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水港口镇概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0-7-12 11:2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港口镇,地处江西省修水县西北边陲,西部和北部分别与湖北省崇阳县金塘镇、通山县的厦铺镇接壤,东与本县的布甲乡相连,南同溪口镇的上庄毗邻。位于东径114°20′,北纬29°20′,全镇总面积144平方公里。县级公路由东向西穿境而过。往东到达县城61公里,距省城南昌280公里,往西到武汉也仅有200公里,客运车辆行驶3个多小时即可到达。
  境内两条主要河流——纱笼河与卢坊河,两河交汇于港口,交汇点有一深潭叫“龙潭”,春夏雨季,卢坊河黄浪滚滚,纱笼河黑水滔滔,涌入龙潭盘旋翻滚,状似一黄一乌两条巨龙在此抢珠,然后汇合向东排空而去,因此,这双港汇合之口就得名为港口。又因这里历来为全境政治、商贸经济、文化卫生的中心,“港口”也就成为了全镇的冠名。民国时,港口和布甲合划为一个乡,叫港口乡,解放初期曾分为(龙颈、卢坊、纱笼、港口)四个农民协会,后又划分为七个乡,人民公社化时期划分为港口人民公社,五十年代末与七十年代初,先后两次把布甲并入港口,分别称为“太阳山垦殖场”和“港口人民公社”,1984年易为港口乡,1996年改为港口镇。1986年全镇共分为15个行政村,有自然村237个。到2008年止共有行政村10个,自然村198个,因迁徙和移民而消失的自然村39个,具体变更情况见下表:
行政村与自然村的分布变更情况
行政村的变更
自然村的变更
86年
97年
06年
86年
08年
界下村
9
7
南疆村
龙井村
12
19
井背村
9
坳上村
15
10
塘埚村
卢坊村
10
16
卢坊村
9
冷塅村
港口村
10
9
大源村
大源村
79
70
殿下村
洞下村
11
10
纱笼桥村
纱笼村
17
29
纱笼村
19
港口村
居委会
16
13
童家村
童家桥村
8
15
岭联村
13


  全镇现有人口总数20792人,1996年为20006人。1986年全镇人口总数为18616人,前十年比较共增长1390人,年平均增长13.9人,后12年比较共增长186人,年平均增长65.5人,22年比较共增长2176人,年平均增长98.8人。22年中,陆续迁往湖北武昌、黄盖湖、崇阳、通山等地的共有451人,近五年移民到茅坪、征村、四都等地的有215人。1994年至2008年15年中,集镇建设不断扩容,集镇人口随之猛增,1986年集镇人口仅有243人,到1996年增至1139人,到2008年已增至2550人,相当于一个较大的行政村。全镇人口中总共有72个姓氏,人口最多的为卢、黄、童三姓,其次为廖、吴、徐、阮等姓  巍峨雄伟的幕阜山像一条巨龙横亘于港口的西北,饭箩尖、九龙山、三界尖、高塘山,老虎头就如一副副庞大的骨架,支撑起这巨龙的脊梁。它们有的奇峰突兀,峥嵘险峻,有的群峦叠翠,清丽秀美,海拔都在千米以上。六、七道山的皱折象巨龙的鳞片,由西北向东南往港口的纵深延伸,把港口分隔成六源一港五塅。南面群峰逶迤,似一道二十余华里的天降屏风,把港口和上庄隔成了两片天地。港口虽是山区,可她有山的伟岸、山的奇峻。登高远眺,重峦叠嶂,群峰竞秀,沟壑纵横,流泉飞瀑、红霞紫雾、苍松白鹭、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色彩绚丽的山水国画图。深山藏瑰宝,这里蕴藏着钨、铜、铅、锌、金、银、磁土、大理石等矿产资源,特别是白钨,它的储量大,品位高,居亚洲第二位。这里山高林密,树木葱茏,拥有山林面积17万亩(其中生态林8万亩),不仅盛产杉、松、柏等木材,也有摇钱树、楠木等名贵树种。深山密林中还生长着不少中药材,有全胡、桔梗、海金沙、海参、山木通、栀子、土茯苓、川芎、青木香、桂皮、杜仲等。由于这里山高、谷深、沟险、水流湍急,因此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现建有洞下一、二级电站、大源电站、玲珑峡电站、童家电站共6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00千瓦。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3万亩,其中水田4655.74亩,由于山地高寒,只适宜种一季中稻,稻谷年产量为191.7万公斤,旱地主要种作红薯、大豆、玉米,年产干红薯约50万公斤,大豆约15万公斤,玉米约18万公斤。其它还有小麦、蚕豆、花生等。为了发展经济,有的村民把水田种作药材,象坳上村种瓜萎80亩,龙井也种了60亩,卢坊村种植栀子50亩。港口自产的熏干笋、薯线粉、干蕨菜、干黄花等是本地特产,深受外地食客喜爱。  要致富,先修路,港口的公路建设近十年发展迅速,跨省县级公路始修于1971年,原为沙石路面,2004年进行了彻底改造,除上拨资金外,镇政府自筹资金250万元,把溪界公路改造为水泥公路,全长31公里,路宽为5.5米,把原来到县城需要3个小时缩短到只需1个小时,2005年又投资了280万元,改造了由港口至香炉山全长3.5公里的水泥公路。现在港口往东只需1个多小时就可上武吉高速公路,往西两个小时可以从湖北上京珠高速公路。近三年,乡村公路的建设发展速度快,不仅是村村通公路,而且是村村通水泥公路(只有大源一个村还在筹改中),不少的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也修建了水泥公路,真正做到了出门不走泥巴路。各村水泥公路建设情况见下表:


  现在港口境内公交、昌河、摩托来往穿梭,如蚁如织,出境车辆也多,除本镇8班跑县城的短途客运外,还有崇阳、武汉的长途客运、“快轿”也途径港口,时髦的“打的”也成了港口人的家常便饭。除此以外全镇还拥有1百多辆私家小轿车。不管是客运还是货运,出门便是车,密如蛛网的公路如人的脉络,把港口与世界连成了一体,推进了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
  港口人深知,居住在深山,不能光靠山吃山,民无工不富、民无商不发,不少人勇敢地闯出大山去历练,去欣赏外面世界的精彩,通过一番打拼,有的已小有成就。全镇在外地创业,资产过100万元的有30余人,资产过千万元的有上十人。尤其是卢洪华在武汉创办的赣华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超过了3亿元;卢海琴在县城投资办教育近亿元,创办的琴海中学已成为省重点民办中学;卢作华在溪口创办的仁天钒业,投资近亿元。在本土投资创办企业的也有近30家,主要项目是:钨矿附属行业、水电、燃料、养殖、水泥预制件、制砖、旅游等。钨矿附属行业的有:兴达耐磨福利有限公司、同心水玻璃厂、天付水玻璃厂。兴达耐磨福利有限公司是一个福利企业,在厂工人18人全部为残疾人,创办于2003年,总投资260万元,年产值600万元。投资水电的共建有6座电站,其中大源村宏源水电站总投资100万元,建于2006年,装机容量为1000千瓦。养殖业方面的有星杰养猪场,创办于2006年,投资30万元,年产值为44万元。香炉山瑞庆宫旅游景区开发投资5000万元,第一期工程已完工。全镇共有个体商户482家,年创总利润1千多万元,港口有5000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一年仅劳务输出的收入就逾亿元。香炉山钨矿发展的同时也拉动了港口的经济发展,目前港口有300余人在矿上班,月工资最低不低于2000元,中等的有4000余元,最高的达到了万余元。除此以外,流动人口的增多,带动了港口的饮食、住宿等服务行业,也带动了商业的发展,2008年港口的财税收入1110万元,列全县第二位。经济发展快,农民收入提高幅度大,据修水统计年鉴统计,港口人均收入2500元,居全县第三位,1997年年报统计的数据是684元,现在比12年前多出1816元,增长比例为72.64%,经济增长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只要走进港口,就可以看到小洋楼、平顶屋鳞次栉比,屋顶上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接收器比比皆是。走入室内,装潢考究,厨、卫等一切设施应有尽有,一点也不比城市高档小区的楼房逊色。空调、冰箱、彩电等一应俱全,彩电在港口基本达到普及,手机用户6600户左右,占人口数的32%,全镇拥有私家小轿车100余辆,现在港口人出门也可以坐“奥迪”乘“蓝鸟”。电脑、互联网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港口人民凭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财富,向“小康”不停地迈进。
  把港口建设成为赣北商业重镇是港口镇政府的工作目标之一,集镇建设就是港口镇的形象工程,近几年来,集镇建设已颇具规模。东西向主街道、南北向横街道,主街道后二线街道全长共有3公里。2007年与2008年分别完成了路灯架设,人行道的彩板铺垫,大桥改造,街道绿化,排水排污等配套工程建设,现正在筹建集镇广场,老年活动中心。中小、中学、香炉山公安派出所、赣华艺体幼儿园是集镇建设的亮点。主街道两旁商店林立,共有各类商店130余家,其中“吉祥鸟”超市规模大,货物多、品种齐,“鑫鑫宾馆”装饰高档,客房不仅有彩电空调,还可以遨游网络,让四方宾客在这里享受到“准星级”的服务,港口——这个新兴的商业集镇,正在边界崛起。
  港口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朝历代既不泛文人雅士,也不少达官显贵,钟灵秀水孕育着港口英才辈出。新中国建立后,港口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有251人,获硕士学位的23人,获博士学位的4人,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的有5人,注重文化,重视教育,港口有着良好的历史传承。港口现有初中一所、完小一所、初小8所、教学点两个,现在校就读的中、小学生有3001人,政府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90年代,新建中、小学校舍只有3900㎡。(其中小学2800㎡),两千年后,新建校舍达到了8900㎡(其中小学4600㎡),两千年后的校建投入就达到了430万元。特别是港口中小,由中国五矿捐资186万元,建起了一栋五层1800㎡的多功能综合楼,教学附房、校门、通透式围墙、铁艺花栏、球场、花坛、绿化等配套建设也同时完备,已成为集镇的标志性建筑。全镇仅水泥篮球场就有8个。除校舍建设外,还尽力添置现代化教学设备,现在中学有微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各一个,小学也配置了远程教育设施,现在农村的孩子也基本能享受到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教学条件改善了,学校狠抓管理,注重质量,历年的中考、小考都取得了优良的成绩,现在正朝着“争创一流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前进。港口近几年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镇卫生院于2001年和2008年新建了门诊大楼和医技楼,总投资55万元,现正在建住院楼。2008年新购置了X光机、B超机、心电图、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记数仪等医疗设备,大大提升了诊断医治水平。全镇现有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所9个,从业的乡村医生27人,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9115人,参保率达到了93%,仅08年全镇得到的补偿金就有124.34万元,个人最高补偿达到了1.8万元,农村合作医疗使党的惠民政策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港口是块红色的热土,这里不仅留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转战的足迹,大源山古战壕里还可依稀看到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农民义军首领黄大龙、白莲教将领管实安等人在此浴血奋战的身影。大革命时期,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江良早,以卢坊为活动中心创建湘、鄂、赣红色苏维埃政权,这一红色政权坚持了十年之久,红军主要领导人彭德怀、滕代远、何长工、肖克、焦子英(女)曾在这里领导人民进行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共卢坊区委书记卢德升、乡苏维埃主席卢德才等184名先烈为保卫这一红色政权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芳名不仅镌刻在冷塅的烈士纪念碑上,也写进了共和国历史史册中,同时更深深地烙在港口后辈的心坎里。泉水山革命旧址至今保存完好的红色标志语,叠现着港口人民叱咤风云的斗争历史。
  港口还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童家湾里新屋,纱笼尊五老屋是明清古建筑的典范,亭柱拱顶,构造精巧,穿雕浮雕,栩栩如生,融建筑、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童家、纱笼古廊桥,其结构的坚固,造型之奇妙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法苑寺、土主殿、洪山殿、慈王殿、万寿宫、万寿湖宁都是千年古建筑,法苑寺曾获乾隆皇钦赐“道法通天”的匾额。香炉山是著名的道教胜地,经过修缮、扩建后的瑞庆宫成为了港口旅游的一大亮点。卢坊三人才能合围的古樟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见证了港口的时代变迁,竹林书院曾为港口培育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洞下、童家的宁河戏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舞台上演绎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港口山水秀美,资源丰富,是一块风水宝地,她前有石门守灵秀,后有五岭作屏障,中有香炉山为依托,进可以闯九江、南昌,退可以游咸宁、武汉,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港口呈现了一派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港口人民将进一步凭借党的富民政策,依靠自身的勤劳智慧,建设出一个全新的港口,打造江南白钨之都,形成修水道教文化胜地,使之成为江西镶嵌在赣西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各村水泥公路改造情况
村名
路长(m)
路宽(m)
连接自然村数
投入资金(万元)
界下村
3000
3.5
6
65
龙井村
1600
3
5
31
坳上村
4400
3.5
7
90
卢坊村
800
3
4
13
港口村
6300
3.5
8
148
洞下村
1000
3
4
15
纱笼村
6500
3
8
110
童家桥村
4007
3
8
68
2#
1wgdhug0 发表于 2011-10-28 06:43:4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持续关注
3#
yivuz 发表于 2011-11-22 13:32:27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6 19:54 , Processed in 0.1260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