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水人--建筑专家 汪峻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爱后果 发表于 2009-9-2 15:4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font face="Verdana"><span>
<p><font face="Verdana"></font></p><font face="Verdana"></p>
<p><font face="Verdana">&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font size="4"><strong>汪峻峰,男,1963年生,江西修水人,1979年进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毕业后在中国国家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工作。1989年夏赴联邦德国,就读于<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德国锡根大学建筑化学材料专业,取得建筑化学博士学位</font>。同年进入德国雄堡公司工作,任实验室主任。1997年转入德国格拉路尔公司工作,任技术主管及公司全权代理人。2003年成立博康特(北京)材料化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br/>  在国外工作期间,曾作为德国化学家协会建筑化学委员会和美国混凝土协会会员,现为中国建筑业协会材料分会专家组成员,并兼任中国砂浆杂志、中国砂浆网、石膏建筑杂志等的技术编委,及国内多家建筑化学材料生产厂家的技术顾问。上海同济大学客座研究员,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客座教授。</strong></font></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font></span></font>
2#
 楼主| 爱后果 发表于 2009-9-2 15:48:59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Verdana" size="4"><strong>“我有义务为祖国节能建筑做点事” <br/>文章类型:综合 文章加入时间:2008-5-14 11:25:16 </strong></font></p><font face="Verdana">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江西省第二届绿色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资源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将于5月16日-18日在南昌举行。作为<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博览会重量级专家,建筑化学及相关新型建筑材料博士汪峻峰</font>将在会上作精彩讲课。近日,受南昌博康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邀请,汪博士来南昌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br/>  无论是建筑节能和外墙保温材料领域的见解和成果,还是他从江西走出去的奋斗历程,都深深吸引了记者。</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小试牛刀 温暖的北京筒子楼</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汪峻峰的岳母,在北京有一处冬暖夏凉的筒子楼。这是汪峻峰小试牛刀的结晶。<br/>  此前,该筒子楼是冬冷夏热,供暖制冷的耗能大。由于无法进行外墙改造,汪博士就做了些内墙保温工艺。改造后,他做了测量对比:南面的屋子冬天温度高了5℃~7℃,北屋也高出了4℃~5℃。夏天房间里的隔热保冷效率也大大提升。<br/>  汪博士在北京筒子楼的测试,与当年德国人打开中国节能建筑市场的手法颇为类似。德国是最早研发外墙保温材料的国家之一,为了向中国推广其技术成果,2001年,德国人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建造了几栋节能建筑和普通建筑,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在保持房间内恒定温度的条件下,得出了截然不同的几条能耗数据曲线:3栋节能建筑分别比普通建筑约节能42%、38%和33%。该组数据一经公布,引起了轰动。为了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逐渐对北方城市强制推行节能建筑标准。随后,继续向南方推进。<br/>  “国家对节能型社会的提倡,一下子给节能建筑以及外墙保温材料市场,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空。”汪博士说。</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非常大学 翻译德汉水泥字典</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汪峻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很高。2001年,他作为<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国际纳米技术研究协会负责人</font>参加北京国际纳米技术高层论坛,中央领导人特别会见了包括他在内的50多位与会代表。<br/>  采访中,记者得知,汪博士是江西人的骄傲——他是从九江修水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而且,兄弟4人中,除了他是留德博士外,其二哥是博士后,曾在哈佛大学当教授。回顾成长历程,汪峻峰说,因为他们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br/>  1978年,汪峻峰还在读高一,学习成绩优秀。恰逢国家恢复高考,于是老师强烈推荐他去考。结果,他考上了当时江西医学院的专科。那时,很多人劝他去读,不仅可以把户口从修水农村迁到南昌,而且毕业后能分配到省城工作。当时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他选择了继续读高中,高二再次报名高考。1979年,他终于被名校同济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录取,学水泥专业。<br/>  上大学时,汪峻峰不仅勤学德语,还突发奇想翻译起《德汉水泥技术字典》来。整个暑假,他没回家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译出了厚厚一本。这件事让全系为之惊讶,老师还公开表扬了他。可辛苦译出的字典,却因市场狭小找不到一家出版社。他也没放弃,最后找同学用蜡纸一页页打印出来装订成册。<br/>  “至今这本字典还被我珍藏着。现在想想,当时如果能把字典翻译成德、英、汉三语字典,估计市场会很大。”回忆年少时的执著和固执,汪峻峰开心地笑了笑。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坎坷留学 到德国重读大学</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大学毕业后,汪峻峰凭报名参加了德国的国际会议,敲开了德国学府的大门。为寻求发展,汪峻峰坐7天的火车穿越莫斯科来到了德国。<br/>  “我辞去了工作,揣着从香港朋友那借来的300美元踏上了去德国的火车。随身带了两瓶二锅头,换了30卢布,度过了在莫斯科的那几天。”到了德国,汪峻峰的学历却不被认同——德国进大学要满13年学龄,他只读了14年(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大学5年),相当于只读到德国大学的大一。为了读博,他不得不重新上大二补学。从那以后,汪峻峰不得不周一周二在马尔堡大学补习大学课程,周三周四周五去到锡根大学学博士的功课。<br/>  学习期间,汪峻峰常常考满分,这让老师同学都十分惊讶。而他则不以为然地说,中国学生哪个学习不厉害?</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回国创业 一切从零开始</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读完博士后,汪峻峰因为工作出色,赢得了德国业界的认可。先后担任了两家德国公司实验室主任和技术主管,后来又是全权代理人。除了收入不菲,公司还配备了奔驰车。“在德国,和我交同样税额的人,比例不到1%。”汪博士笑笑说,他“到达了玻璃顶”——外国人在技术领域里最高的位置——抬头能看到蓝天白云,却无法冲出封闭。<br/>  一方面是可望不可及的高空,而另一方面他发现,中国外墙保温业起步晚,技术和人才奇缺,回国创业不仅大有可为,而且能够将国外先进的外墙保温技术和理念带到中国来。于是汪峻峰毅然回国,开始了自己研制和推广建筑节能产品的新的人生目标。不过回国后的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经过了整整6年的辛勤打拼,汪峻峰终于在国内相关领域站稳了脚跟。 </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业界现状 两本自费书引发的风波</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除了开发新型外墙保温材料配方,他还不断地在国内传播实践经验和理论。期间,他翻译了《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质量问题及对策》,还编著了《外墙外保温质量问题图解》。<br/>  两本书中图文并茂地列举了十多年来外墙保温建设的质量问题,揭露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猫腻。因此,这两本书面市不久,就招致了许多攻击,包括对他本人的诟病。相反,书却成了甲方(建设单位)很抢手的“监理手册”—— 很多工程监理在验收项目时,就拿着书一页页翻看仔细对照。<br/>  耗费两年精力的书出版了,汪峻峰却把万余元的稿费,全部买书送给了业内的朋友。对此,他说自己“完全是兴致所致,就像当初翻译德汉水泥字典一样。”<br/>  于是,有外国同行开玩笑,“汪,我们来中国是赚钱,而你是为国家作贡献。”汪峻峰说,“作为一名建筑师,我有义务为祖国节能建筑做点事。”</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记者对话 认识和选择节能建筑</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记者: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节能建筑和您研究的外墙保温材料吗?<br/>  汪峻峰:节能建筑的范畴很广,节能可以在温度、水和光线上实现,有的节能建筑就能自动调节、利用自然光源。而外墙保温材料,则是让屋子里温度相对恒定,冬暖夏凉适宜居住,消耗的能源更少。好像天冷了,你是要穿毛衣还是棉袄一样,板材、砂浆和涂层,不同的外墙保温材料的保温节能效率也不一样。<br/>  记者:强制推行节能建筑标准,市场从无到巨大,大家纷纷涌入这个产业,这会不会带来一些问题呢?<br/>  汪峻峰:这是任何一个急剧发展的产业都无法避免的。看到如此广阔的市场,各种人都冲了进来,鱼龙混杂,操作模式和理念也各不相同,技术上也参差不齐,加上行业进入的门槛不高,因此,国内外墙保温材料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出来就是工程质量问题,比如节能保温效果不良、外墙渗水、火灾隐患等等。原因有技术不达标、材料不合格、人员素质低下和偷工减料等。<br/>  记者:如何避免这些问题?面对各种节能建筑,我们应如何选择?<br/>  汪峻峰:要避免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靠行业和经营者的自律,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监管,要出台科学的管理办法和验收标准。<br/>  在选择上,有个性价比的问题,外墙保温材料的好坏制约着节能建筑的安全和效果,但又和成本有关。你花奥拓的钱买来辆奥迪,这肯定是骗人;可老百姓最怕的,却是花了奥迪的钱买来的是奥拓。<br/>  关于这一点,我认为选择大品牌的产品可靠些。这些企业经营时间比较长,经验技术强,也有一定的信誉度,把买奥迪的钱交给他们,就算他不给你奥迪,却也不会给你奥拓,最少要给你一辆桑塔纳什么的。</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其人印象 没有权威味道的权威</font></p>
<p><font face="Verdana" size="3">  汪博士非常客气,每递过一张自己的名片,就同对方握一次手,接通一个电话,都习惯地一字字铿锵道出“你好!汪峻峰”。其谦恭友善,顿时让人钦佩。<br/>  他丝毫没有留德博士和权威专家味道,但对记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均能以浅显的语言、形象恰当的比喻娓娓道来,又让人感觉他在专业领域内的精练和权威。<br/>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德国公司搞技术的几年里,他要和各种德国人打交道,每天要解决大量技术问题,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以致未届半百的他早已满头华发。<br/>  查了一下汪博士的履历,他曾多次被列入国家科技创业、报效祖国的海外人才,参加各地海外学子归国创业活动,关于这一点,他在采访中自始至终没有提及。而在采访过程中,这位江西籍海归博士,多次表达了希望为家乡的节能建筑业尽自己的一份力。</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font>
3#
山民 发表于 2009-9-18 20:28:46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6"><strong>顶</strong></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6 19:30 , Processed in 0.1220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