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庸官自愿辞职难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04-4-30 11:1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 (2004-04-30 01:24:35) 来源:新华网
  

网友:徐林林

    “辞职”二字的使用频率近来越来越高。从健全党政干部退出机制层面上解释,“辞职”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据4月29日《长沙晚报》报道,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黄建国在传达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会议精神时说,其中比较难办的是自愿辞职和责令辞职。(见该报A11版头条《无功无过者当在淘汰之列》)

    责令辞职之所以“难办”,主要原因可能在责令者本身。自愿辞职为什么也“难办”?在我看来,可能不外乎这样几方面原因——

    其一,平庸无能不知耻。长期以来,为官者能上不能下,几乎成了中国“官场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官本位根深蒂固,至今仍无大的改观。加之“官风”不正由来已久,那些平庸无能的官员,大多并不认为自己水平低、能力差,他们为之头疼的是“靠山不硬”,所以无所作为。有的认定无功无过,再往“上”升几乎没有希望,何不过两三年太平日子?因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他们而言,只是说说而已,根本当不得真的。不知耻者,逍遥自在,谁会自动请辞?

    其二,退出机制不过硬。建立、健全官员考核、评价体系,虽说喊了好些年了,但真正落实、兑现到位的部门和单位少得可怜。如果不是碰上重大事故,实在无法交代,迫不得已提出“自愿辞职”,真正由于政绩平平而心甘情愿、自贬三等的官员几乎没有。所以,关键在于对官员的优劣评价,在一些地方并不能起到激浊扬清、决定职级升降的作用。人事组织工作的所谓公开、透明,仅仅停留“公示任职人员”这个环节上,任用官员过程的不阳光,促使不少庸官有隙可乘——在甲地昏昏然无所建树,到乙地照样“官风”凛凛,无须为行政不作为付出任何政治成本。为官环境这般宽松,怎能指望庸官自我问责?

    其三,舆论监督不到位。从政治文明角度来说,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辞职,都是正常的。它所凸显出的是在公权运行中,官员必须恪守的起码准则:有权必有责。失职,是要付出代价的。然而,时下,报纸、电视和其他媒体有关官员辞职的报道,存在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要么,说某人如何能干,此次辞职,纯系“负领导责任”;要么,讲某人一钱不值,整个一个混世魔王。这样的报道,都很难贴近问责制的本质。须知,“领导责任”折射出的官员在管理上的松驰,难道值得同情?此外,就算有人尸位素餐,也得尊重人家的人格,不能把话说得过于刻薄。试想,没有一个好的舆论环境,自愿辞职能被公众认为是很平常的事吗?某些行政不作为、且能自省的官员,还敢“自愿”吗?

    由是观之,请庸官自愿辞职,的确是件“难办”的事。我以为,全社会都有责任为官员退出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让那些自愿辞职的官员“无官一身轻”,迅速融入充满健康、良善的社会大家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7 03:57 , Processed in 0.0820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