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另类鬼城图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3-10-14 06:5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另类鬼城图景
—— 楼市漫谈之九

温克坚

【摘要】农村为什么那么破败?农民们为什么喜欢搭建违章建筑?农村为什么成为了环境污染重灾区?导致“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的肇因,绝不是因为农民的素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楼市漫谈(《鬼城很远,鬼影很近》)提到,各地鬼城其实和你我息息相关,因为直接间接我们得为之埋单。糟糕的是,在发展型政府驱动下,鬼城现象还处在现在进行时,人民的账单在不断扩大。



很多听起来很美,看上去很美的发展大计都可能变成通往鬼城的另类道路。



保障房建设已经笼罩在某种鬼影中。为了缓解高房价带来的社会焦虑,以及对社会底层提供必要的安居保障,以房地产调控名义,中共高层在几年以前向各地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推动建造保障房,以低成本的方式提供给社会底层。但由于这种行政措施有悖于土地财政下的地方利益,地方政府并没有激励来完成这种政治任务,地方政府充分利用他们的事权空间来敷衍和消解来自上层的政治压力。



在实际操作上,地方政府往往把保障房用地规划在边远郊区,交通,教育,医疗和生活配套设施都十分缺乏,而保障房工期经常拖延,质量缺乏保证,保障房的分配过程又受到权力腐败影响,层层截流,很难真正惠及底层。因此获得保障房待遇的人士往往不会入住,而那些外人打工人群,基本没有资格享受这些待遇。因此保障房的存在就变成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成了上层回应民意的挡箭牌,成了地方政府应付政治压力的幌子,成了社会底层口惠而实不至的期待,最后殊途同归,保障房变成了鬼城现象的一种典型的来源。



作为新一届政府经济理念重头戏的城镇化,其真正政策蓝图迄今不甚明了,但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名义下的旧村改造正在沿海诸多省份如火如荼的推进。笔者不喜欢危言耸听,但假以时日,旧村改造最终结果可能是通向形形色色的鬼城或鬼镇。



农村问题积弊已久,是当下社会最重要的结构性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种巨大的发展不平衡,官方先后试图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来改善农村状况。胡温时代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这种努力举措之一,不过新农村建设执行起来,除了有限改善乡村表面面貌之外,并没有触动导致农村贫困的深层问题,因此几年下来,新农村建设无疾而终。



目前两股相互关联的驱动力正在主导着地方政府旧村改造的热情。一股是通过大拆大建,形成一波建设热潮,提升经济数据,一股是以所谓节约土地资源的名义,让农民聚集居住,甚至把农民赶入高楼大厦,然后利用公权力以十分廉价的对价征用农村多余土地,或者以返耕的名义置换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不管哪种方式,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都是最大的得利者,而农民则被裹挟进了一个他们无法充分预见其后果的大规模造房运动。这个过程中除了大量的强拆和社会不公之外,纯粹从经济帐本来说,很多成本,包括房屋建造成本,基础设施等等,都要农民们自掏腰包解决,农民们辛苦积聚起来的财富基本消耗殆尽,而那些不富裕的农民往往因此背负巨额债务,对农民们后续生活的可持续带来了巨大压力。



长期受温饱基本需要煎熬的人们会因为解决温饱问题而感激涕零,农村的衰败,农民的困苦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很容易被短期利益所误导。表面看来,通过旧村改造,农民们可以从原来破败的乡村房子,搬到干净整洁的社区居住环境,当然会带来短暂的新鲜感,部分农民也可以通过土地资源的交易获得不菲的现金收入,因此旧村改造政策似乎得到很多人的拥护。



但伴随这个过程,农民们失去了他们最重要的集体资产——土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资本,同时又无法积累持续生活需要的资本,作为土地征用交换条件获得的最低社会保障并不能提供体面的生活,他们今后的生计将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在一些经济活动频繁的区域,农民们建造起来的多余房屋尚可以出租,租金可以用来偿还债务,获得了一些财产性收入。但是当旧村改造规模越来越大,房屋供应量成倍增加的时候,谁来租用这么多房子?



二元结构形成的社会形态会制约人们的想象力,似乎非此即彼,没有第三条道路,因此相比较农村存在的问题和政府提供的解决方案之间,人们很自然的就会认同政府的旧村改造计划,认为这起码是对凋敝农村的一种改善。但仔细分析下来,毋庸讳言,农村衰败更多的肇因是制度性的,旧村改造并不是制度的改善。



农村为什么那么破败?农民们为什么喜欢搭建违章建筑?因为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剥夺了农民们利用土地的权利,很多地方,已经几十年没有批准农民在集体土地上的宅基地了,那样农民们自然只能以违章的方式扩建。长期以来对农村公共投入的缺位,使得道路等基础设施破败不堪。



农村为什么成为了环境污染重灾区?原因无他,农村成了污染物最便宜的出口,在权力和各种势力庇护下,污染企业们在农村可以受到最少的约束和反抗。



农村自治为什么走样?因为村级党支部的权力和乡镇一级政府权力对村民自治机构的干预,使得农村自治徒有其表,导致了农村公共治理水准无法提升,因此无法形成有效的共识。农民们并不缺乏自治能力,作为一个对比,历史上乡绅自治结构下,农村并不是混乱的代名词。



在现有制度下,无论是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社会资源获取等等,农民都处在结构性的弱势中,农村的凋零衰败就是一个必然的后果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会导致农村生态的重大调整,很多农村会消失,很多乡村变得更加美好,导致“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请参阅王怡文章)的肇因,绝不是因为农民的素质,农村的地理位置或者市场化进程。想象下,如果农民拥有平等的公民权利,拥有集体土地的处置权,拥有必要的公共服务,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积累起来的财富和社会资源,来建设美好居住环境,而排除政府有形之手的参与。












回到目前正在快速推进的旧村改造进程,由地方政府统一规划的所谓住宅小区,那种标准化的模式整齐划一来强制农民的生活形态,即使从审美的角度,也是非常粗暴的。 农民们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社会关系都会因此受到冲击,而擅长大拆大建的官僚们,如何有能力改善农民的人文环境?



在继续经济改革的话语框架下,用意美好的城镇化最有可能变成房地产下乡运动,旧村改造的美好说法则可能把农民们带进各种各样的小型鬼城中。那些忧心于农村凋敝,而相信官方描绘的美好图景的人们,应该追问下,一个权力缺乏约束和政绩驱动的官僚体系,能提供解决中国农村积弊的药方吗?



面对诸多矗立的鬼城,面对众多正在形成中的鬼城和鬼镇图景,也许重温下美国前总统里根的那句名言是必要的:政府并不是问题的解决方式,政府就是问题本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30 10:18 , Processed in 0.1110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