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印钞严重打击中国外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2-11-6 16:4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触及涨停上限。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情况与美国新推QE3(第三轮货币宽松政策)后市场形成美元贬值预期以及国际资本流入有关。目前,人民币升值已给中国外贸企业出口造成负面影响。专家指出,人民币汇率前一时期跌现在涨属正常现象,说明其向更具弹性的市场化方向发展。估计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不会持久,未来将进入相对均衡稳定区域。

  近日连触“涨停板”

  11月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再触涨停价位,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报6.3082,较前一交易日的6.3045上调37个基点。这是人民币汇率自10月25日首触1%的汇率波幅上限后,在短短6个交易日中,第5次触及“涨停板”限制。

  对于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的原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是因为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该政策首次没有规定买入资产的金额和期限,带给人们美元泛滥的预期。市场担心滥发美元,必然提高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另一个原因是国际资本的流入。“美国推出QE3后,不排除一些热钱进来。”谢太峰说,热钱没带标签,它可以各种形式进来,从正常渠道进来的热钱容易被国家控制,但从非正常渠道进来的就很难全部控制住了。

  对中国经济持有一定信心也加大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谢太峰认为,当今世界经济不稳定,人们对未来美国经济有担忧,也没有看到欧债危机的有效解决办法,而中国经济今年有望实现7.5%的增长,大家对中国经济相对更有信心,因此,从心理预期上推高了汇市。

  对扩大外需不利

  人民币升值对个人去海外消费是个利好,但却让从事出口的外贸企业叫苦不迭。

  据绍兴叶鹰纺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卢林介绍,自己公司大多数产品出口,与贸易伙伴一直以美元结算,一般与国外客户提前一两个月签订单,产品价格是按当时汇率定的,现在人民币升值美元就贬值,这意味着最终入账的钱按照现在的汇率换成人民币后,收益明显下降。“人民币涨多少我就亏多少,这些天都不知道亏了多少了。”卢林无奈地说。

  许多外贸企业与卢林一样对人民币升值很无奈。谢太峰说,稳增长主要任务是扩大内需和外需,人民币升值必然造成外贸企业出口困难,对扩大外需不利,直接影响着稳增长。

  专家指出,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中国银行广西分行财富管理中心财富经理邓承毓说,人民币升值后,国外进口商品就会大幅度增长,最终会使国内出口企业竞争力大大受损,企业的利润率也随之下滑,增大就业压力等。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出口有影响,当然对进口可能也有好处,但对制造业打击很大。不过这种升值也能够促使制造业加快转型,加快提高产业产品质量、完善产业结构,能够不再依赖低价廉价出口取胜。

  将进入均衡稳定区域

  分析人士指出,前一时期人民币汇率连续下跌,现在又连续上涨,这种波动很正常,说明人民币正向更具弹性的市场化方向发展。未来人民币将稳中有升,但是幅度以及时间空间都不会像前两轮升值那么大,人民币不会单边持续升或跌,将进入相对均衡稳定区域。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司长郭建伟认为,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均衡水平,汇率波动在市场决定方面已经比较充分。

  “我个人认为未来人民币不应该升值,人民币目前是被高估了。”谢太峰分析说,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货币对内价值决定对外价值,也就是物价决定汇率。我国虽然通胀水平在下降,但未来通胀的潜在压力还很大,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就没有升值的基础。

  谢太峰建议,美国为自己考虑要人民币升值,他们决不会为中国考虑,中国要从自身经济情况出发考虑汇率,从长远看人民币不应该升值。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2-11-6 16:46:48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家电业逼近沉没 日元升值是重要原因


  电影“日本沉没”曾将日本人的危机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一幕正在日本家电业真实上演,像当年承认纺织、钢铁辉煌不再时一样,“日本家电”这块金字招牌正不可遏止地滑向“死亡”。

  “旗舰”企业正在衰退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而之前也进行了努力调整,但巨亏的梦魇依然如此挥之不去。

  近日,日本家电三巨头松下、索尼和夏普先后公布了截至今年9月30日的本财年第二财季业绩报告,三家巨头均未能扭转连续多个季度巨额亏损的局面。

  其中,日本最大的企业雇主松下11月2日显示的信息最让人震惊,该公司将全年营收预下调了7%,且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本财年净亏损将达到7650亿日元(约合96亿美元),而在今年的5月份松下还预计将在本财年实现净利润500亿日元,完成扭亏为盈。

  针对目前形势,松下首席财务官河井英明表示,“公司当前面临的形势比我们先前的预期要糟糕,我们下半财年的前景非常严峻”。其中,“电视机、照相机、蓝光播放器和PC等数字消费业务要比我们三个月前预计的更环。”

  而索尼上周四发布的第二财季财报则显示,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二财季,索尼净亏损为155亿日元(约1.94亿美元)。这已是索尼连续第七个季度业绩出现亏损。

  目前,索尼新任CEO平井一夫正领导企业自救,先是进行总数为1万人的大裁员,接着出售了部分资产,然后出资500亿日元对奥林巴斯进行了投资,加码前景良好的医疗影像领域。

  索尼CFO (财务总监)加藤优说,“未来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将不再作为索尼追求的企业目标,我们时下的迫切目标是尽快实现索尼的业务盈利,为此将不惜下调销售数量”。

  夏普的情况也不妙。夏普在11月1日发布了2012上半财年业绩报告,其在2012年4-9月的半个财年之内,共计亏损3875.84亿日元(约合48.4亿美元)。

  技术领导力消失

  对于此次三家日企的财报表现,业界颇为关注。《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说,“像行星撞击地球后的恐龙那样轰然倒地”。

  缘于夏普“难看”的业绩,全球主要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11月2日宣布,把夏普公司的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

  惠誉当天把夏普的信用评级连降6级,至B -,这一级别不再是安全的投资级别。

  另一家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11月2也宣布,将松下的长期信用评级下调至“BBB”。

  十年前,日本家电企业还是重要的技术创新者,是很多产品和潮流设备的发明者与领先开发者,他们在电视、数码相机、便携音乐播放器和游戏机方面都曾在世界领先。而如今,日本企业已经很少有产品能毫无争议地占据领先地位,它们已经被苹果或三星等企业超越。

  十年间,日本家电业为何如此衰落迅速?业界分析称,全球家电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跌或许是原因之一。不利的外因还包括自然灾害,日本去年的地震进一步削弱了日企的产业链。此外,日元升值也重挫了日本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不过,在日本商界有“管理教父”之称的东京CPI会社力研究所主席长谷川和广看来,外因固然重要,但它似乎不是日本电子企业衰落的核心因素,导致日本电子企业江河日下的原因之一为产品缺乏竞争力。

  由于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内容、应用和操作简单性,日本企业的技术竞争优势正在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

  麦肯锡的科尼万也认为:“日本企业以往主要进行硬件和设备创新,它们在这方面的能力无人能敌。但目前的问题是,全球创新的主要动力已经从硬件转移到了软件、系统和解决方案等领域。”

  日本当前的疲弱根植于其传统优势专守“m onozukuri”(即制造的艺术),专注于硬件的改进。

  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曾经是日本电子设备生产商的最主要竞争优势,它推动了日本的电子公司竭力生产常常是世界上最薄最小的产品或是推出其他渐进的技术进步,但它们忽视了人们真正关心的因素,例如产品的设计和使用的便利度。

  对此,津贺一宏在今年6月份接任松下总裁时承认“日本企业对自己的技术和制造技能太自信了,我们忽略了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待产品。”

  曾经取得的成功和对国内市场的依赖导致日本家电企业过于骄傲自满,从而不断抹杀自身的创新能力,后来却发现面对增长点转移到新生产业、消费者兴趣发生转移以及新一代竞争对手发起的冲击,它们已经无能为力。

  逐步退出家电业

  “我们是消费电子业的失败者之一。”松下社长津贺一宏直率地总结了日本家电业如今的状况。

  之前,由于与鸿海的协商没有取得进展,夏普未能取得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入股注资670亿日圆。如今,面对巨亏,这家被称这“液晶之父”的消费电子巨头甚至发出了“我们可能撑不下去了”这样的“哀嚎”。而日本C om -m ons资产管理公司C E O哲郎·李也分析说,“夏普今年或许不会破产,但我认为他们的业务活不过3至5年,他们所剩的时间不多了。”

  对日本家电业今后的前景,业界人士普遍不看好。

  家电资深人士刘步尘表示,整体感觉日本企业全年走势比预想要差。“很难得出令人乐观的结论。目前经济状况没有好转,而日本家电企业的战略转型没有成功迹象,很难预测它们什么时候能走出困境。但至少明年上半年,日本企业的盈利是要打上大大问号的。”

  路透Breakingview s的专栏作家彼得·塔尔·拉尔森则认为,日本家电业陷入了死亡漩涡,他表示,创新不是到处撒钱那么简单:苹果的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例就比索尼低。而鉴于日本电子企业要面临更多亏损和进一步业务重组,他们没有多少希望能东山再起。

  面对亏损,以松下、东芝、日立为代表的日本传统家电巨头也正在剥离利润低而且竞争激烈的家电业务,开始向重工业、新能源、交通等利润更高,进入资金和技术门槛更高的商用领域转型。因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抛开背负已久的亏损产业包袱,还能借机完成产业升级,追逐利润更高的上游高端技术。

  现在看来,不再做家电,将成为索尼、松下、夏普们的无奈选择。

  事实上“日本家电”,这个标志着全球传统家电产业最高端、最优秀、最有保证的代名词,正不可遏止地滑向“死亡”。自2008年以来,日本家电企业全线溃退,电视机产业亏损最为惨烈。从2009年起,日本已从家电出口国成为进口国,而三菱、日立、东芝、N EC等以前显赫一时的企业都已经淡出世界家电市场的竞争舞台。

3#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2-11-6 16:47:32 | 只看该作者
[人民日报:已到改变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之时]
  
  针对近期热钱袭港,进而觊觎内地的情况,《人民日报》海外版周二刊登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石建勋的文章称,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另一方面需要反思和调整我们的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是否还要继续盯住美元?

  文章表示,由于政府对资本流入设定限制,对中国内地而言,热钱流入驱动的物价上涨影响将很有限。但未来如果中国经济数据持续向好,增长稳定并且人民币汇率坚挺,中国所面临的资金流入压力及输入性通胀将会继续增大。

  文章建议,中国经济调控政策要尽可能使用数量手段对冲流动性,避免本国货币过快升值,要始终对通胀和房地产泡沫采取高压态势,有效防止通胀水平和房地产价格的反弹。

  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人民币汇率,尽可能降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香港和内地也要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共同防范游资袭扰。

  文章表示,由于美国现在无节制地滥发美元、不断地搞量化宽松政策已成为美国政府转嫁危机的常态化手段,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如果还要继续盯住美元,将被迫不断地购入美元,只能不断地吃亏,不断地被掠夺,不断地被强迫升值。是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4#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2-11-6 16:49:31 | 只看该作者
花旗报告称80%热钱流向中国 人民币资产成首选目标

  10月下旬,海量热钱来袭亚洲资本市场,包括中国香港金管局、韩国、泰国等相关机构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防止热钱的大举涌入进一步推升资产泡沫。“中国也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围堵这些热钱的流入,绝不能让这些热钱抄底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从上周五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盘走势可以看出监管层也已经出手。”长期跟踪热钱研究的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对本报记者称。上周五,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由上周四创出的6.2147汇改以来低点上升至6.2492,当日中间价则上调为6.3264。

  人民币资产成重要目标

  “从我们最近一段时间的研究结果来看,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中国是本轮热钱的主要目标,另外韩国和印度热钱流入也比较多,主要原因就是美联储9月份推出的QE3,这也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黎友焕说。

  花旗的每周资本流向跟踪报告也显示,自QE3推出之后,全球资本市场资本开始从发达国家大举流向新兴市场,中国(以香港地区为代表)开始吸引大量外来资本,而持续资本流出地则以北美为主,北美占到全球资本流出总量的90%以上,而自9月下旬至10月,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则吸引了其中80%以上的资金。

  花旗资本流向跟踪报告也显示,人民币资产是本轮热钱最重要的流向。10月26日的流向报告显示,亚洲地区(10月24日当周)单周流入资金达13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流入人民币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超过11亿美元,占到总数85%左右。

  除了ETF,香港的H股和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也是热钱投入的重点。申银万国(香港)副总裁白又戈最近称,监测到很大一部分涌港资金流向了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很多资金是冲着利差套利来的,因为美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维持近零利率,而港元跟美元是挂钩的,所以港元也将维持很低的利率,涌港资金在香港用港元借人民币,投资离岸人民币债券之类的固定收益品种稳赚不赔。

  “热钱会通过经常账户进入内地市场,渠道众多,监管也非常复杂,但如果热钱持续进入中国,会推升中国的通胀水平,而且迫使人民币升值,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管制,堵截热钱流入。”潘英丽说。

  黎友焕则称:“这轮资本大规模流入从9月下旬开始进入中国,在最近一个月内规模加大,不过目前的情况还不会对我国的金融体系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相关部门必须严密监控。”

  亚洲政府纷纷干预

  香港作为亚洲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又是外资进入中国内地的直接通道,因此在热钱来袭时首当其冲。上周,香港金管局单周四次入市干预,共向市场投放144港元以维持港元兑美元7.5的汇率下限。

  上周六,为应对热钱对香港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冲击,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称:“今年1~9月香港房价上涨20%,因此决定将针对炒楼的额外印花税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港人买楼半年内转手需征收成交价20%额外印花税,若买家为非本地永久居民或企业,更要再征收15%的额外印花税。”

  新加坡政府也在10月中旬表示,将对3年内的房屋转售征税3%,而先前这个期限为1年。同时,将二套房最低首付要求从购房价格的20%提高到了30%。新加坡私人房价上个季度上涨56%。

  泰国政府也于上周放宽境内投资者投资海外市场的限制,鼓励资本外流;韩国则进一步降息,降低无风险套利空间。

  目前对于这些措施是否能够疏导热钱进入实体经济尚存疑问,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资金的持续流入将推高消费品价格,继而带来通胀风险,迫使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因此抑制经济的复苏。

  汇丰银行亚洲经济研究副主管Frederic Neumann说:“伴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以及外部流动性的泛滥,明年通胀将卷土重来,这将是该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除了中国香港、新加坡之外,印尼、泰国以及菲律宾也将面临通胀风险。但对于中国内地来说,由于政府对资本流入设定限制,因此热钱流入驱动的物价上涨影响将很有限。”

  渣打银行近日的研究报告称,如果中国经济数据持续向好,增长稳定并且人民币汇率坚挺,那么亚洲地区所面临的资金流入压力将会继续增大。

  潘英丽说:“联储非常清楚QE3推出之后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他们自己曾表示,(放量宽松)释放的资本会有90%流出美国,他们很清楚放量宽松不会给美国带来实质的刺激作用,主要是可以刺激美元贬值,进而刺激出口,而且可以减轻债务。应对热钱流入,亚洲应该协同整个国际社会对美国这种竞争性量化宽松的政策表示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3 02:45 , Processed in 0.1220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