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雨之后是彩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0-11-14 22:5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雨之后是彩虹——访修水颖业服装辅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樊海国

  在大桥镇创业小区第一次见到修水颖业服装辅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樊海国,精瘦高挑的个子,黝黑的脸庞,质朴得仿佛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与之交谈,了解到创业历程的艰辛,突然发现他有一种不同于山里汉子的远见和胆魄。

  樊海国于1975年出生于大桥镇排上村,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1993年,年仅18岁的樊海国和乡亲们一道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梦想着在遥远的他乡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在广东东莞,由于没有技术,他进了当地一家纽扣生产企业做生产工人,每月工资仅有180元。“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我应该到其它地方碰碰运气。”抱着这样的想法,第二年下半年,樊海国从东莞径直去了浙江。在浙江一个多月没有找到事做,连个落脚地方都没有,身上的一点积蓄已经花得差不多了。这时已是岁末年关,思乡心切的他用所有的钱买了一张到县城的客运票,双手空空地踏上了回乡的路程。到县城下车后,身上已无分文,他只好步行回家。早上出发,暮色降临才回到家,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家门时,鞋底已经走破。

  1995年,不安于现状的樊海国再度启程。他再一次选择广东东莞,进了一个纽扣生产企业做起老本行。由于肯吃苦耐劳,他从一名普通工人做到组长,后来升为管理人员,月工资也从当初的200多元翻了十几个跟头。在工厂他一呆就是八年,期间只回过两次家。“天道酬勤”,樊海国在多年的打工生涯中学到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为后来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樊海国拿出所有积蓄,与人合伙创办了东莞颖业服装辅料有限公司,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说是办了一个公司,其实只是买了一台加工纽扣的机器,说白了就是在纽扣上打字或者打上花纹,当时也就是三几个人做事。”说起当年的创业,樊海国自嘲地说。由于资金不够,工厂有时被迫停产。时光不负有心人,几年下来,当初的“作坊式”工厂已经初具规模,摇身一变成了一家集调色部、制片部、车纽部、打光部、镭射部和包装部为一体,拥有30多台机器,吸纳40多名工人就业的小企业。樊海国也从当初的“打工仔”变成身家千万的小企业家。

  去年底回家过年,樊海国被家乡优越的投资环境所吸引,考虑到纽扣产品对交通的依赖性不强等原因,决定投资2000万创办修水颖业服装辅料有限公司。6月,公司正式落户大桥镇创业小区,他委托舅舅帮助兴建厂房,自己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外面的工厂里,有时却不得不奔走于东莞和家乡之间。如今,修水颖业服装有限公司办公大楼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即将进行室内外装修;员工宿舍楼已完成基础工程。公司预计年底投产,投产后可吸纳劳动力100余人,年产值1200万元。“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记者相信,樊海国一定会在返乡创业大潮中谱写出人生的壮美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26 20:40 , Processed in 0.0520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