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群众安危放在第一位——记义宁镇卫前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修林
○修水报记者 朱修林 实习生 曾 荣 邱 军
“这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每年雨季来临,我们都要坚守在北门站前路一带,只是今年的情况更为特殊。”谈到在“6·10”抗洪救灾时的情况,义宁镇卫前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修林谦逊地说。
县城北门站前路地处凤凰山山脚,因历史原因,该地段挤挤挨挨建有许多房屋,特别是站前路五杰广场一带,有不少居民的房屋建在陡坡之上,呈阶梯状分布,遇到强降雨,很容易发生山体滑坡。6月9日晚,大雨下个不停。已是半夜时分,陈修林站在窗前,听着窗外的磅礴大雨声,丝毫没有睡意。他找来工作笔记本,那里面记录着住在站前路五杰广场一带危险地段住户名单、电话号码,他挨家挨户打电话通知,叫他们别睡过了头,要注意山洪暴发。6月10日凌晨5点左右,一道道刺眼的闪电划破夜空,伴随着轰鸣的雷声,瓢泼大雨越下越密。刚刚打完电话入睡的陈修林再也无心入睡了。他一骨碌爬起来,雨越下越大,来势凶猛,他预感到要发生什么。急忙电话叫醒了其他几个社区干部,一边再一次打电话给处在危险地带的居民,要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一边和其他社区干部一道,前往那一带转移群众。
5点30分左右,大雨还在下,陈修林带领社区干部,趟着没膝的水,匆匆赶往站前路。当得知还有几户居民没有转移时,陈修林挨家挨户做工作。首先来到低保户辜某家里,因为妻子和儿子均是残疾人,无法转移,陈修林一边帮助联系辜某的亲戚,一边安排其他干部搀扶他们安全转移。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周某家,周某年纪大,倔强的他就是不肯走,百般无奈之下,陈修林拨通了他儿子的电话,一番劝说后,终于将老人安全转移。几个来回,此时的陈修林已浑身湿透,一双雨鞋也全进水了,但他顾不得这一切,又匆匆赶往下一家。
雨越下越大,在70多岁老人曾某家里,陈修林动员他赶紧转移,做通工作的曾某同意随陈修林下山。正当他搀扶着老人走出门时,突然一位中年男子手拿晾衣棍冲了出来,不由分说就朝陈修林的左手臂猛戳过去,来不及遮挡的陈修林一个趔趄,一阵剧痛袭来,一旁的其他工作人员见状,迅速上前制止了该男子。原来该男子是老人的儿子,患有精神病,误认为他们要侵害自己的亲人。剧痛难忍的陈修林顾不了这么多,及时把他俩安排到附近的旅社。“之后才发现肩膀处黑了一大块,虽然之后作了治疗,但好一段时间,遇上天气变化还是会隐隐作痛。”陈修林摸着左手臂说。
6月10日早上,陈修林和几个社区干部在成功转移了最危险路段几户居民后,又来到站前路92号的一户居民家,该户居民家的屋后就是一陡峭土坡,极其危险。陈修林顾不得多作解释,强行把居民转移至安全地方,就在他们走后不久,山坡滚落下一块石头,石头飞快冲进了屋内,砸烂了房子和家具,幸亏人员及时转移了。居民周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深有感触地说:“当时雨那么大,好在陈书记一个接一个电话不停地打过来,后又上门劝说我们转移,不然的话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事。”
6月10日那天,在北门站前路一带,陈修林和社区干部共转移30户、300余名住在危险地段的居民。由于及时介入,主动出击,转移及时,在“6·10”洪涝灾害中,该路段无一人伤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