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江国企改制:在“深水区”破冰劲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09-12-22 20:5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今年以来,我市快速推进国企改制。到上月底止,全市市属84户国有企业中,已有61户通过职代会和“两案”审批,并已基本完成职工安置,涉及职工3.6万人。图为改制后的九江整流器厂焕发生机,生产车间一片繁忙。(记者 洪显智 摄)<br/>  九江新闻网讯(记者 孔凡超)2009年对于我市的国有工业企业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用浴火重生、脱胎换骨来形容今年国企改革的深刻并不为过,用众志成城、最后一搏来描绘攻坚战的力度并非妄言。我市国企改革在经历了几年的艰难探索之后,2009年锁定84户市属国有企业,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攻坚战,国企改革工作开始破冰劲行。年关在即,当我们回首这充满激情、凝聚汗水的一年时,可以盘点出太多的收效和成果。</p>
<p>&nbsp;  ——截至目前,市属34户国有工业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完成安置职工占应安置职工总数的99.2%,27户市属非工企业基本完成了职工身份置换工作。</p>
<p>&nbsp;  ——目前,全市共融资筹集改制成本24.12亿元,已到账21.12亿元。将资产转化成资本,九江国企改制提供了一个“点土成金”的精彩样本。</p>
<p>&nbsp;  ——在改制过程中,我市把好“五关”,即决策关、操作关、效益关、稳定关、终结关,通过有情操作,成功让3.6万名职工安置实现软着陆。</p>
<p>&nbsp;  ……   吹响“集结号” 国企改制激情迈步</p>
<p>&nbsp;  近年来,九江市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国企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一些国有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国有企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存量资产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面对现状,改,就可能柳暗花明,绝处逢生;不改,则功败垂成,深陷窘境。市委书记钟利贵指出,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到今天,成了躲不开、绕不过、拖不得的一道“坎”。</p>
<p>&nbsp;  7月3日,九江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在白水明珠会议中心举行,来自社会各界1400余人与会,全市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的动员令正式打响。同时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4位市委常委和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全力做好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热线办公”,做到工作调度和解决问题常态化。派出36个改制服务指导小组进驻企业指导改制。每个改制服务指导小组由1名副县级领导带队,负责指导1家企业改制,对企业改制方案制订、矛盾化解、企业资产申报、债务清理核销、人员安置、产权置换、档案移交等各项工作全程进行指导监督。同时,抽调10名公开选拔的副县级干部充实到国有企业改制一线。</p>
<p>&nbsp;  在改制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先后10多次召开组长会、组长扩大会、协调会,卡死时间节点,倒排进度,争分夺秒,研究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问题。有关部门主动参与,开设绿色通道,干部“五加二”、“白加黑”地干工作,帮助企业改制。市国土局办理36宗国有土地使用证,按正常程序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为了加快企业改制进程,他们只用了不到10天时间,就办完了所有事项。市工商局在市国资公司注册办证时,仅用3天时间就办完了过去需要两个月才能办好的事。     思路决定出路。动员大会之后,我市曾一度因资金问题而搁置的改制攻坚战终于迈出了铿锵的步伐。 <br/><br/></p>
2#
 楼主| xiushui 发表于 2009-12-22 21:00:20 | 只看该作者
<p> “九江模式” 国企改革稳步推进</p>
<p>&nbsp;  改革是需要成本的,核心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只有解决了“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才能找到“人往哪里去”的路子。初步测算,我市这次企业改制成本高达41亿元。如果不能解决资金问题,改制就是一句空话。为了找到这一条思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市委书记钟利贵亲临一线调研,收集一手资料,第一次提出了整体运作的设想。市长曾庆红深入企业现场办公,调研具体运作办法。经过反复的论证,借鉴外地经验,结合九江实际,终于确定了“资产捆绑、政府融资、统一政策、全员置换、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整体运作思路。这种模式得到了兄弟省市的认同,被誉为国企改制融资的“九江模式”。</p>
<p>&nbsp;  “九江模式”最画龙点睛的地方就是整体运作的思路。市改制办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自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拉动内需,我国出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市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市委、市政府以敢于担当的姿态,适时建立了一个统一融资的平台,解决了有资产和没有资产改制企业的均衡问题。九江国有企业改制拖不得,每拖一年我市将增加3个亿的改制成本,而统一融资的模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统一步伐,加快进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比较全面的保证了改制质量。</p>
<p>&nbsp;  据介绍,市属84户国有企业可盘活的土地有2000多亩。根据测算,如果按常规的办法卖地,每亩均价最多80万元,只能筹集改制资金20亿元,资金缺口近一半;而进行整体运作,先做好环境,等市场好转再卖地,预计每亩均价可达100万元以上,可解决改制所需要的大部分资金。同时,改制企业的国有土地可以做到服从规划,从而创造了最大的经济效应。这种思路一出台,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迅速打开了九江国企改革的突破口。目前,全市共融资筹集改制成本24.12亿元,已到账21.12亿元。</p>
<p>&nbsp;  结合九江实际,我市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九江市推进国企改革实施意见》、《九江市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分流和身份置换若干具体问题的实施意见》等10多个文件近百条改革政策。在工作顺序上坚持“三先三后”:即先改国有工业企业,后改国有非工业企业;先置换职工身份,后整合资源资产重组;先安置职工,后安置干部。在方案审批上坚持“三不”:即职代会未通过的方案不上会讨论;“三级审核”未通过的方案不上会讨论;领导小组意见不统一的方案不审批。并通过银行融资着力破解资金筹措的难题;通过采取打包回购、企业政策性破产、民事破产、争取国家“减债脱困”政策、与债权人签订协议等方式着力破解债务化解的难题;通过把土地及时盘整出来,做到净地、无债、可用,着力破解资产变现的难题;对公房使用权进行置换,从而破解住房安置的难题。</p>
<p>&nbsp;  把好“五关” 3.6万名职工安置软着陆</p>
<p>&nbsp;  稳定维护得好,“九江模式”是和谐的改革。在改制过程中,我市把好“五关”,即:决策关、操作关、效益关、稳定关、终结关,通过有情操作,成功让3.6万名职工安置实现软着陆。</p>
<p>&nbsp;  稳定压倒一切。在改革过程中,我市还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改革的全过程,做到“小事不出厂门,大事不出市门,问题解决在基层”。各级工会组织全程参与改制过程,在维护职工权益中推进改革,在推进改革中维护职工权益,让广大职工认识到我市的改革不是为领导政绩改制,而是为职工利益改制;不是有钱改制,而是千方百计筹资改制;不是超前的改制,而是已经滞后必须推进的改制。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市信访局还设立了国企改制政策咨询台,及时了解、广泛收集职工的所思所盼,切实为广大职工释疑解惑,疏导职工情绪尊重职工,解决职工“话在哪里说”的问题,让广大职工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民主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共接待有关国企改革的上访148批次,累计上访人数5491人,涉及多方面的问题都基本得到了处理。同时,对改制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详细的工作预案,做到一个企业一个工作预案,充分发挥维稳、信访、工会、改制办等部门的联动作用,抓早、抓小、抓了,一有苗头就迅速处置。</p>
<p>&nbsp;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我市还把置换补偿金通过“一卡通”足额发放到职工个人账户上,企业为其缴纳社保金、医保金;大病、伤残职工的待遇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现行政策落实到位;失业保险金按照规定缴纳;男满50周岁、女满40周岁,男满30年工龄、女满25年工龄的职工,企业负责将社保金、医保金缴纳到法定退休年龄。未参加房改的职工享受房改政策;居住在生活区的职工,按城市规划需要搬迁的或者属于危房、小户型需要改造的,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进行解决,不需要搬迁和改造的按照政策颁发房产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p>
<p>&nbsp;  精细操作,孕育成功。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一大批国有企业在改制中靠大联强,谋求新的发展。<br/></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8 21:59 , Processed in 0.1830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