭毅开心一笑:“做个雕花木匠!”<br/>&nbsp;&nbsp; 后来,“雕花木匠”没有做成,倒成了陶瓷工艺大师、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副研究员、“红瓷典”瓷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成为国内陶瓷界的风云人物。<br/>&nbsp;&nbsp; 由于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到初中时,彭毅就经常代替美术老师给同学“讲课”;初中毕业时,父亲要他考中专,他则要求读高中考大学;高中毕业后,考上景德镇陶瓷学院。<br/>&nbsp;&nbsp; 景德镇号称“瓷都”,醴陵只是个“瓷城”,大学毕业后却选择了醴陵,彭毅的勇气与信心来自哪里?<br/>&nbsp;&nbsp; 1984年初,彭毅等八个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小伙子来到当时颇负盛名的国光、群力等大型国企实习。再平常不过的泥土,在醴陵人的手中,变成了一个个有生命的精灵,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五彩画卷,何其神奇!彭毅被醴陵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所折服。彭毅坦言,执意留在醴陵发展的目的,就是看到当时醴陵陶瓷业界还极其缺乏技术型人才,“在这里能找到广阔的施展舞台!”<br/>&nbsp;&nbsp; 此后,彭毅一门心思沉浸在省陶瓷研究所钻研课题,成果接二连三,1987年,他参与的 “引进熔融石英填充料铝土匣钵”课题,先后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1993年,他主持的 “高炉水渣缓冲槽刚玉衬砖”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填补国内空白……<br/>&nbsp;&nbsp; 时势造英雄。2003年1月,醴陵市决策层“再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扁豆双禽瓶”的想法—经传出,即引起轩然大波。1915年,由湖南瓷业公司制作的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瓷瓶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一举获最高奖金奖。至今,获奖的原瓶还陈列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陈列馆内,成为镇馆之宝。复制有可能吗?谁有此实力?<br/>&nbsp;&nbsp; 彭毅被作为“领军人物”推了出来。<br/>&nbsp;&nbsp; 90年前的产品,原料配方是什么?如何成型?如何彩绘?颜色是怎样调配出来的……一系列的难题呈现在彭毅面前,“那时候,头都大了,关键是没有任何存档的历史资资料,总不能把唯一存世的金奖瓷瓶打碎来研究吧!”<br/>&nbsp;&nbsp; “那是很多科研队员共同努力的结晶,特别是高级工艺美术师唐锡怀、工艺美术师彭玲为此付出更多。”经过半年多的潜心研究和开发,2003年7月,终于成功再造了巴拿马金奖瓷。同年10月,醴陵市携再造“巴拿马金奖瓷”在北京科技周展览会上展示,一时国内轰动。从此,彭毅名声在外。<br/>&nbsp;&nbsp;&nbsp; 2004年8月14日,由彭毅创意设计的第一批100套“红色瓷典”在广州隆重推出,在国际、国内收藏界立即引起轰动,上市当日,售价为3.38万元的“红色瓷典”,即被“抢”断市。醴陵釉下五彩瓷再次享誉神州。<br/>&nbsp;&nbsp;&nbsp; 2006年9月13日,外交部非洲司有关领导打来电话称,在即将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要为国家主席胡锦涛选—款最具中国特色的陶瓷艺术品作为“国礼”,赠送与会的非洲48个国家元首和特邀代表。<br/>&nbsp;&nbsp;&nbsp; 彭毅和助手彭玲连夜投入创意、设计。三天后样品烧成。9月17日下午,彭毅带着样品飞抵北京。组委会最终确定“中国红”牡丹天球瓶作为“国礼”。从拉坯到成品,经过76道工序,4次烧制,10月24日下午,60件成品出窑。当晚7时,彭毅办好托运手续,携“国礼”赶赴北京。<br/>&nbsp;&nbsp;&nbsp; 同年11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中国红”牡丹天球瓶,作为“国礼”赠给参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非洲48国元首。中国醴陵红瓷富贵大气的品质征服了非洲的贵宾,从此,非洲大陆的上空闪耀着中国红瓷的光芒与骄傲。<br/>&nbsp;&nbsp;&nbsp; “为醴陵陶瓷走向世界,又增添了一个窗口。”2007年10月8日,彭毅注册成立了“红瓷典”瓷业有限公司。可以预见,随着”红瓷典”的崛起,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醴陵陶瓷文化,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扬。<br/>&nbsp;</font><br/>&nbsp;<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7 03:41 , Processed in 0.1130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