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水人的县改市情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SG168 发表于 2010-7-24 20:3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见一幅摄影作品,县政府大楼标注为“市政大楼”,我认为用“县政府大楼”或“政府大楼”名称更准确,当然这是一种不同的理解,也可看作修水人对设市的一种期望。这种期望从各论坛的相关讨论可见一斑,大家认为修水面积广袤、人口众多、县城建设日新月异,不在南康、丰城、瑞昌、临川之下,设市在情理之中。但是,随着国家对设市门槛的提高与限制,撤县设市短期内还是一个未知数。当然能设市最好,领导可以由县委书记改称市委书记,县长可以改称市长,普通百姓也可由乡民改称市民,能得多少实惠是一回事,但是在城市化的今天,过过嘴瘾也还是不错的。
      一个地方的发展靠它的整体实力,撤县设市是整体实力的提升,包括区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文化教育等方面。修水未能设市,我认为经济欠发达是最大的因素,在江西全省不出类拔萃,我点击过县领导的讲话,矿业一直是支柱产业,随着国家对稀有矿产资源战略上的调整,出口将会受到限制,而且矿产业会伴随污水治理难题,与以生态优势定位的修水不相吻合。江西近几年发展迅速,但修水在沿海腾笼换鸟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还没有一个上规模的大型企业,与身边的宜丰、上高、高安相比都存在差距。有时我们会被县城的繁荣景象所陶醉,但细想起来修水只有一个义宁镇,近百万人口的大县集中在一起必然是这个样子,这是修水人口的优势,铜鼓人口是修水的四分之一,如果四个铜鼓县城合在一起是个什么样子?2000年的修水如日中天,名震省内外,有“宁红”“康顺”“金樱子”的功劳,当年县领导在战略上主攻工业,打造修水工业品牌是那样的振奋人心。今天的修水在这个资讯发达的社会因缺少载体、缺少内涵,致在外的知名度非常有限,也影响了修水向外发展。大环境更显不足,一个聪明的投资人除了看地方服务是否优质,水电费是一个权衡投资的关键指标,修水的水价高于南昌,使得招商引资大打折扣。
       文化建设是个大学问,修水这几年也作了一些努力,但是还远远不够,陈家大屋的建设与维修,始终无法与文化大县的美誉相符,像刘梦溪这样知名的学者都是冲着陈门五杰而造访修水,但是我们的相关部门还不明白招商公关是一门综合学科,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外省人借陈氏名望收获喜悦。旅游兴县是个好路子,修水可说是一座富矿,但至今还是不死不活,因为在我的印像中还没有系统的旅游推介,人家婺源可是盆满钵满。
      设不设市并不重要,叫市民与叫乡民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二小时经济圈可以把修水融入城市发展快车道,也可以错失机会边缘化,关键要在发展的思路上有近、中、远规划,有重点的改善环境,才是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2010.07.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7 12:14 , Processed in 0.109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