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6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齐奏“强工兴城”强音:修水三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shangu 发表于 2011-6-20 17:3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鄱湖之畔到西海之滨,从古艾旧地到沙河新区,“记者县区行”一路走一路看:赣北之地齐奏“强工兴城”强音,工业流水线上尽是忙碌的景象,县城美景应接不暇。近年来,修水按照“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兴城战略,仅去年就实施城建项目99个,总投资28.3亿元,其中63个项目竣工。近日,记者到修水县“一日游”,感受这片红土地的华丽“升级”。

  老城“涅槃”

  寂寞沙洲,不要续上一个“冷”字,如今的马家洲可是热闹异常。

  曾几何时,横卧修河中央的马家洲让修水人既爱又恨:一直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保护,附近居民在洲上开荒种菜,河滩上杂草丛生,加之历经千百年河水冲浸,洲北侧内河严重淤积堵塞,威胁着两岸防洪安全。2009年,该县启动马家洲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马家洲公园于去年12月29日竣工。记者在马家洲公园看到,三三两两的游人漫步林间树下,或拍照留念,或观景散心,十分惬意;游乐园里,孩子们尽情嬉戏,享受快乐的童年。毫无疑问,马家洲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最佳去处。

  近年来,修水县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注重保护原有的“古街、古巷、古物、古祠堂、古建筑”,完成了蓝家祠堂、周家祠堂、财神庙等部分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工程;分批实施了秋收起义纪念馆改造、余家巷综合改造等项目,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现象。先后完成了蓝家祠堂、黄家祠堂、财神庙等部分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工程;启动了棚户区改造,以公租房和廉租房形式分批疏散老城低收入居民,使困难群体居有其所。

  南城“蝶变”

  县城南山崖上,危崖兀立河畔,四周古木参天,相传黄庭坚少时在这里读书休憩,黄庭坚纪念馆正坐落于此。2009年,该县投入1800万元对黄庭坚纪念馆进行改扩建,经过10个月的施工,于今年春节期间正式竣工。“我之前来过一回修水,这次故地重游,感觉修水县城变得更加漂亮了,改造后的黄庭坚纪念馆更加宏伟大气,凸显地方文化特色。”来自北京的游客陆菁如是说。

  近年来,随着南城新区3.9平方公里的面积开发建设基本完成,南城区功能不完善、人气不旺、城市形象不鲜明等特点日益显现。该县着力实施了一批南城区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全省最大的县级体育中心项目、改扩建项目、县中医院南迁、宁红大道及二三线升级改造、武吉高速修水连接线景观绿化等项目有效地加速了南城人气集聚,使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南城供水管网改造、天然气管网建设、妇幼保健大楼建设、汇源爱心小学扩建等市政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使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新区“展翅”

  新区医院容貌初显,一座全省规模最大的花园式现代县级医院呼之欲出;九年一贯制学校工地异常繁忙,不久后这里将书声琅琅……今年,随着市民服务中心、规划展示馆、文化艺术中心、良塘公园、陈寅恪纪念馆等一批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一个功能鲜明的城市新区将日益初具规模。

  良塘新区是修水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战场,突出“以省际边贸市场功能为主导、文化休闲和旅游观光为特色的宜居新城”这一功能定位,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聚集人气带旺商气,以工业园区和城区互动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力。建设良塘新区,在迅速拓展修水县城市框架的同时,也使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良塘新区按照“一年拉框架,三年成规模,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快速推进项目,缔造了修水城建史上的“良塘速度”:3天完成征地870亩,20天完成拆迁202户、372栋、54543平方米;5个月时间,新区内的四条主干道路先期建成通车;仅一年时间,总长13公里的六条主干道路全面建成通车……今日的良塘新区,处处彰显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良塘学校、医院、车站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9月份将陆续投入使用;建材家居、汽车交易、农副产品、物流四大专业市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记者周振华 姚星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6 18:37 , Processed in 0.1170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