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莲的心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0-1-18 23:25: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阿   九
    认识柳含烟(修水作者熊先牡)和她的博客,已两年有余。她显然跟我读的是不一样的书,跟我这个写诗的人有着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我只能沿着或逆着她的思路,在这里发表一番清议。
    如果说,我对女人的论述多少有隔靴搔痒之嫌,那么,柳含烟的书乃是以女人的身份领悟女人,以女人的敏锐透视男人,以女人细腻的穿透力感悟世情世事。
    第一辑的散文语言凝练,笔触清新,蕴含深意,言有终而意未尽,恰似早春的空山灵雨,湿不透衣衫,却有悠长韵味萦绕满怀。
    当她说“千江月,乃同一轮明月,被人们赋予想象的翅膀,意义变得丰富。月缺,就是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可是,迷途的羔羊,如何才能开启,尘俗的彻悟!”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敏感和锐利的直觉,而这正是女性作家的天生优势。当她自爆与人下棋时“眼见自己的老帅四面楚歌,不赶紧救驾却依然千方百计围剿对方”,我为一个性情女子的豪气不禁哑然失笑。而当我读到“诚实不过是虚伪的幌子,险恶才是骨子里永远无法剔除的本性”这一句,我在为句子背后所负载的历程慨叹。但是,当我在全书点题之作《人间有味是清欢》里,看到“如果得不到所喜爱的,那么,就喜爱所得到的”这样的话时,我立刻意识到我的担心是多么多余。我被她葆有这颗单纯的感恩之心打动。
   第二辑中,含烟用尖锐的洞察力把男女心理剖析透彻,几乎是用心理学的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读含烟的文字,就像同一个多年的老朋友谈心那么亲切,在你汲取其精华的同时又不得不为她的思想高度折服。她为女性传授恋爱秘诀:“与其改变自己的形貌去讨好男人,不如博学多才武装自己,让男人来追随!”她懂得“锁与钥匙的道理,在爱情面前不动一兵一卒就能取胜。”
    第三辑中,含烟向我们论述了思辨的哲理:“人若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必定被情绪掌控。唯一免於被情绪打败的方式,就是永远不跟它作战。”遇事要“换位思考,不要拿自己的个性,挑战别人的极限,那样的结果,一定不美。”看,年纪轻轻的她,却有如此非同寻常的深刻见地。于是,我斗胆肯定,她的内心一定是宽敞明亮、丝丝通透、毫无纠结的。也只有海阔天空的心境,才能悟出高深的人生哲理。她才是“黑暗中的灯盏,唤醒醉梦的晨钟;是悬崖勒马时的那根缰绳;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四辑的诗歌,我最想说,真的很棒。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看似言事,实则喻情。它映射出烟侠骨柔情的一面。在写作结构与聚焦上,也比较严谨。
    一个女子的追求,凋落在现实与理想的对抗中,然而,她没有向命运妥协,哪怕抛头颅洒热血,仍无法阻止她追寻的脚步。“卖火柴的小女孩早已冻死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如今,我高擎半支尚未燃尽的火柴/用热血点亮心灯,找寻/曾经盛开的野百合”(摘自《寻找野百合》)。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不都有一株纯洁的百合吗?只是,有人握于手,有人观在眼。
    相对于含烟的杂谈,诗歌所表现的气质不是铿锵有力,而是淡淡的感伤。“岁月剥落的印记/在我胸口狠狠留下一道划痕/多年过去,还在隐隐作痛/握笔的手/终无力挽留,悄然而逝的光阴。”(摘自《怀念一棵树》)。其实,人生中许多美好的事、物,都如昙花。因其短暂,故让人留恋。而一个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心胸豁达的女子,绝不慕烟花、恋逝水,仅把伤痛变成前进的动力。她没有就此沉沦,亦没有愤世嫉俗,她只是轻轻问自己:“是不是培养一些游戏精神/就可以卸载许多多余的痛苦/是不是放弃挑选优质的土壤/春花才会灿烂山岗。”(摘自《午后遐想》)。我小心地猜测,她一定是真的累了,接下来,她会有怎样细致的生活?然我坚信,这样一个思想丰富、灵魂饱满的女子是不会钻进人生的死胡同的,她一定能够及时找到出口。
    这真是一个“内心既简单又复杂的女子” ,才华横溢而又充满矛盾。我前述的那些测量女性的标尺能否适用于她,看来是一个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一边坐在青石板上看南方人情如酒的小镇,一边翻阅一个柳絮含烟般水边伊人的内心素描,我相信,我们会在顷刻之间忘掉这点无关紧要的争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4 19:17 , Processed in 0.1530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