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度《金融快报》:驯服中国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03-1-2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印度《金融快报》:驯服中国龙
2003-01-02 10:18:20

  
  印度《金融快报》2002年12月30日文章:驯服中国龙(作者:P·威诺德·库马尔/P Vinod Kumar)
  ——德意志银行一项报告称中印在吸引直接外资的竞争中印度将最终胜出

  近日,德意志银行旗下一支研究团体在对中国进行访问后,发表了题为《印度将对中国构成挑战吗?》的报告。报告指出,中印两国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竞争中,印度将能够最终胜出。

  该报告称,印度所设想并一直鼓吹之不已的所谓“软件优先于硬件”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并不可行。报告还认为,由全球化运动——存在一个为产品寻求最具效率的产地的引力作用——可以作出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论点:印度将能完成类如中国过去十年所做的那种转型工作。

  该报告之推断纯粹从这样一个前提出发:现在的印度经济和十年前的中国经济类似。出口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0%;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500美元以及超过10亿的庞大人口,这些都相类似。

  由此前提,该报告提出如下一个假设:“我们认为,就象全球化促使发达国家的制造厂家前往中国发展一样,出于同样的因素,他们将也会来到印度的。只有印度在廉价劳动力和国内市场潜力两个方面能够和中国竞争。”

  此外,相比中国,印度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还具有优势,比如,具有西方投资者熟悉的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更为有力以及她的英语能力。而且,正象中国那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得国家门户更加开放的同时,也将获得更加多的出口机遇。

  该报告还对那些对印度与中国竞争持悲观态度的人的论点逐一进行了批驳。

  先驳“印度并不擅长于制造业”、“印度应优先发展其软件理论”。

  如此的观点其实并非是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一种“假想的文化经验”上的。实际上,那些所谓的文化层次的病症不是文化层次的,而只是政治、体制和法规方面的欠缺。只有给予正确的激励机制,印度人也能够制造出优秀的产品。

  再驳“印度缺乏一个能够支持制造业的基础设施”论点。

  该种论点提出,印度的公路败坏,港口落后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相比较第一种观点,它更为严重。

  《印度将对中国构成挑战吗?》报告如是反驳:

  在公路建设方面:高达120亿美元巨资的“国家高速公路发展工程”正在进行,该工程将给印度完成一千四百余万公里的公路网。这可以将整个印度的运输费用下降20%-25%。


  在港口建设方面:由于不断增长的私人资金的加入以及由其带来的日益先进的技术,集装箱货运的费用已经下降了一半多,而且还在继续下降。

  能源方面,印度已经在改革的路上走了很长的时间,甚至还有可能将德里电力管理委员会私有化。

  报告如此总结:“基础建设之不足在过去自然对印度的发展构成了障碍,但是目前执政和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做了补救。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指望这些措施将来还会得到执行?”

  三驳“资金来源过于艰难”论。报告认为,近来印度在金融部门的改革已经使得贷款利息下降了很多。

  四驳“印度有关工人权利的法律使得资方缺乏机动性”。报告认为,目前虽然印度的工会仍然非常强大;但是,有关员工聘用的法律法规已经得到了修改,让员工下岗必须得到政府批准这一条也开始有了松动。

  最后,报告总结说:“只要跨国公司凭借全球范围生产并销售为赢利根源这种商业模式并不改变,印度就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未来的五年里,印度将能吸引到两倍于现在的外国直接投资。”其中透露的信息很明确,只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印度大象一定能击败中国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6 04:32 , Processed in 0.0710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