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奉镇简办婚丧树新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4-1-3 23:5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不久,上奉镇沙洲村胡某因病去世,按照当地习俗,家人要花1000元请乐队唱上一出,且子女要送祭品,少则200元,多则上千元。但其子女通过商议,一改以往陋习,不仅没有请乐队,而且原本要大操大办7天的丧事也缩减成4天。其儿子胡某说:“镇政府早就发出倡议,提倡厚养薄葬,村里‘五老’也走村串户宣传,我们没有理由不响应。”
  上奉是我县粮食大镇,由于历来的风俗习惯,这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少则几十桌,多则上百桌,花费的现金要几万,甚至十多万元。不仅造成大量浪费,而且与当前中央“八项规定”和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格格不入,群众对此早有微辞。新一届镇党委、政府上任后,下决心改变现状,去年“七一”发出《革除陋习,简办婚丧喜庆》倡议书,号召村民革除陋习,倡导文明、健康婚丧。上奉镇石街村王秋生是一位老村支书,他组织部分“五老”同志成立镇老干部协会,义务宣传文明节俭之风。原沙洲村支部书记胡安华邀请几位老同志,对全村所有红白喜事进行预登记,谁家准备办喜事,该团队便上门为主人策划嘉宾和帮办人员名单,每场喜事下来节省开支1-3万元不等。沙洲村村民荣武贤嫁女儿,拒收一般亲朋礼金、减少帮事人员等,将酒席减少一半。村民张菊本孙子结婚节省1.6万元。县人大代表、沙洲村村民李茂金说:“为了响应镇党委、政府倡议,去年女儿结婚,我定下规矩:镇域外领导朋友不请;一般邻居亲朋不请;同姓宗族自己人仅派代表参加。”

  编后:移风易俗是实现农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一些陈规陋习卷土重来。上奉镇积极倡导简办婚丧喜庆的做法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体现,对于减轻人情负担、促进节俭风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和谐的社会人情关系,明礼仪、知廉耻,反腐倡廉、移风易俗,需要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健康乡俗民风,端正党风政风,树立文明新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29 08:40 , Processed in 0.1060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