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有禁令,楼堂馆所花样翻新 一些干部以此"捞钱捞票捞面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3-8-11 16:5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新华视点”记者)中央近期再次出台严规,禁止各地新建楼堂馆所。记者在各地走访发现,严令之下,明目张胆建办公楼的现象有所收敛,但一些地方和部门转而以“商务中心”“综合业务大楼”“市民服务中心”等各种名义暗度陈仓。奢华之风由明转暗,究其原因,错位的政绩观、权力观、金钱观是幕后推手。

    楼堂馆所为何严禁难止?如何遏制花样翻新的奢靡之风?记者进行追踪调查。

    逃避监管,楼堂馆所“另辟蹊径”?

    记者走访发现,在中央高压政策下,一些地方和部门打着各种名义新建办公大楼,把办公场所暗藏其中,以便顺利通过审批,逃避监管。

    记者在安徽某县采访发现,豪华的县委、县政府大楼前竟无一块醒目的标识牌,甚至一些当地群众都不知道这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据当地干部透露,这座大楼是前两年以“商务中心”名义新建的,由于担心被群众举报,当地政府搬进去后至今没有挂牌。

    “很多部门对业务用房有相应标准,本意是提高业务水平,更好为群众服务,却成为一些地方大肆盖楼的‘幌子’。”江苏一位干部举例说,一些电力公司纷纷以调度中心等名义建办公楼,公检法单位以技侦中心等名义盖楼,国土、质检等部门则以检测中心等名义盖楼。

    记者在湖北某市走访发现,市地方税务局综合业务大楼、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及业务综合楼、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综合楼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知情人告诉记者,这些大楼虽然是以各种“业务用房”的名义通过审批,但实际上“大都含有办公用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他在一些地方调查发现,为了兴建豪华办公楼,一些地方想方设法绕开上级政府审批,通常以“科研楼”“培训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名义新建大楼,实际上都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办公楼。

    “以土地换大楼”也成为当前一些地方的惯用手段。政府假借置换或以向开发商提供一定面积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为条件,请开发商建设公共设施,避过上级和社会监督。如严重超标的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工委办公楼,就是武当山特区先行将3000亩土地以7万元一亩的价格,出让给武当山太极湖投资有限公司。太极湖公司用这3000亩土地抵押贷款,垫付工程款。

    由于担心“在外面吃饭不安全”,扩建、豪装单位食堂成为楼堂馆所建设的新趋势。河北行政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刘日说,楼堂馆所涵盖诸多内容,近年来办公楼、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等大幅降温,但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等出台,有些地方开始新建、扩建和装修机关食堂。

    楼堂馆所日益奢华,政府部门形象反而降低。南京市民李锐说,当前群众的医疗、住房、养老等保障水平还不高,急需财政大量输血,政府部门怎能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盖楼上!


    记者走访中发现,错位的政绩观、权力观、金钱观是楼堂馆所滥建的幕后推手,不仅败坏政府形象,有的还暗藏贪污腐败。一些基层干部说,新建楼堂馆所已经成为部分干部“捞钱、捞票、捞面子”的手段。

    在一些领导心目中,盖一栋气派宏伟的办公大楼不仅“有面子”,而且“有里子”,是财政实力雄厚的证明。江苏省委党校廉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世谊教授说,有的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和单位干了几年,觉得成绩斐然,往往想盖一栋标志性办公大楼,作为工作业绩的总结。“盖大楼也能赢得内部职工的支持。大家办公条件改善了,自然会在民主测评时投领导一票。”

    拉动经济和招商引资也成为盖办公楼的“借口”。一些基层干部说,各地热衷盖大楼,不仅是为了改善办公条件,更是为了发展经济。一方面,盖大楼能直接拉动内需,带动一个区域发展;另一方面,还能树立地方政府的良好形象,展示当地经济和财政实力。“如果政府办公楼破破烂烂,哪个开发商敢来投资!”

    政府办公楼作为建筑形态,其被赋予的职能是办公场所,服务群众是其根本出发点。但有的干部错误地认为,“办公楼有多高多气派,个人的威信和权力就有多大!”

    河北一位县委书记说,一些地方的办公楼盖得像“皇宫”,进门要爬几十个台阶,把“等级观念”物化异化。“更可怕的是,有些领导干部希望提拔重用,不从干工作的实际出发,而是考虑风水迷信,奢侈浪费惊人,不仅贻笑大方,而且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的干部将办公楼视为炫耀地位、享受生活的工具。娱乐室、健身房、休息间……豪华办公楼里应有尽有,完全背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掉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

    完善机制,斩断办公楼滥建背后推手

    一些专家认为,遏制楼堂馆所乱象,行政禁令短期有效,但从长远看,还需从制度上下功夫,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同时严格督查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始终保持对此的严打高压态势。

    “政府办公楼建得越高大,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越渺小。”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委书记周青说,树立政府形象,不是靠办公楼建得多霸气、办公室装修得多豪华,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亲民、为民之举,靠政府部门秉公用权、文明执法。

    王世谊教授表示,各地各部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应重点深挖、解决“四风”问题,教育党员干部重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金钱观,从思想上消除新建楼堂馆所的内在驱动力。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吴亦明表示,纪检部门不仅要高度重视媒体和社会的举报线索,还应把监督关口前移,主动介入政府性楼堂馆所的立项、审批、建设和使用,切断权力寻租链条。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贾桂梓认为,当前一部分领导干部为彰显政绩,把象征权力的楼堂馆所建得过于豪华。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对干部的考评,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

2#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3-8-11 17:02:10 | 只看该作者
部分地区楼堂馆所“捆绑”城镇化现象调查

新一轮城镇化背景下,一些地区纷纷开展新城、新区建设。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面对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的严要求,很多新城、新区“捆绑”了新行政中心等政府项目的地区感到进退两难。基层反映,在中西部等后发达地区,政治中心带动模式现阶段仍很必要。而专家则认为,在土地财政一时难以改变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以通过妥善处理城镇化与政府性楼堂馆所建设关系来解决这一问题。

    楼堂馆所“捆绑”城镇化比较普遍

    6月中旬,骄阳似火。中部某市城区辖区内,十余公里长的道路两旁,各类施工机械来回穿梭,村庄拆迁、村民安置、路网及部分学校医院建设如火如荼。

    记者了解到,这些工程是该市新城建设项目,规划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在一幅树立于道路旁的规划介绍图上,记者看到,行政中心组团是该新城的核心区域,位于新城中间位置,在一个482亩湖面的周边,将分别建设占地77亩的行政中心、两个总占地244亩的会议中心,以及十余个占地为20余亩到60余亩不等的行政办公区。

    记者在湖南、江西、湖北等省采访也发现,新一轮城镇化背景下,新城、新区“搭建”公共建筑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去往中部某市的高速公路上,远远即可看见几栋豪华气派的新办公楼。这个新城开建于四年前,配套建设的市民服务中心等办公用房已经封顶,今年年底前该市四套班子及80多个部门将进驻办公,行政中心将转移到新区。

    在偏远的湘黔边境,一个县级区也正在筹建新区。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新区包括医院、学校、汽车站、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设施,并将在新区的中部位置建设新的行政中心,预计占地70亩左右,建成后将把区四大班子及分散的职能部门统一搬往办公。

    基层政府:新城建设需要行政中心带动

    面对较为普遍的楼堂馆所“捆绑”城镇化现象,部分群众表示了忧虑。为配合新城行政中心建设,中部某市的一个村将被征收190亩左右的土地和拆迁近200户房屋。该村多位村民告诉记者,市里开展新城建设本是好事,但要把办公大楼建得很豪华就没多大必要。虽然政府承诺将来进城安置,但我们不能种地就等于没有了生计,光住上好房子有什么用?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贾桂梓认为,城镇化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很多地方在建设新城过程中,对耕地进行破坏,并且对旧的办公场所、楼堂馆所进行拆除,兴建新的楼堂馆所,与以人为核心的科学城镇化方向相违背。

    记者采访发现,在“约法三章”背景下,基层政府对楼堂馆所“捆绑”城镇化也很纠结。一些基层干部表示,中央在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方面确实有严格要求,但基层政府也有在新城新区中“搭建”楼堂馆所的需求。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现有政府办公场所难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特别是后发达地区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空间的拓展客观需要行政中心带动。

    中部某市一位基层干部说,该市2012年人均GDP达到5182美元,城镇化率却仅为41.5%。此外,现有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办公楼地处逼仄老城区,且已修建几十年,难以满足公共服务需要。中心城区带动城市发展的作用弱化,必须搬迁求变。

    湘西某县的县委书记说,就城镇化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发达地区可以走市场配置资源的路子,比如产业园区带动等。但后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基础,还是要走政治中心带动新区发展的路子,而且作用很大。

    据了解,该县有22个县直单位在老城区,办公用房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的已经成了危房。近几年准备采取土地置换方式新建一个行政服务中心,以带动新区发展。今年“约法三章”出台后,县里停止了项目筹备。“结果原来想到新区建设的长途汽车站和几个房地产项目,如今都要撤资。”该县一位干部说。

    如何处理城镇化与楼堂馆所的关系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认为,建设行政办公楼的确拉大了政府和群众的距离,有损政府亲民形象。但从城市规划角度看,行政中心转移带动城市结构调整又是有效手段。

    赵燕菁说,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有着独特的城市化资本积累模式。在中国,城市土地属于国有,一级土地市场被城市政府垄断。行政中心带动下的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对市场产生了较强吸附作用,地价随着政府走。政府卖掉地价昂贵的老城办公楼,迁往地价较低的新区,然后将新区升值的土地在一级土地市场上出售,获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始资本,是快速发展的城市为基础设施融资的基本做法。

    “在此背景下,以新行政中心建设盘活老城资产建新区,是对城市资产资源的优化,同时兼具减轻老城压力、调整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优点。深圳、厦门、青岛、长沙、成都等发达城市的经验也已提供了佐证。相比没有搬迁行政中心的北京、广州、福州等城市,这些城市的空间结构更为合理,经济效率更高,‘城市病’也轻得多。” 赵燕菁说。

    赵燕菁同时认为,并非所有城市都需要通过搬迁行政中心调整空间结构,应视城市人口和经济增长速度而定。根据其个人研究,当人口增长多年超过3%、经济增速多年超过10%左右,城市行政中心则需要迁移。

    他建议,在城镇化过程中,中央对行政中心的建设可以通过设定一系列标准来加以管理,符合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行政中心迁移。首先,可由专业人士根据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人口增长速度,评估城市发展阶段;其次,根据规划人口增量,确定行政中心的合理规模;第三,严格控制政府性楼堂馆所的总量。建设新的行政中心,必须同时处理掉老城的办公用房,不能一边占着老场所一边新建。第四,建设的体量和标准也需要严格审计,防止出现过于豪华、奢侈的超标建筑。第五,政府办公建筑不一定都自建。可借鉴新加坡等国经验,采取租赁等手段解决。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长贾桂梓、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等专家都认为,地方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行新城新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人为核心的科学方向。应坚决杜绝政府性楼堂馆所的贪大求洋、奢侈豪华,应将更多精力和财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上,特别要重视进城农民的安置以及就业岗位的提供。(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苏晓洲 晏国政 杨守勇 王圣志 凌军辉 李鹏翔 周科)
3#
 楼主| wolong 发表于 2013-8-11 17:04:10 | 只看该作者
停建楼堂馆所就是要“一刀切” 2013年07月30日 01:17:11
来源: 人民网

    高大的楼宇、奢华的装修、高档的家具……对于党政机关滥建楼堂馆所的奢侈之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全面叫停新建楼堂馆所,规范办公用房管理。

    党政机关超规格修建楼堂馆所的现象,严重脱离群众。从198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楼堂馆所建设管理暂行条例》以来,中央三令五申,一再严控。但一些地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地方违反审批程序,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个别地方人均建筑面积竟超标近10倍,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从中央政治局带头执行八项规定,到新一届政府“约法三章”,再到此次“两办”通知明确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违规,无不彰显党和政府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坚定决心,体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鲜明态度。各地各部门务必令行禁止、抓紧落实。

    滥建豪华楼堂馆所,是“四风”问题的典型症状。有的地方建办公楼,比照星级宾馆,是不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豪华家具、高档建材、精品装修,是不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转作风,就是要狠刹这些脱离群众、脱离国情、超越发展阶段的坏风气,就是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

    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停建楼堂馆所、腾退清理超标准占用办公用房的难度不小。有的地方总是巧立名目逃避监管、想方设法暗度陈仓,还有一些地方以“工程已经开工”、“建好不用是浪费”为由,“打擦边球、玩时间差”,就是不按中央要求办。

    实际上,党政机关建楼堂馆所,从立项、审批、建设到运营管理,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这次的“两办”通知,更加清晰地划出了一条红线,对各种违规界定得清清楚楚。如果还有顶风越界的,就要“一刀切”加大问责,决无情面可讲。只有让挑战红线的人付出代价,才能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9 03:59 , Processed in 0.1350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