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义担当与精神洗礼的佳作----影片《一诺千金》观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dzmep 发表于 2012-8-30 12:2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 柏 林
   
    在我们当下社会的“伦理道德”与大众的“心智模式”的构建中,我们有着十分焦虑的心情,更有着强烈的寻找与期待。我们寻找并期待着一场新的伦理启蒙和伦理觉悟;寻找并期待一种“精神”哲学和“精神”洗礼;在领略了欧风美雨和市场经济的迷人风光之后,期待着一次道德“还家”的努力。
    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国电影家协会、河北电影制片厂、河北玛西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故事影片《一诺千金》正是我们在这种期待中降临的“福音”,久旱飘落的甘霖。
    影片取材于河北农大院93级果树1班的真实故事。承德石头村村民李维汉的两个儿子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相继病逝。小儿子李宝阳在农学院即将完成学业之际,离开了人间。同学们定下了“一个永远的约定”,替宝阳关照父母。15年来他们坚守着这个“承诺”一直关心照顾着两位老人。这本是一个平常的故事。但是,在今天,当我们捡起这个故事的时候,却感到那样沉重,那样陌生,那样费解。那是因为我们今天正在丢弃这些。编剧詹文冠以一位作家的心性和敏感捕捉到这个题材,完成了这部电影剧作,为我们社会奉献了一部佳作。
    《一诺千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法国政治学家和伦理学家阿兰·佩雷菲特在其所著《信任社会》一书中,系统解析了15世纪至18世纪西方基督教民族的历史,证明了欧洲的发展源于“信任品性”。正是这种信任品性打破了中世纪宗教的虚伪和禁忌,促进了创新、移动性、竞争、理性而负责的首创精神。他指出:“信任是命令不来的,它源自我们心灵深处。把它视为社会的动力,就是求助于内心,就是断言社会不是机械制造的产物,而是内生增长的结果。”(《信任社会》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551页)他还引用法国经济学家、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的话告诉人们:“如果考虑实行民主制或市场经济,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建立信任,对内建立信任,对外建立信任。”在我们还十分看中经济、财富的增长这种令人头脑热得发烫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看到我们的内心?是否还能看中人的内增长?
    信任观念就是突出个人与社会之间绝对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要自信,更要他信,这是心灵的同一种运动。考量和体验这两者,彼此不可分开。心理学强调,内源性资源如意志力、愿望、性格等只能在个体内部培养,而不能被外部创造。今天,我们正在反思、正在校正,也正在救治。我们重新担当起社会的“情义”,重新走向人自身、走向人的内心。“情义”在我们中华文明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地位。“义”字的本义与“美”“善”相近。古代先贤、诸子百家都重视“义”。孔子讲:“君子以以为质。”《论语》一书24次讲到“义”。孟子要“舍生取义!”《孟子》一书中,“义”字出现了108次。墨子更是强调:“万事莫贵于义。”“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义”为五常之一,成为了我们的行为准则。“情”更是人之根本。我们做的叫“事情”,我们判断的叫“情况”,我们创作的故事叫“情节”,我们对他人的友善叫“同情”,我们对一个人的肯定评价叫“有情有义”。然而,今天,似乎我们进入了“无情”的社会,我们发现,再现代的工业流水线,再尖端的科技发明,再神秘的世界金融体系,再快捷的全球互联网,正在一步步将人自身变成“游戏社会”的70多亿个简单的符号,变成缺少定义的名词。
    因此,影片《一诺千金》,又让我们走向人自身,走向“情义”,走向关怀,走向责任。
影片的主题在于强调我们的社会心态,也就是“心智模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造成的是相互猜忌的心态。就是一种偏狭的“心智模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并不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影片展现的是“自信、他信”的心态,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然而,坚守承诺,于利害攸关处肯于坚持,于细微末节处则易于疏忽;于血亲之人肯于坚持,于非亲非故之人则易于疏忽。影片中的主人公杜启峰、史彩萍、大喜等农大同学默默坚守了15年,而且还将坚守下去,这种“情义”的担当,在今天是一种“传奇”,这种“传奇”,不那么气壮山河,却令人惊叹与深思。
    同时,影片通过每年中秋节(团圆日),杜启峰等陪老人过节、过生日,老人也给予他们亲人般的疼爱,拿出多年的存款为杜启峰渡过生意上的难关等清洁,使得农大的同学们精神上、情感上受到了真诚的洗礼。情义担当与精神洗礼是双向互动的同一个进程。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进程。这既是我们人生和社会的本质,也是我们社会发展和文明的本钱。
影片在艺术上有着新的追求和新的表达。它在艺术上的现实主义精神,是当前我国电影艺术发展需要大力弘扬的。直面社会现实,直接指向人们的心灵世界。同时,主创们深谙艺术“源于真而成于假(假定性)”的真谛,取材于生活,却又大胆进行艺术设定,以民间艺人“刘曲儿”同村支书“打”为重要线索,以宝阳娘失子后痛不欲生,精神恍惚,误认宝阳的同学杜启峰为儿子,终于支撑住精神平衡为伏线,使一个缺少故事性的生活,更加富有了戏剧性和象征性。情义担当,坚守承诺,不单纯是对一件具体的重大事件,更不是生死存亡的舍生取义,而是对一个山村家庭的亲情支撑,特别是对宝阳娘的“精神平衡”的支撑。它的象征意义在于,我们的社会以和谐为基础,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平衡的支撑,哪个人的失守都会导致和谐的打破,约束,约束,有“约”才有“束”,为“约”而“束”。“约”是社会的基础,守约就是“信”!因此,宝阳娘在得到精神平衡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自己能够清醒地面对失去爱子的生活之后,又以自己的爱心关爱着假冒的儿子们,这又形成了新的精神平衡。人总得付出爱和得到爱。《一诺千金》的故事已经超出了血亲之爱,达到了社会之爱。这种社会之爱应当普及到全社会的人们,深入到我们社会成员的心灵。这就是“情”,这就是“义”,这应当成为我们社会的“心理”和“心智”!
    导演马会雷忠实于生活,忠实于艺术,注重生活细节,注重心灵感受,富有承德山区的生活情境和人文特色,演员们的表演质朴、自然。影片整体风格协调统一,朴实无华,却富有生活和艺术的质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7 12:14 , Processed in 0.2060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