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留下一个穷兄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3-7-22 10:0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留下一个穷兄弟
——记大椿乡大湖村党支部书记卢大正

黄  喆  实习生  车珍紫

    大椿乡大湖村是我县整体移民搬迁的第一批试点村之一。记者见到村支书卢大正时,他正在整理搬迁协议。“县委、县政府在中心城区和工业园区舍得用最好的地段来安置我们移民户,使我们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卢大正说。
    大湖村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纯净得没有一丝瑕疵。但由于海拔1235米,地势崎岖,不适宜耕作,村民居住相对分散,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村里没有学校,没有诊所,为了孩子上学有些村民只得到县城租房陪读,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要走四五里山路到柏树村就诊,一旦遇到大病、重病,要到离家80多公里的县城。当得知县委、县政府将大湖村列入整体移民搬迁工作试点村后,身为村支书的卢大正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但他知道,只有牢牢抓住这个机会,才能帮助村民摆脱困境。
    接下来的日子,卢大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体移民搬迁工作中,脚穿一双解放鞋,骑着一辆摩托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
   “大湖村有207户802口人。从哪些人中开始宣传移民搬迁政策呢?”卢大正和村干部商量后决定,从年轻人、老干部和老党员开始。年轻人容易接受新观念,借助他们的力量宣传政策。利用老干部和老党员在村民中的影响力,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什么方法才能把移民搬迁政策宣传到位呢?”谈及这个问题时,卢大正告诉记者,村委会制作了3块小型宣传牌,将移民搬迁政策的要点和优惠政策印在上面。村干部每人一块,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随时随地宣传,让移民搬迁政策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六组村民冷礼清60多岁,家有五口人,两个孩子都在外务工。故土难离,过惯了自给自足,种田为生的日子,多次做他的工作都不同意搬迁。6月10日,卢大正和另外两个村干部第四次来到冷礼清家。“他可是个‘老固执’。”卢大正调侃道。卢大正与他拉家常,不厌其烦地为他讲解移民搬迁的各种优惠政策。“老固执”最终被卢大正一行人的坚持与诚心打动,爽快地在移民搬迁协议上签了字。
    58岁的二组村民朱列江,以前有什么事都积极响应,但在整体移民搬迁这件事上,却犯了难。他的老母亲患眼疾多年,行动不便。儿子又在一次意外中不幸丧生,留下儿媳和年幼的孙子,对搬迁后的生活不免有很多担忧,迟迟不愿签协议。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朝辉先后几次深入大湖村调研和宣讲,了解到朱列江家的特殊情况后,主动上门为他讲解移民搬迁政策,解决他的后顾之忧,朱列江安心地在搬迁协议上签了字。
    为了让村民安心搬迁,村委会组织200名村民分批参观移民安置区良瑞佳园。了解搬迁安置区村民的生活状况后,村民们对搬迁后的生活充满了企盼与希望。看到自己的工作有了成效,卢大正感到十分欣慰。他说:“我的心愿是不留下一个穷兄弟,希望他们走出深山,开始全新的生活,也希望更多的深山群众能像我们一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27 11:04 , Processed in 0.0930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