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衫乡红色旅游开发方案
(源自: http://www.xsly.gov.cn/Article/ShowInfo.asp?InfoID=693)
景点分布说明
一、红色景点
下衫暴动农会旧址——朱熹祠
少共省委旧址——魏家湾
湘鄂赣省委省苏旧址——宫选屋
省石印局、无线电台旧址——火烧屋
省总工会旧址——城隍湾
红军第五分校旧址——三帝殿
红军医院旧址——松源街
省反帝拥苏、银行旧址——土地港
省兵工厂旧址——西湾
来源岭战斗遗址——西湾来源岭
省政治保卫局旧址——埠下屋
革命烈士墓——万家屋
二、绿色景点
红色风光湖——王桥村红色水库
锡垅风光湖——红星村锡垅水库
三、古色景点
真武殿——红星村塔头
玉林寺——土龙山白虎凹
方竹寺——李竹村苦竹坳
朱熹纪念祠——上衫中学校内
四、特色景点
农家乐庄园——王桥村谢园
生态林里园——红星村洪源
上衫乡红色旅游开发草案
上衫乡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西临湖南平江,北抵湖北通城,南接江西铜鼓,依海拔1156米的土龙山而伴,版土面积77.4平方公里,人口1.4万,距修水县城64公里,通往湘、鄂两省的柯垅线公路从境内经过,交通较为便利。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历史文化厚重,秋收起义前,在这里暴发了著名的“下衫暴动”;大革命时期是湘鄂赣省委省苏的驻扎地,彭德怀、滕代远、傅秋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是重要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现有红色革命遗址多处,极具红色旅游开发价值。
为策应修水县红色旅游开发,充分挖掘我乡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基地,推动我乡旅游业的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开发红色旅游为主线,带动绿色生态游、古色建筑群游、特色乡村游,让广大游客重温革命历史,体验红色文化,回归大自然,感受乡村特色风情,打造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集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红、绿、古、特四色旅游业。
二、旅游开发的原则
1、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将现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包装,并加以推介,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将资源变成财富。在开发过程中,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原则,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政府仅定思路、调子,引入企业的进行开发经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2、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实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既要把旅游景点进行规划建设,实现其价值,又要对这些旅游景点进行保护,绝对不能因开发的需要而毁坏现有的革命遗址和建筑群,并且要不断加以修缮和补充,尽量保持其原貌。
3、坚持重点开发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虽然我乡的红色遗址众多,但因长期维修经费不足,有些遗址破损严重,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先开发一部分基础较好、影响力较大的景点,再按照难易程度分步进行开发。
4、坚持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整合我乡旅游资源,寻求区域合作,把我乡的旅游开发纳入全县乃至周边省、市的旅游开发中。依托全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形成以秋收起义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带;同本省的铜鼓县、万载县、湖南的平江县进行合作,形成湘鄂赣省委省苏革命遗址旅游带;与龙门石牛寨旅游风景区、渣津龙安寨风景区、水源峡谷漂流风景区相结合,形成湘赣两省边境生态旅游带,从而推动我乡的旅游业发展。
5、坚持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原则 以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开放的思路,以留得住游客为目标,引进招商项目,大力开发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6、坚持红、绿、古、特相结合的原则本乡兼有红、绿、古、特多种旅游资源,不但有多处红色革命遗址,同时还有茂盛的自然森林、人工造林和特色木本药材,森林覆盖率达70%,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有风光秀美、湖水清澈、绿树成荫的山间水库二座;古色古香的祠堂、庙宇等古建筑随处可见;且全乡近80%的居民系朱熹嫡系后裔,建有朱熹宗祠多处,以世界朱熹联谊会为平台,充分挖掘“朱子家训”的文化内涵。以上这些资源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可以全部加以整合利用,进行整体开发。
三、旅游资源分布及规划
1、红色景点
(1)下衫暴动指挥部旧址——下衫农会:位于上衫中学校内的朱熹宗祠,该屋坐北朝南,占地1240平方米,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分正屋、侧屋、上下厅、天井,有房屋20余间。
(2)湘鄂赣省委省苏旧址——宫选屋(1931年9月—1932年4月):位于上衫村宫选大屋,始建于清咸丰年间,该屋坐北朝南,占地3252平方米,三重二厅双井、左右侧房、上下两层砖木结构,共有房屋50余间,现存有办公、会议场所多处,彭德怀住房及木床一张,二重门正顶立有刻着“湘鄂赣省苏维埃人民政府”牌匾。(同时驻扎在宫选屋的机关还有省先锋队总部、互济会、临时法庭、妇代会)。
(3)少共省委旧址——魏家大屋(1931年9月—1932年4月):位于同升村魏家湾,占地825平方米,砖木结构,共有房屋12间,正门右侧墙壁上存有“欢迎白军士兵和下级官长来当红军”标语。
(4)湘鄂赣省石印局、无线电台旧址——火烧屋(1931年9月—1932年4月):位于上衫村中小校侧,占地面积1210平方米,砖木结构,共有房屋9间。
(5)湘鄂赣省总工会旧址——城隍湾祠(1931年10月—1932年4月):位于上衫村城隍湾,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砖木结构,共有房屋12间,现存有“工农大专政”标语。
(6)湘鄂赣红军第五分校旧址——三帝殿(1932年3月—1932年4月):位于上衫村松源街,占地820平方米,砖木结构,共有房屋10间,现存有吹号台、训练场等。
(7)湘鄂赣省反帝拥苏大同盟旧址——土地港建昌屋(1932年1月—位于上衫村土地港,占地面积1120平方米,土木结构,共有房屋6间。现存有标语:打倒屠杀工农的改组派,打倒勾结帝国主义的国民党,消灭反革命的AB团。
(8)湘鄂赣工农银行旧址——土地港相林屋(1931年9月—1932年4月):位于上衫村土地港,占地1241平方米,土木结构,房屋12间。
(9)湘鄂赣省兵工厂旧址——西湾屋(1931年9月—1932年4月):位于上衫村西湾,占地面积2285平方米,砖木结构,共有房屋20余间,现存有遗留的弹壳、铁片。
(10)湘鄂赣省政治保卫局旧址——埠下屋(1931年9月—1932年4月):位于王桥村坪下,占地面积952平方米,土木结构,共有房屋6间。
(11)来源岭战斗遗址:位于上衫村西湾来源岭,1933年2月,红16军7师1团在此与国民党陶广部62师4团作战。
同时,还有上衫村松源街红军医院、万家大屋烈士墓等遗址。
2、绿色景点
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把两座山间水库规划成人工湖,开发乡土特色的农家乐和风俗园,在岛上开发时尚、新奇的游乐项目;在湖旁建立休闲山庄,集餐饮、垂钓、住宿、休闲于一体,让广大游客游玩后能够有一个舒适、安逸的休闲去处;在人工湖边建立农家乐庄园,以山区民俗为特色,在内建设木屋、竹屋,让游客入内居住,领略民俗文化,感受农家乐趣。
3、古色景点
全乡现有朱熹祠、方竹寺、玉林寺、真武殿等祠堂、庙宇建筑多处,这些地方是传承民俗文化,从事民俗活动的场所,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极具地方风俗特色。同时,还有高墙大院、青砖兰瓦、结构布局宏伟、建筑设计精巧,且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群多处。
4、特色景点
结合方竹寺旁方竹的奇异特色,把方竹作为一个特色进行包装,开发新奇观光景点;以上衫黄栀子药材和农家土特产为特色,开发生态林果园。在山上栽种各种果树,让游客置身花果山,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品尝亲自采摘水果和收获农特产品的乐趣,打造一年四季花满山,一年四季果满山的生态园林。
四、旅游开发的前期准备
一个上品位的旅游开发项目必须要有引人入胜的特色景区、舒适怡人的自然环境、优质快捷的旅游服务、全方位的配套设施为支撑。因此,在启动旅游开发之前,我乡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旧址保护与抢修
本乡现存的红色旧址和祠堂、庙宇、古屋等多数是清代或民国早期土木建筑,年代久远,需要常年维修或定期大修,虽然乡政府每年安排维修,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部分旧址面临灭失,倒塌的危险,如少共省委旧址、反帝拥苏大同盟旧址等,必须及时进行抢救性维修保护。(一)我乡本着旧址保护与维修尊重历史,保持古色原貌的原则,迅速成立机构,投入专项经费,落实具体责任人,加强对旧址的管理力度,及时组织抢修,制定完善的保护和管理办法,形成长效机制。(二)积极组织对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着手规划文物的保管、陈列工作。(三)结合我县的深山移民政策,对部份旧址内现有的居住人口进行摸底并造册登记,做好这些群众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搬出旧址并进行分散安置,从而实现对旧址房屋的整体保护。
2、加快交通网络建设
借市县打好公路建设三年翻身仗的契机,围绕方便、快捷、畅通的原则,合理规划各景点的连接公路,迅速推动村级公路网络建设,实现全乡村村通,景区内点点通水泥公路的目标,对外加强与周边景区的交通公路网络建设。同时,积极申报农村区间公交线路,开通旅游客运公交。
3、迅速推进村庄环境整治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对公路沿线与旧址周边的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尽快启动所有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按照走平坦路、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的建设标准,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塑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
4、全面实施生态绿化工程
以建设绿色生态上衫的总体思路,大力抓好我乡的平原绿化工作。(一)启动公路绿化工程,境内所有公路两旁栽种以樟树、桂花树相映衬的行车风景树,同时积极实施路边绿化造林,在公路两边栽种五排以上的杨树绿化带。(二)启动村庄绿化工程,在农户的房前屋后栽种以早熟梨、桃为主的果树,建设庭院经济,在村庄内的空闲地栽种花卉苗木或景观树种,美化村庄环境。(三)启动黄栀子药材灭荒工程,结合我乡现有的黄栀子药材特色,大力引导广大群众实施荒山荒坡药材开发,在乡主干道两旁栽种十里黄栀子药材带,走药材产业发展之路,打造万亩药材基地乡。(四)利用农发水保项目在上衫的实施,抓好原有生态水保项目,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栽种阔叶防护林为主,探索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五)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组织乡村干部、机关单位职工,每人每年在指定的荒山荒坡内栽种二棵绿化树,规划建设绿色生态风景林。(六)抓好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明确山林权属,完善林权流转机制,做大做强林业产业。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公益林和退耕还林的管理,在全乡境内实行封山育林,加强林业管理,整顿林业秩序,切实保护森林资源。
5、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以旅游服务为导向,推行热情服务和文明礼貌的旅游文化教育,增强广大群众的服务意识,提升旅游开发的软环境,让游客感受到我乡热情好客,勤劳纯朴的民风。同时,通过在全乡深入开展惠民政策、传统美德、勤劳致富和民主法制四项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激发群众的创业热情,增强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6、做好项目包装与推介
加强同周边景区的联系与沟通,学习和借鉴其他旅游景区的成功经验,整合全乡的旅游资源,对相关的红色历史资料进行挖掘、整理,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编制旅游宣传画册和招商项目书,利用修水红色旅游网、报纸等媒体进行项目的包装与推介,积极参与各种旅游、招商推介会,把红色旅游景点作为招商项目进行开发。
秋收起义——下衫暴动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按照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并斟酌各县情形,迅速制订了全省《秋暴计划》,在计划中考虑警卫团,平浏农军留驻修铜,以及修铜两县工农运动都有相当基础等情况,拟订赣北以修水为起点,影响邻近各县,与各县取得联络,举行暴动并马上实行捕杀豪绅及反动派,没收大地主土地,建立农民政权”的指示,修水党组织要求各地***员抓好武装力量,先后在农村组织了以下衫暴动为代表的数起“打土豪劣绅、反饥饿、反暴政”的农民暴动。
1927年八月,下衫的朱枳垣、朱铭炼、吴春满等***员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在下衫农民协会中挑选了三十多名精壮的农民组成自卫队,吴春满任队长,并配有乌铳、梭镖、大刀等武器,进行了专门的军事训练。自卫队臂佩红布为标记,长驻农会,保卫农会,积极准备暴动。
下衫农会和农民自卫武装的建立,大长了农民群众的志气,大灭了地主的威风,当地大小地主再不敢在农民头上为所欲为。因此严重威胁了地主阶级的权益,他们视农会及武装为眼中钉、肉中刺,时刻想置农会及武装于死地,他们勾结在一起暗暗纠集一批流氓地痞打手,并派人往湖南、湖北等地去购买枪支,准备镇压农会。
1927年8月16日,由朱枳垣领导的1000多名农民首先攻打敢于出头的大地主朱经美,没收了他们的谷米财物,并烧毁了他家的一部分账薄和契约。
打下朱经美后,农协欢庆胜利,准备再打礼源殿下的大地主徐济航,并乘胜一边练兵,一边自造土枪土炮。在试打土铁炮(罐崽炮)时,因炮管爆炸,自卫队朱圻木被炸死,同时也炸伤了在旁边玩耍的大地主朱谷丰的儿子朱云斋。朱谷丰闻讯大发雷霆,纠集暴徒,带领叔侄兄弟持刀擎棍于黑夜袭击农会自卫队。自卫队毫无准备,当场有5名队员被打得昏死过去,寡不敌众,只好撤退,下衫农会被捣。
事件发生后,农民个个怒不可遏,一致要求严厉惩罚土豪朱谷丰,党组织抓住这个活教材向农民进行阶级教育,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拿刀枪武器铲除土豪劣绅。1927年8月20日,经过党组织动员起来的2000多名群众,怀着对地主阶级的满腔仇恨,在朱枳垣、吴春满、朱铭炼等人的带领下,将朱谷丰庄院团团围住,喊声震天动地,朱谷丰见来势汹涌的群众,吓得瘫痪在地。农民冲进朱家大屋,捉住朱谷丰、朱寿昌,当即召开现场斗争会,控诉朱谷丰等人的暴行,向朱谷丰讨还血债,会后应贫苦群众的强烈要求,将朱谷丰用乌铳打死,并没收朱家财产。这次暴动取得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广大农民举行武装暴动的勇气和决心。
湘鄂赣省委省苏进出修水上衫
一、迁驻修水
1931年7月,湘鄂赣省在湖南浏阳东门楚东山召开第一次省党代会,成立省委、由李宗白任省委书记,机关暂驻浏阳县境。这时,国民党蒋介石军队正组织对苏区进行围剿。
1931年9月,湘鄂赣边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迁至平江长寿街召开,期间遭国民党军队飞机的轰炸,大会又转移到群众基础好,苏区政权巩固的修水上衫续开,正式成立了第一届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从此,湘鄂赣省党政机关陆续迁驻修水上衫。
上衫西临湖南平江,北抵湖北通城,南交江西铜鼓,居土龙山脚下,进可西去平浏,威胁长沙,退又可入土龙山与国民党军队开展山地游击,是国民党湘鄂赣三省防御的薄弱地区,它既便于加强与湘北、湘东、鄂东南、赣北、赣中苏区的联系,又可以避敌直接攻击。
当时驻札在上衫的省委省苏机构有:省委、省苏机关驻宫选屋;省共省委驻魏家湾;省总工会驻城隍湾;省政治保卫局驻埠下屋;红军第五分校驻三帝殿;省石印局和无线电台驻火烧屋场;湘鄂赣红军医院驻松源街,省互济会、工农银行、省少先队总部临时法庭、省妇代会、省反帝拥苏大同盟。
二、省委省苏执委扩大会
湘鄂赣省委第二次执委扩大会 1932年2月在修水上衫召开了湘鄂赣省委第二次执委扩大会,主要内容:总结经验教训,纠正硬打平浏的错误,指出赣北修水应成为省委工作的中心。会议通过了《中国***湘鄂赣省委第二次执委会决议案——争取以南昌为中心的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与湘鄂赣省的战斗任务》。
湘鄂赣省委第三次执委扩大会 1932年3月17日至22日,在中央代表团林瑞笙的主持下,省委在上衫召开了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会议根据四中全会“反右倾和改造各级领导机关”的错误纲领,解散了以李宗白为首的原省委,组成省委,林瑞笙为省委书记,并以林瑞笙、胡梓、杨琦、兰桥、黄加高、洪紫清、陈桂生共7人组成省委常委,执委还有刘建中、江运樊、孔荷宠、黄志竟、刘学吴、包小山等14人。同时还提出了改组省苏的议案。
1931年9月,在修水上衫正式成立了第一届湘鄂赣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由赖汝樵任主席,刘建中任副主席,并召开了省苏维埃第一次执委扩大会,明确了省苏内部分工:军事部长杨幼麟、土地部长李楚平、财政部长涂正坤、粮食部长张怀一、经济部长李彦、卫生部长胡梓、劳动部长杨琦、外交部长黄志竞、交通部长于兆龙、社会保险部长陈桂生、市政部长李宗白、政治保卫局长赖汝樵、统计局长黄仁、工农检察所主任曹玉阶。
1932年4月1日,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根据省委的提议,在修水上衫召开省苏维埃第二次执委扩大会。会议认为***员赖汝樵、杨幼麟、李宗白、胡梓、于兆龙、方幼梅(修水)等13人因成份不好,犯了错误。所遗缺额,推举了王显德、彭德怀、包小山、樊象日(修水)、严图阁等l4人予以补充。加上原来的省苏维埃执委刘建中、涂正坤、袁风英、张怀一、孔荷宠、陈桂生、黄志竟等13人,共27人,重新组建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并推选王显德、彭德怀、刘建中、包小山、袁风英5人组成主席团。以王显德为主席,刘建中、彭德怀为副主席。
三、建立群团组织
省委省苏迁驻上衫后,各种群众代表大会相继召开,各群众组织也随之建立。
1931年9月下旬,少共湘鄂赣省代表大会在修水上衫魏家湾召开,到会代表136名,会期5天。会议选举产生了湘鄂赣第一届团省委,汤昭任少共省委书记,李华英、邓湘君、刘曙东等人为常委,会议讨论了如何动员青年参加红军等问题,并通过了告湘鄂赣三省青年书。
1931年10月10日,湘鄂赣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在修水上衫城隍湾召开,成立了湘鄂赣省赤色总工会,选举陈桂生为委员长。
1931年11月,湘鄂赣省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在上衫宫选屋召开,成立了少年先锋队总部,由张蕃任总队长,陈时夫任党代表,张福禄任参谋长。
1932年1月1日,湘鄂赣省总工会在城隍湾召开第一次青年工人代表会。会议由邓湘君、李湘涛主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湘鄂赣边的18个县100余名代表,推举了傅秋涛为委员长。
1932年2月11日,湘鄂赣省苏在上衫召开第十一次常委会议,决定组织湘鄂赣临时法庭,由赖汝樵、杨幼麟、杨琦、吴天骥(修水人)、邓湘君、胡梓、何启祥七人任委员,推举赖汝樵为主席,其职权等于最高审判庭。
1932年“三八”节,由省委发起,在上衫召开了湘鄂赣省妇女代表大会,到会代表近百人,成立了妇女联合会,选举江运樊为主任。
1932年3月18日,在上衫土地港举行了全省反帝大同盟代表大会,研究了反帝工作,正式成立了省反帝大同盟,由张警吾任主任。
省委还于3月18日在宫选屋召开了省互济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选举了负责人。
1932年3月,湘鄂赣省委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以原苏维埃政府领导的军事学校为基础,决定在上衫成立湘鄂赣红军第五分校,分校校长高泳生,政委刘学昊、政治部主任陈小明。分校下辖政治、步兵、炮兵三个大队,首批学员约八、九百人。
1932年3月26日,少共湘鄂赣省委常委扩大会在上衫魏家湾召开,“遣责过去旧省委右倾机会主义的懦态”,会议撤消汤昭书记职务,由郭潜任少共省委书记,共19人组成团省委执委。
1932年4月2日,国家政治保卫局湘鄂赣分局在上衫改组,委员有涂正坤、郑宝、曹衍安、周益春、罗鑫、林焕然、傅秋涛共七人,省委任命涂正坤代分局长
四、迁出修水
1932年3月,根据湘鄂赣省委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关于“以修、铜、万为中心根据地,积极向东南发展,与湘鄂苏区和中央苏区的革命势力汇合,争取以南昌为中心的首先胜利和湘鄂西打成一片的计划。于1932年4月将省委省苏机关迁出修水,向万载小源转移。
湘鄂赣省委、省苏及其机关从1931年9月迁入至1932年4月迁出在修水上衫驻扎约8个月时间,当时已有20余县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4万人,苏区人口约300万。修水县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为湘鄂赣省委、省苏及其机关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为省委、省苏传递文件、运送物资,护送工作人员出入境,保障省委省苏与下属特区委及各县的通信联络:二是组成的赣北红色警卫营,保卫了省委省苏机关的安全;三是指定专门干部负责协助省委省苏机关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曾得到过省委书记李宗白高度的赞扬。
湘鄂赣省在修水期间主要负责人简历
李宗白(1902-1933)湖南平江人,1923年加入中国***。同年9月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同年1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是湘鄂赣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3月被错误批判犯有右倾错误并被撤销党政领导职务。1933年秋在江西于都病逝。
赖汝樵(1900-1933)湖南平江人,工人出身,1928年加入中国***。同年冬率游击队协助黄公略的红五军第二纵队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边革命根据地。1931年9月参与主持召开湘鄂赣省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被推选为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933年7月因肃反扩大化被拘禁,不久含冤自尽,后追认他为革士。
林瑞笙(1908—1935)江西萍乡市人,1925年5月加入中国***。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尔后赴苏联学习。1930年秋回国,任中央局巡视员,1932年3月任湘鄂赣临时省委书记。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湘赣苏区坚持斗争,1935年春,在萍乡大安里青龙山遭敌进剿,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撤退,不幸壮烈牺牲。
王显德江西阳新人,1927年冬加入中国***。1932年4月1日,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改组了省苏维埃。以王显德为主席,彭德怀、刘建中为副主席。1935年4月12日,因叛徒告密,在九龙宫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彭家围子。1922年改名彭德怀,考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1928年4月加入中国***,同年7月22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率部在湘鄂赣边转战数月,建立三省边界革命根据地,后率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第4军会师。1930年6月任第3军团总指挥,率部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乘胜攻入长沙,占领十日。1931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4年1月补选为中共第六届候补中央委员。
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1935年10月,与政治委员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副总指挥(第18集团军副总司令)。与朱德总司令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取得平型关等战斗的胜利。。1940年,在华北发动大规模的交通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使全国军民受到鼓舞。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1949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于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他“朝鲜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1952年4月回国,主持中共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从1954年9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刘建中(1899-1934)湖南省平江人,又名建忠、正发,早年加入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参加领导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后任湘鄂赣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共执行委员,1934年在湖南平江牺牲。
傅秋涛(1907-1981)湖南省平江县安定镇鸣山人,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先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总参谋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1年8月在北京逝世。
胡梓(1905-1935)湖北黄梅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1923年在南京加入中共党员。曾任中共南京地委书记。1931年7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成立,任组织部长。1935年2月,敌人在叛徒引导下,偷袭冷水坪(位于通山南部),进攻道委机关,他率领战士掩护机关干部和群众突围时,中弹阵亡。
张警吾出生于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1931年9月,并被选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932年3月18日,正式成立湘鄂赣省反帝大同盟,并当选为主任。6月任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文化部长。同年8月,在苏区肃反扩大化运动中,被诬为“托派”而停职关押于江西万载小源。1934年4月被错杀。新中国成立后,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高泳生红16师师长,牺牲于修水全丰,1934年6月7日在全丰坑口突围时被上源团匪所俘,9日晚在脱逃中坠入山涧中的脚鱼潭毙命。
吴天骥修水县全丰人,红16军政治部主任,1933年10月在湘鄂赣省委驻地万载小源任《战斗报》编辑时被诬为“托陈取消派”逮捕,不久错杀,于1945年4月在***在延安召开七大会上,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下衫暴动农会旧址
一、历史背景: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全国工农暴动风起云涌,修水县党组织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制订的《秋暴计划》“拟以赣北修水为起点,影响邻近各县,与各县取得联络,举行暴动并马上实行捕杀豪绅及反动派,没收大地主土地,建立农民政权”的指示,自1927年8月中旬开始,积极组织以“打土豪劣绅、反饥饿、反暴政”为中心内容的农民暴动。
二、暴动的时间、地点及主要组织人
1927年8月16日,下衫的朱枳垣、朱铭炼、吴春满等***员组织的下衫农会1000多名农民首先攻打了大地主朱经美,没收了他的谷米财产,烧毁了他家的部分账簿和契约。8月20日带领2000余名农民攻打了土豪朱谷丰,召开了现场斗争会,将朱谷丰用乌统打死,并没收朱家财产。
三、历史意义
此次下衫暴动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修水党组织贯彻省委秋暴计划指示的具体落实,极大鼓舞了广大农民进行暴动的勇气和决心,有效发挥了农会和农民自卫武装的作用,大大地震慑,打击了地主阶级,给党在农民运动,军事组织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现存有:国家一级文物丝茅剑,原下衫农民朱佑清在暴动时所使用的武器,收藏于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朱经美屋、朱谷丰庄院;农民起义歌曲:“我们打掉大炮筒,消灭大地主,杀土豪,杀劣神,一个都不留种,建立苏维埃农民大专政”。
湘鄂赣省委、省苏旧址—一宫选屋
一、迁入的历史背景
1931年国民党蒋介石军队正组织对苏区进行围剿,中共湘鄂赣省委机关驻地湖南的浏阳成为国民党军队围剿的重点之一,为此,湘鄂赣省委机关迁驻平江。1931年9月,湘鄂赣边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江长寿街召开,期间遭国民党军队飞机的轰炸,大会转移到修水上衫续开。
二、驻扎时间
湘鄂赣省委、省苏及其机关从1931年9月迁入至1932年4月迁出在修水上衫驻扎约8个月时间。
三、湘鄂赣省苏区版图及规模
当时已有平、浏、修、铜、万、宜、萍、通、阳、瑞、武、崇等20余县建立苏维埃政府和党组织,发展党员4万人,苏区人口约300万。
四、所辖的组织机构及主要负责人
1931年7月,在湖南浏阳东门楚东山召开全省第一次党代会,成立省委,由李宗白任省委书记。
1931年9月,湘鄂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上衫成立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由赖汝樵任主席,刘建中任副主席。
1932年3月22日,在上衫召开了省委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解散了以李宗白为首的原省委,组建省委,林瑞笙任省委书记。
1932年4月1日,在修水上衫召开省苏维埃第二次执委扩大会,重新组建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以王显德为主席,刘建中、彭德怀为副主席。
期间所驻机关有:少共省委驻魏家湾,先后由汤昭、郭潜任少共省委书记;省总工会驻城隍湾,先后推举陈桂生、傅秋涛为委员长;省政治保卫局驻埠下屋,先后由赖汝樵、涂正坤任分局长;红军第五分校驻三帝殿,分校校长高泳生:省兵工厂驻西湾,厂长向士俊;湘鄂赣省反帝、拥苏大同盟驻土地港,由张警吾任主任;省石印局和无线电台驻火烧屋场;湘鄂赣省妇代会,江运樊为主任;省少年先锋队总部,由张蕃任总队长,陈时夫任党代表;湘鄂赣省临时法庭,由赖汝樵任主席;湘鄂赣省工农银行、湘鄂赣省互济会、湘鄂赣红军医院等。
五、湘鄂赣省委、省苏工作开展情况
1931年9月湘鄂赣省委、省苏迁到修水上衫后又相继召开了两次省委执委扩大会和一次省苏执委扩大会。
1932年2月在修水上衫召开了第二次执委扩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湘鄂赣省委第二次执委会决议案——争取以南昌为中心的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与湘鄂赣省的战斗任务》。
1932年3月17日至22日,在中央代表团林瑞笙的主持下,省委在上衫召开了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会议解散了以李宗白为首的原省委,组建时省委,林瑞笙任省委书记,并以林瑞笙、胡梓等7人组织临时省委常委,同时还提出了改组省苏的议案。
l932年4月1日,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根据省委的提议,在修水上衫召开省苏维埃第二次执委扩大会,会议认为***员赖汝樵、杨幼麟、李宗白、胡梓等13人团成份不好,犯了错误。所遗缺额,推举了王显德、彭德怀等14人予以补充。加上原来的省苏维埃执委刘建中、涂正坤、袁风英等13人,共27人重新组建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以王显德为主席,刘建中、彭德怀为副主席。
六、迁出的历史原因
1932年3月,根据湘鄂赣省委第三次执委扩大会议关于“以修、铜、万为中心根据地,积极向东南发展计划”,同时考虑到现驻地修水上衫与中央苏区相隔较远,不便联系和不便指挥铜、万等县,决定将省委省苏机关迁出修水,向万载小源转移。4月中旬,省委、省苏机关开始经靖林、黄荆坑、幽居、浏阳东门、白沙、石鼓山等地向东南万载转移,随后,其他各机关亦陆续迁出上衫。
少共湘鄂赣省委旧址——魏家湾
1931年9月下旬,少共湘鄂赣省代表大会在修水上衫魏家湾召开,到会代表136名,会期5天。会议传达了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检查了湘鄂赣团组织在立三路线下的错误,会议选举产生了湘鄂赣第一届团省委,汤昭任书记,李华英、邓湘君、刘曙东等人为常委,领导湘鄂赣苏区少共工作,会议讨论了如何动员青年参加红军等问题,并通过了告湘鄂赣三省青年书。
1932年3月26日,少共湘鄂赣省委常委扩大会在上衫召开,“遣责过去旧省委右倾机会主义的懦态”,会议产生了少共省委,并取得了中共省委同意,会议撤消汤昭的少共省委书记职务,由郭潜任少共省委书记,共19人组成团省委执委。
湘鄂赣红军第五分校旧址——三帝殿
1932年3月,湘鄂赣省委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以原苏维埃政府领导的军事学校为基础,决定在上衫成立湘鄂赣红军第五分校,分校校长高泳生,政委吴学昊、政治部主任陈小明。分校下辖政治、步兵、炮兵三个大队,首批学员约八、九百人,分校的建立为湘鄂赣省主力红16军及各县独立团、游击队培训了大批的军政骨干。
省反帝拥苏大同盟旧址——土地港
1932年3月18日在上衫举行了全省反帝拥苏大同盟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省反帝拥苏大同盟,由张警吾任主任。反对帝国主义大同盟(以下简称反帝大同盟)是中国***领导下一个群众性的反帝统一战线组织。只要是爱国者,不甘心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人们,都可以加入这个组织。机构下设主任、宣传、组织、财务、文书等职,反帝大同盟的工作是,一是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号召广大人民对日作战,支援反帝斗争;二是策动白军士兵举行兵暴或兵变,拖抢投诚红军。拥护苏联大同盟(以下简称拥苏大同盟)当时“反对世界大战,武装拥护苏联”是全党中心任务之一,机构下设主任、组织、宣传等职,其主要成员只限于机关干部、工人、农民。
上衫来源岭战役
1933年2月,红16军7师1团战至修水上衫,驻朱溪的国民党陶广62师4团尾追而来,敌我双方在来源岭相遇,我军先发至人,将敌人赶至塔头,打死敌连长1名、毙敌数十余人,缴获机枪1挺,子弹千余发。
西湾兵工厂
1931年湘鄂赣省兵工厂在修水上衫成立,厂长向土俊,有工人160余人,主要是修理枪支、大炮、制造弹药,后发展到造炮弹、机枪等武器,当时斗争艰苦,他们依靠群众捐献的铜铁,捡弹壳,自熬弹药,供应前方急需。
湘鄂赣工农银行
银行造币厂铸造的银元,人们习惯称为“东洋”,只能在苏区流通,后改为袁大头银元,白银来源主要靠打土豪,缴获敌人白银,收集菩萨银甲,辕门饰品及群众捐献的金银首饰等。1932年湘鄂赣省决定,工农银行的票币不得再发一文,并限定三个月内一律收回,分定各县苏负责找现洋作银行收回票币的基金,对群众公开承设过去滥发票币的错误。俟票币收回后,湘鄂赣省工农银行的名义即取消,再由群众集股和各级苏维埃政府给以现金的帮助,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赣省分行”。
湘鄂赣省互济会
1932年3月成立,是一个群众性的统一战线组织,它不分宗教信仰,不论阶级成分,只要同情和帮助革命者,都可以加入这个组织。主要任务是拥护红军,慰劳红军,优待红军烈士家属,组织发动群众募捐救济,反对白色恐怖。机构成员有:主任、组织、宣传各1人,制订的会员六大纲领:
(一)反对白色恐怖;
(二)救济一切因革命斗争而被难的战士及其家属;
(三)援助革命斗争,并号召广大群众参加革命运动;
(四)号召贫农救济运动;
(五)反对一切伪慈善事业,反对伪人道的团体和宣传;
(六)援助红军,反对国民党进攻苏维埃区域。
湘鄂赣省总工会
1931年10月,湘鄂赣省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在修水上衫召开。大会讨论了目前工人的主要任务,作出了相应的决议,成立了湘鄂赣省赤色总工会。选举了陈桂生为委员长,汤昭为省工会团委书记。
1932年1月1日,湘鄂赣省总工会在修水上衫城隍湾召开第一次代表会,由邓湘君、李湘涛主持召开、推举付秋涛为委员长。参加会议的有湘鄂赣边的18个县100余名代表。这次会议主要是:发展工会组织,做好工人纠察队、青年、少年队、儿童团、扩大红军等工作。
省政治保卫局
1931年9月,根据省苏第一次执委扩大会会议要求组建了省政治保卫局,由赖汝樵兼任局长。1932年4月2日,国家政治保卫局湘鄂赣分局在上衫王桥埠下屋改组,会议选举涂正坤、郑宝、曹衍安、周益春、罗鑫、林焕然、傅秋涛七人为委员,涂正坤代任分局长。下设侦察、监察、执行、保卫等科室,主要任务是处分、逮捕反革命党员干部和开展肃反工作,维护革命队伍和机关的内部纯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