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景如画耀人眼 一江秀水衬新城——我县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纪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1-4-8 16:36: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景如画耀人眼 一江秀水衬新城——我县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纪实

    七百里修河滔滔东流,奔鄱湖而下长江。流经古宁州时,化为“十里秀水”,镶嵌黄田里、良塘、西摆、安坪四个“半岛”,造就“四曲连环”奇特景观。勤劳智慧的修水人历经千百年建设变迁和历史文化的沉淀,让修城如璞玉天成,更显钟灵毓秀。

  文承千载,古邑风流。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全新视野和超凡气魄,谋划城市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使千年古艾处处流淌着现代都市魅力。正如骚人墨客赋云:“虎踞龙蟠地,赣北新明珠。”



思路决定出路

  推进新型城市化是赶超发展之需、城市跨越之要、市民热切之盼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面对全国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政策背景,修水的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省兄弟县市区争相竞发、你追我赶的态势下,修水要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在九江确保位列第一方阵不掉队,城市必须适度超常规发展。

  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是修水最主要的县情和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壮大经济总量是我县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最主要的任务,尤其需要加速大框架城市化进程。作为一个有着82万人口的大县,我县以适度超前的城市建设撬动县域经济赶超发展已成为迫切需求。

  《县城总体规划》明确目标,至2020年我县城镇化水平要达到45.0%,而我县城镇化率目前远低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实现“赣湘鄂边贸中心、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山水园林城市”的规划目标,需要扩大城市规模,优化中心城区布局,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建筑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结构。

  到过修水的客人都会赞叹这里的天生丽质和人文底蕴,但县城曾经的景象让我们汗颜:破旧杂乱的宁红大道,污水横流的洪坑河,城中菜地马家洲,拥堵破旧老城区,乱停乱放的市容市貌……这些都曾让游人留下叹息。

  历史发出了召唤,未来在创造者手中。如何积蓄后发优势和起跳的力量?如何为这个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城市找到新的定位?经过深思熟虑和科学的调研论证,2009年9月5日,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拉开了我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大幕。
  定位——“赣湘鄂三省九县边贸中心”;方向——环境优美、商贸活跃、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思路——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目标——“十二五期末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人口25万”。

  从决策制定出台到大规模建设,古老的修水县城悄然涅槃。短短不到两年时间,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
 楼主| xiushui 发表于 2011-4-8 16:40:47 | 只看该作者

    策划:
    县南城新区管委会
    县城乡建设局

    撰文:
    陈景略 荣 华

    摄影:
    王江明 梁 海
    陈芦根

3#
 楼主| xiushui 发表于 2011-4-8 16:41:48 | 只看该作者
以民为本造城

    在让利于民中诠释城市和谐,让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一河两岸新图画


新建污水处理厂

    百姓眼里的变迁,源自生活的点点滴滴。今年春节,下岗外出打工多年的陈女士回到了家乡,她吃惊地发现,原居住在洪坑河旁的家园完全变了模样:门前曾经坑洼和堆满垃圾的沿河路,变成了种满花草树木的景观带,循着浓烈气味就可找到的路边厕所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回廊和漂亮的休闲广场……站在自家的阳台,昔日的洪坑河已经成为一段模糊的记忆,映入眼帘的是都市闲暇的惬意和怡然。

  城市建设凝聚着决策者的智慧、胆识,彰显的是“民本”至高理念。我县牢固树立“抓城市管理就是抓经济、就是抓生产力,抓城市管理就是抓发展、就是抓对外开放”的观念,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省级文明城和省级生态县”的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园林城市环境。突出抓好综合整治,全力实施便民、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畅通、素质“七大工程”,开展对小餐饮、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等“六小”行业整治。切实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了“事随费转、责随权转、干管分离”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政事分开、管养分离、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管理机制。大力抓好教育引导。通过开展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在广大市民中普及科技、法律、卫生、文体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居民逐步从“农民”向“市民”转变,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荣获创建省级文明城先进单位、江西十佳魅力新城、江南生态新城等光荣称号。

  城市建设中最大限度让利于民,诠释城市生态和谐。做活做足山水文章,大力实施了以修河带状景观带和宁红大道主轴线景观带、武吉高速公路修水连接线等绿化景观工程,新增绿地率38.8%,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106.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0.8%,新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11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13.4平方米。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达80%,集中处理率达8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居民生活档次大大提高。

  结合老城区改造,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启动了余家巷等棚户区改造,启动了南石埚、洪坑等“城中村”改造,新建了良塘、南石埚、安坪、何家店、夏坑、香炉山、太阳山、南桥等8个拆迁安置房及廉租房、公租房小区,规划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可安置2000多户近万余人,并计划三年内完成10个棚户区改造。做到“新官理旧事”,一次解决了南城区400余户6年以前的拆迁户安置。

  “让人与城市和谐共存,居有其屋,乐有其所,行则畅达,庇荫天下。”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县选择的是一条让每一个市民共享、共参与、共期待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新模式!

4#
 楼主| xiushui 发表于 2011-4-8 16:57:21 | 只看该作者
◆唱响主旋律

    “城建三年决战30亿”,项目建设奏响加快发展的进行曲



整治后的洪坑河美如玉带

    思路一旦确定,行动就有了方向,工作就有了干劲。而项目建设则是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是加快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科学的规划是整个城市建设的“蓝图”,是城市发展的公共政策和指导,是调控城市建设的依据和手段。抓住规划这个龙头,也就抓住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以总体规划为纲,我县按照“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的总体思路,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服务设施跟进,实施产业带动,新老城区联动”,全面推进“三年决战城建30亿、启动100个重点城建项目建设”的实施计划。规划要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良塘核心区、规划建成区域的主干路网及重点设施,使南城区的品位全面提升,老城区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决战良塘新区:作为我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战场,良塘新区从开工建设那天起,无论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论证修编,还是一系列项目的建设推进,都承载着人们对修城未来发展的许多期待和关注。“以省际边贸市场功能为主导、文化休闲和旅游观光为特色的宜居新城”这一功能定位,使修水框架得到迅速拓展的同时,城市功能将得到完善。以市场带动产业发展、聚集人气带旺商气,以工业园区和城区互动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和辐射力,良塘新区起步不凡、意义重大。
  良塘新区的建设更缔造了修水城建史上的“良塘速度”:3天完成征地870亩,20天完成拆迁202户、372栋、54543平方米;五个月时间,新区内核四条主干道路先期建成通车;仅一年时间,总长13公里的六条主干道路全面建成通车……今日的良塘新区,处处彰显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良塘学校、医院、车站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9月份将陆续投入使用;建材家居、汽车交易、农副产品、物流等四大专业市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提升南城区:宁红大道构筑了修水城市发展布局的主轴线,宁红大桥加速了县城重点的南移。随着南城新区3.9平方公里的面积开发建设基本完成,南城区功能不完善、人气不旺、城市形象不鲜明等特点日益显现。我县着力实施了一批南城区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全省最大的县级体育中心项目、江西省十大名人馆黄庭坚纪念馆改扩建项目、县中医院南迁、宁红大道及二三线升级改造、武吉高速修水连接线景观绿化等项目有效地加速了南城人气集聚,使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南城供水管网改造、天然气管网建设、妇幼保健大楼建设、汇源爱心小学扩建等市政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使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完善老城区:按照“新老城区联动”原则,我县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分批实施了秋收起义纪念馆改造、余家巷综合改造等项目,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现象。完成了蓝家祠堂、黄家祠堂、财神庙等部分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工程;启动了棚户区改造,以公租房和廉租房形式分批疏散老城低收入居民,使困难群体居有其所。

  2010年,我县共实施城建项目99个,总投资28.3亿元,已竣工项目63个,城建氛围之浓、项目之多、投资之大、推进之快前所未有。

5#
 楼主| xiushui 发表于 2011-4-8 16:59:31 | 只看该作者
保持兴城势头

    做到力度不减、投入不少、速度不降,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夜晚的马家洲公园灿若明珠

    3月29日,我县2011年第一批十大城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今年,我县将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服务设施跟进、实施产业带动、新老城区联动”的原则,加快城镇项目建设,切实保持“兴城”势头,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继续做大中心城区。继续按照“完善老城区,提升南城区,决战良塘区”的总体思路,政府投资10个亿,重点实施50个项目,拉动社会投资30个亿,全力打造环境优美、商贸活跃、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良塘新区要按照“一年拉框架,三年成规模,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快速推进项目,确保良塘学校、医院、车站今年10月1日前投入使用,良塘建材家居、汽车交易、农副产品三大专业市场年底竣工营业,尽快启动良塘湖景工程、湖滨路、行政服务中心、规划馆、文博馆、茶叶经营市场和物流市场等项目建设。南城区要以南山崖风景区和宁红大道改造为重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精品项目。老城区要按照“成片改造、整体提升”的原则,加快危旧房改造和城区街巷整治,不断完善城区功能,提升城区品位,力争今年分流居民1万人以上。同时,要深入开展以创建国家园林城、省级文明城、省级森林城、全省生态县为主要内容的“四创”活动,加强城区违章建筑监管。

  加强城市管理。坚持建管并重,创新城市管理思路,完善城市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生态县城”为主要内容的“四创”活动,加强城区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市民自觉维护城市形象。深化城市客运改革,加大客运市场整治力度,优化公交线路调配,规范交通运输管理。

  推进重点集镇建设。以柯龙线改造升级为契机,推进渣津、太阳升、大桥、马坳等中心集镇建设。要把集镇建设与创业小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私人建房,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经济实力较强的新型小城镇。树立“精品是财富,粗制滥造是包袱”的理念,能够做大的做大,不能够做大的做精,不能盲目扩张。要利用好闹区、利用好空间、利用好纵深,实行组团式开发,不能逢空插针,不能建“接吻房”、“握手房”。乡镇和国土部门要加大公路沿线农民建房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公路沿线建筑退让红线标准,退让红线范围内一律不准建房。注重房屋外形美观,对房屋建筑风格作出规定。

  “一城诗画山水,千年魅力古城;满目青山葱茏,一江碧水淙淙。”静静流淌的修河见证了修城的沧桑巨变,并还将见证修城美好的未来。沐浴着时代的春风,承载着修水82万人民的期盼与拥戴,在科学决策和美好蓝图的引领下,明天,一个更加现代化的修水将呈现在世界面前!

6#
 楼主| xiushui 发表于 2011-4-8 17:01:36 | 只看该作者
◆靠创新破解难题

    科学经营城市,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良塘新区掠影

    洪坑河改造不仅疏峻了一河活水,更通过规划、建设和土地经营,不但能收回投资,而且还实现了不少的政府收益。我县近两年在城市经营中所体现出来的“市场之手”让人耳目一新,也使城市建设保持源头活水。

  我县是山区县、贫困县,城市建设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特别是资金、用地及拆迁等方面的难题尤为突出。对此,县委、县政府大胆创新,积极出点子、想办法,在经营土地上下功夫,认真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和定位,加快推进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黄金地段”,不断提升土地价值。同时,加大对土地资源的掌控力度,适时适量激活土地,优化配置,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一年来,共储备土地4000余亩,出让土地8宗791亩,成交价最高每亩195万元,全年实现土地融资8亿元,确保了城市建设资金的投入需求。同时打破政府统包统揽城市建设的方式,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以科学的经营盘活城市,有效经营城市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使城市建设实现了“融资——投资——收益——再投资——再收益”的良性循环。此外,广泛开展城建招商,大力拓展招商促开发,去年良塘新区共投入资金10亿元,其中政府直接投资4.5亿元。

  破解用地难题。一方面,积极向省里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全年报批用地2300多亩。另一方面,抓实“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试点工作,34个拆旧点复垦土地800亩,全县新增造地3750亩,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破解拆迁难题。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做好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和拆迁户的利益最大化。土地征收严格执行省政府的文件规定,坚持“一口价”。房屋补偿评估实行市场化操作,聘请有资质的评估公司进行评估。由“宅基地安置”转变为“公寓房安置”,按拆迁户家庭人口每人40平方米予以安置,同时,加快项目开发进程,推动安置房、预留地尽快升值。

  注重“管”字,强化市场监管,突出项目建设管理。出台了《关于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办法》,严格操作程序,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转包等行为,加大对项目建设的监管力度,杜绝未经许可施工、违规施工和偷工减料行为。突出规划执行管理。出台《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建房管理办法》,老城区冻结新建楼房,改造项目实行“异地安置”,核心区私房拆迁不再予以宅基地安置,全部实行“公寓安置”,控规范围内新建农房严格按照规定审批。

  控私建,严格执行城市发展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按照“高目标定位、高水准规划、高标准要求”的原则,结合我县城市发展的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县城总体规划与近期发展规划,提出全力打造环境优美、商贸活跃、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新建城建项目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从选址、详规、放线到验收,一律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确保环环相扣。我县始终坚持以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向城市规划要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坚持老城区只拆不建。老城区冻结新建楼房,改造项目一律实行“异地安置”,腾出空间用于完善市政设施建设和绿化,切实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居住环境。核心区私房拆迁全部实行“公寓安置”。控规范围内新建农房严格按照《县城规划区内农民建房管理办法》审批。2009年底,县委、县政府开展了违法违章建筑专项整治活动,彻底扼住了县城违建势头,为城市建设扫清了障碍。

   “不舍昼夜,只争朝夕。”是修水城市建设速度的生动写照。按“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五合一”调度督查机制、“五加三”监管保障机制、“五加二”工作落实机制等项目推进机制,一丝不苟抓质量,精打细算省投资,万无一失保安全,推动城市建设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对每一个城建项目实行一个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项目倒逼部门、下级倒逼上级、督查倒逼落实。县里成立项目建设督查小组,对每个项目建设的推进工作一日一督查、一日一通报、一月一调度,准确掌握重点工程建设情况,确保每一项重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各个项目倒排工期,倒计时间,目标再细化,任务再分解,措施再夯实,联动式推进,层层抓具体,层层抓落实,确保建成优质工程、高效工程、节约工程、廉政工程、市民满意工程;防止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严重超预算工程。

  “城建项目慢不得、拖不起,一刻也不能耽误。”县领导经常深入现场,查看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相关部门驻地督促检查、监理施工,确保工期;广大建设者晴天抢干、雨天巧干、白天大干、晚上加班干,有的把铺盖搬上车,吃住在工地,有的几个月就磨坏一双解放鞋,成为“五加二、白加黑”精神的实践者。正是在上下同心、环环相扣的建设热浪中,一个个新建项目如期完成并投入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17 20:39 , Processed in 0.13900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