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警惕外资渔利损害房市调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0-8-29 00:0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瞭望》文章:警惕外资渔利损害房市调控  

  据媒体报道,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巨头黑石集团(Blackstone)同香港大型地产商鹰君集团达成协议,黑石集团同意向香港鹰君提供资金支持,以合作开发鹰君2009年在大连取得的土地,建造豪华酒店和高档公寓。

  经不完全统计,包括摩根斯坦利、高盛、麦格理、瑞银、美林、华平投资、软银亚洲、凯雷投资、凯德置地等众多国际投资公司均以不同形式进入国内房地产业。在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关键时刻,外资借机“输血”资金困难地产商,抄底中国房市,给中国房地产政策和决策者带来了新挑战。

  据观察,海外“热钱”到中国除了汇率上的渔利以外,更多的是在实体经济取得稳定的利益而不是参与经营。如果不是通过股市渠道套现,所有不参与经营的投资,更多的是打着各种合法旗号进行高额利息的隐形放贷活动来赚取高额利益。

  目前的房地产调控,使得房地产的民间融资利率不断攀升,年息已超过100%,给各种高利贷资金莫大的诱惑。尤其是房地产企业本身有房有地,更给放贷者带来资产“保障”。当前缘于外资的高利贷性质投资,较为常见的包括两种变通方式:其一,假购房,也就是低价购买房屋但是合同中有可以高价退房或者开发商回购的条款;其二,股权质押或投资承包回购。在市场上就表现为外资买房或者投资开发企业。

  其结果就是,外资假购房,使得宏观调控所希望的让老百姓买到便宜房的设想落空;外资股权质押或者回购中国房企,则使得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优质资产有被外资控制的可能。

  或许有人会问,目前形势下,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为什么不愿低价卖房而宁愿忍受“高利贷”盘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调控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收紧开发商资金逼其低价售房。但在过去几年的反复炒作下,目前“击鼓传花、最后一棒”的开发成本已经非常之高,大幅降价是“速死”,借高利贷“饮鸩止渴”是“慢性死”,“死撑”下去成为开发商的普遍性心态。

  因此,在不断加压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背景下,开发商降价寥寥无几,逼得股东内讧或卷款而逃的现象比比皆是。由此产生的高利贷渔利机会,反倒诱使外资“热钱”大举卷入其中。可见,房地产调控政策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还需要“招安”的政策。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对投资和投机性资金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税费政策在促进消费性住房建设成本下降的前提下,引导更多房地产企业进入消费性住房市场。□ (文/张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5-2-20 04:15 , Processed in 0.2330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