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为何30年出不了世界级企业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1-7-1 16:1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之所以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还未有登顶者,之所以我们距离顶峰存在着现有的差距,最根本的问题来自于中国社会发展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商业文化根基。

  尽管30年来,中国企业厉兵秣马、开疆辟土、高歌猛进,然而,放眼全球商业舞台,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承认,还没有哪 一家中国企业真正迈进世界卓越企业的殿堂,成为舞台上的耀眼主角;也没有哪一位中国企业家登上商业领袖所能企及的世界顶峰,引领全球财富走向。对比世界级企业与企业家,依旧有一条不小的沟壑横亘在我们眼前,为什么我们未能渡越到彼岸?

  五大差距:中国企业未臻卓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企业真正的挑战在于“国际化规则与世界级水平的运营”。中国企业即便是优秀如海尔、联想、华为等,与世界卓越企业存在的差距也是整体性的、全方位的。

  ●战略差距:权谋Vs制度

  中国企业多以“权威谋略”为战略出发点,而世界级公司则以制度和文化为战略出发点。到目前为止,中国绝大多数优秀企业家都是在计划与市场“双轨制”下产生的。在“市场”环境中,他们懂得了“国营厂长”不懂的竞争谋略;但“计划”余味下,却需要他们懂“政治”,甚至成为以“权威谋略”为中心的市场政治家。

  ●文化差距:工具Vs信仰

  中国企业用业绩凝聚员工,世界级公司用文化凝聚员工。不少中国企业的愿景往往成为企业家个人的鸿图伟业,是实现企业家个人野心的工具和附属品,而不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在相当一些中国企业中,核心价值观只是手段而已。

  ●管控差距:能人Vs流程

  中国企业用能人管理控制公司,世界级公司用流程管理控制公司。中国企业对公司的控制大多是由人来完成,而不是通过制度与流程系统完成的。这样必然产生诸侯经济。这种管控方式在短期内可以在量上获得扩张,但不能获得质的提升。当年三株的失败,诸侯经济就是很大一个原因。

  ●营销差距:利用Vs敬畏

  中国企业利用消费者的幼稚,世界级公司促进消费者的成熟。要想真正把握消费者,就得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像追求真理一样,不断地了解他们,琢磨他们。但中国众多企业在骨子里对消费者是没有敬畏的,认为可以用计谋搞定消费者,所以用夸大其辞的广告,用费尽心机的“承诺”去讨好消费者,以获得增长。

  ●领导力差距:聪明人Vs认真事

  中国企业强调做聪明人,世界级公司强调做认真事。不少中国企业家的骨子里有很深的帝王情结,喜欢研究“御人之术”,喜欢“好为人师”,“领导”在他们心中就是“驾驭”的意思,结果企业就演化成了权谋组织;世界级公司强调的是以原则为中心的领导,强调的是权利和义务对等之上的合作。

  三大原因:中国企业家尚未登顶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得益于一批具有创富精神和理想的企业家共同努力的同时,也将柳传志、张瑞敏、王石、任正非、马云等企业家推上了个人价值成就的高峰。可是,仰看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等商业领袖,我们就能知晓,中国企业家的修炼与攀登之路还远未到尽头,距离顶峰还有很长一段路途。

  ●差距一:抵制诱惑的能力

  世界级商业领袖往往诞生于严格的市场竞争环境。而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与商业环境,还无法说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这给企业家提供了太多的创富机会,同样也形成了太多的诱惑,以致中国企业家不容易坚守自己的商业底线。中国企业家有了钱就抑制不住要进军房地产,涉足证券投资,因为赚钱来得快。

  中国服装业龙头企业雅戈尔2007年主业销售收入不足20亿元,但其持有的中国人寿、宁波银行等近10家公司的股票市值高达240亿元,企业利润的绝大部分竟然来自于非主业的股权投资和房地产。这样机会投资产生的利润是可以持续的利润吗?真正致力于登上顶峰的中国企业家,不能把眼光放到对暴利与机会的贪婪上。

  ●差距二:重硬件轻软件

  世界级商业领袖有个共同特点,把人力资源放在首位,以人为本来实现企业的跨越。而很多中国企业家认为企业的发展动力是硬件推动型,他们愿意花几个亿去买设备,但绝不愿意花百万千万请人才,也不会花几千万来设计一个流程。殊不知,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经营管理,最终来源于人的智慧,离开这一点,企业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

  ●差距三:缺少企业幸福感

  许多中国企业家的幸福感更多是建立在社会名利和行政地位上,或者是建立在下属对他的崇拜感上的。而世界级商业领袖更多的幸福感来源于企业经营成就,所以类似于洛克菲勒等家族企业往往寿命很长,传承数代而长盛不衰。

  差距源于商业文化根基

  之所以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还未有登顶者,之所以我们距离顶峰存在着现有的差距,最根本的问题来自于中国社会发展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商业文化根基。

  公司健康发展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和平的社会,一个是良好的法制环境。尽管中国历史上有过商业的繁荣,但严格来讲,中国企业仅仅是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才真正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与国外优秀企业相比存在差距也很正常。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都有可继承商业形态的主流文化遗产,而中国企业家先天就缺乏这份遗产。中国企业向世界靠拢的过程,是一个还历史账的过程,是补课和追赶的过程。

  表面上看,我们与世界卓越企业和企业家的差距是经营管理水平上的差异,是战略规划、组织形态、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各方面的差距。其实本质上的差距是商业文化的相对落后,是人的思维意识还未能摆脱长久以来的小农经济形态的影响。

  这种商业文化的先天不足,表现在战略思想上,就是中国企业喜欢做大,喜欢做外在的扩张,喜欢追逐机会。中国的企业家有两极:一极是全力把企业做大,通过外在规模来获得个人的安全感;另一极是到达一定层面后进行自我修炼,修习佛法、国学等等,本质上还是缓解不安全的内心状态。商业文化不足表现在企业治理结构上,就是中国企业大都是“人治”型家长制的组织形态。这是因为历史上中国的商业组织都是家长制结构模式,不仅企业家容易偏好当家长,员工在内心深处也难于摆脱对一个大家长的渴望与敬仰。

  回归商业本源是追赶途径

  以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发展速度,诞生世界级企业与企业家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尽快弥补商业文化的深层次差距,拥抱世界先进的商业文化,摆脱小农经济形态的束缚,回归商业社会的本源。

  企业与企业家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公司。公司实质上是一个法人组织,是有独立生命意志的。中国公司的成长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进入市场经济规律的过程。那么,公司如何才能做大做强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客户价值,公司的战略思想就是如何为客户提供最好的价值,如何以此为基点来设计公司的组织结构、营销系统、人力资源体系。以消费者的利益为第一位,公司就是为客户提供价值的经济组织,这就是所谓的做大做强。做大做强是结果,以客户为中心是路径。明确了这一点,公司也就完成了战略的调整。

  接着就是公司治理结构回归本源。法人意味着公司的老板实际上就是公司的代理人、所有者或者监督者。公司有自己的独立意志,所有者并不可以随便处置它。按照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来设计并严格遵循,这本身是对公司生命的一种尊重。

  营销系统回归本源,企业就应当投资消费者的未来,帮助他们成熟。人力资源系统回归本源,企业应做“法治”上的流程系统,强调权利和义务对等之上的团队合作。

  回归商业社会的本源,加之中国经济环境的酝酿,中国企业不仅能像日韩一些企业那样迅速国际化,更会成为国际管理的领导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9 00:40 , Processed in 0.0980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