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勤俭建国代表委员献良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02-3-12 16:4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闻背景:8.8万元的菜单都有什么


记者随笔:勤俭建国,从身边小事做起


军队代表表示将始终不渝地坚持勤俭建军思想





  “再大的家底也经不起瞎折腾!” ——代表委员谈反对奢侈、勤俭治国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钞 文 俞丽虹 张晓松)“要坚决刹住奢侈浪费之风,大张旗鼓地倡导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朱镕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引起代表、委员的强烈反响。近几天来,反对奢侈浪费、倡导勤俭治国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热门话题之一。
  “尽管本世纪初我国宣布人民生活水平总体水平达到小康,但这和世界人均收入相比仍有差距,这种小康还只是初级的。不可以因此而高估了中国人的富裕程度。”民盟中央副主席、政协委员吴修平说起一些地方奢侈之风盛行时不禁痛心疾首,“讲排场、摆阔气目前被认为是‘很有气派’、‘很有身份’,浪费奢靡之风日盛。是该刹刹这种风气了,我们即使有再大的家底也经不起这样瞎折腾!”

  许多代表委员大声疾呼:千万不要丢了勤俭治国的好传统,千万不要忘记我们还有下岗职工、低保对象、离退休人员、优抚对象、民工、受灾农户等大批需救助的弱势群体,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国情。   

  一顿豪宴,多少穷孩子的书费

  在讨论、发言时,一串沉甸甸的数字令代表、委员们心情沉重:我国目前还有3000万人没有脱贫、1100万低保人员、1.1亿流动的民工以及数百万受灾人口……

  “千万不要过高估计中国人的富裕程度。”山东经济学院教授郭松海委员说,“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人均GDP只有800美元,财力并不仅充足,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办一切事业。”

  有的委员指出,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减速,而我国经济却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格局。一些人便认为我国现在日子很好过了,可以大手大脚了,任意挥霍了。有些人花公款在高级饭店吃一桌菜竟有万元之多,这相当于多少贫困地区孩子的学费和书费啊。

  许多来自基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人大代表对此尤其深有感触。青海代表韩尚文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但是目前西部地区的贫困面还相当大,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仍很困难。就拿青海省会城市西宁来说,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标准也只能达到每个月150多块钱。”

  甘肃定西地区女代表董淑芳头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在一家餐馆标牌上看到一道菜名“燕翅鲍”,感到十分困惑不解。当得知这道菜昂贵的价格时,不禁感慨地说:“我们那个地方干旱缺雨,专家预测,若不及时治理,20年后可能一滴水也没有了,不少人正为将来的日子发愁呢!”   

  对一些地方不顾财力民力,不讲实际效益,不考虑群众利益,盲目修建所谓的“形象工程”、“示范工程”,增加群众负担的现象,代表委员们十分反感。

  曾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梁明德代表举例说,一个 30多万人口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年财政收入仅有3000多万,却在只有几千人的县城耗资2000多万元修建一条45米宽、2公里长与其他路连不上的“断头路”,还装上豪华路灯,当地领导居然引以为豪地说,这是为招商引资而改变形象。他气愤地说,“据说,修路的钱竟然还有扶贫款!”

  最近,西宁市发起了一个“救助贫困儿童上学活动”,普通战士、下岗工人纷纷捐款,帮助那些失学的穷孩子重新走进课堂。韩尚文代表心疼地说“对这些贫困孩子来说,1000块钱捐款可能会改变他一生的命运,算一算,一顿豪宴,多少穷孩子的书费啊!”   

  富裕,不该成为奢侈的理由

  今年年初,广州、上海等地相继宣布人均GDP突破4500美元,其中广州的人均GDP达到4586美元,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是钱包鼓起来了。而来自这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传达出的一个共同呼声是——富裕,不该成为奢侈的理由!

  “不要忘记,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上海宝山区委书记薛全荣代表这样说。

  他向记者列举了这样一串数据:虽然中国GDP总量已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居世界第6位,但仅占世界GDP总量的3.6%,而美国占32.6%;中国人均GDP不足900美元,不到全球人均GDP的1/5。许多代表委员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产生了小富即安、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思想。有的年轻人甚至包括不少地方干部,认为时代不同了,那种艰苦创业的年代已经结束,可以丢掉勤俭朴素的“老传统”。

  全国劳动模范、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马桂宁说,“朱总理在报告中用了很大篇幅阐述这一问题,说明奢侈浪费之风已经具有相当普遍性。”他认为,目前铺张浪费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一些地方政府,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也是“一掷千金”、“挥金如土”,用公款大吃大喝、高档消费,有的企业老总认为企业效益好,多花点钱无所谓,搞一个庆典活动动不动就用几万甚至十几万元。

  吴修平委员说,“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去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时用了‘确实来之不易’几个字。说明现在我们取得的发展成绩确实是通过艰苦创业得来的。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形势多变,更加应该牢牢把握发展的主线,积极进取,真抓实干。不能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了,就可以丢掉勤俭的美德。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精打细算过日子。”   

  给奢侈浪费者套上法律的枷锁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勤劳致富的人应该最受尊敬。”彭复生代表提议,应把勤俭做为立国之本,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勤劳、俭朴的作风。“就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那样,要大张旗鼓地倡导艰苦创业、勤俭治国、勤俭办一切事,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崇尚勤俭、真干求实的良好氛围。”

  湖南省监察厅副厅长李利君委员说,“奢侈浪费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现行行政收支管理制度上存在一些缺陷。政府工作报告将狠刹奢侈浪费之风与政风建设结合起来,严厉批评一些基层领导热衷于大摆排场的活动,就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为了给所谓的政绩添彩,这样的干部早将百姓的冷暖、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这样的为政之本置于脑后。”

  他认为,应该努力节省开支,生产、建设、流通等领域都要大力降低成本和费用,所有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也要精打细算,禁止不必要的开支。段维义代表则认为应该用“猛药”刹刹这股奢侈浪费之风,让那些企图以“数字出官,政绩谋官”的干部“无官可做,无路可走”。

  代表委员们提出,在加强引导和正面教育,倡导广大领导干部艰苦奋斗的同时,还要用法治的手段加以约束。来自青海的鲍义志代表说,“贪污、浪费,都是极大的犯罪。对于贪污者,现在可以用法律手段加以惩治;但对于浪费现象,目前似乎还没有相关法律条文予以约束。有的人花1000多万搞一个‘豆腐渣工程’或者毫无实用价值的‘面子工程’;一个乡镇政府的办公楼盖得富丽堂皇,遭秧的是老百姓,而他却可以‘潇洒’地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为此,代表委员们提出,应当尽快建立违法行政的责任追究制度,让政府的服务对象来评价政府,并将结果作为考核政府的一种依据,对各地区的考核建立一种信用等级机评价制度。“只有机制完善了,才能有效刹住这股不正之风。”(完)


  政协委员为勤俭建国献“良方”

  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李斌 张建平)一要大张旗鼓地倡导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二要努力节省开支,三要严肃财经纪律。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治理奢侈浪费之风的三把“杀手锏”。

  对此,李利君委员深表赞同。她说,建议从改革现行公费开支制度入手,根治奢侈浪费,实现勤俭建国;彻底推行“判罚分离、定点交费、专户储存”的管理措施,切断通过罚款等为本单位创收的渠道;实行“统收统支,综合预算”的改革办法,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彻底取缔“小金库”、“小钱柜”;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从上至下逐步推行干部公款消费货币化管理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制约措施。

   团结奋斗,勤俭建国,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强烈关注。他们纷纷坦诚进言,献计献策——

  ——吴修平委员:“希望马年减少拍马的习气,反对奢靡浪费,大兴勤俭建国之风;反对弄虚作假,大兴调查研究、讲真话之风。”

  ——王楚光委员: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节约观。这几年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快,不少人就以为过去的苦日子过够了,现在终于可以不用再讲什么勤俭节约了。要引导人们走出这个认识误区。大力宣传与时俱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消费观和节约观,积极提倡富而不奢。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合理消费是文明进步的表现,奢侈浪费是愚昧的反映;合理消费能够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奢侈浪费必然造成物质的耗费和精神的堕落。

  ——胡政光委员:要建立科学民主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切实加强政府投资工程的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度和工程监理制度,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工程的监督,实现政府投资工程管理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黄关从委员:尽快制定国有资产管理法;搞好国有资产的评估,准确量化国有资产;规范产权交易行为,落实产权责任主体;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长效机制,在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行和完善期权激励制度;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资产运作的相关政策,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杨性恺委员:只要机制和制度上存在缺陷和漏洞,奢侈浪费的现象就不会消失。他建议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强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现代预算制度将各级政府的行为都展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可以有效地遏制奢侈浪费,促进勤俭建国步伐,改善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加强政府内部的统一集中领导机制,提高政府运作效率,造就一个更加强有力的政府。(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8 15:57 , Processed in 0.1250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