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维迎:多印钞票最不道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修江河畔 发表于 2014-3-7 14:5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字稿来自人文经济学会《人文会客厅》,文字稿由人文经济学会授权搜狐财经独家发布)

  胡释之(人文经济学会理事):关于资本,关于钱,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大家认为钱和资本都是央行开动印钞机就能创造出来的。

  张维迎(人文经济学会理事):说靠国家印出来的钱本身就可以增加资本,我觉得这是不对的。简单地说,国家垄断了钱的印刷,它就会制造好多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形成一些资源的再分配,和收入的再分配。谁先拿到这个钱,谁就占便宜了,谁最后拿到这个钱,谁就吃亏了。这个时候呢,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不道德的。

  我之前讲过,就是说我们过去老喜欢说,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比如说你生产的某一种产品的成分不够,那就是假冒伪劣,就是骗人的。其实生产货币是同样有道德要求的,那就是说如果你过多地印票子,这就是很不道德的。

  胡释之:这个过多或过少是怎么来判断的?

  张维迎:这个其实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在理论范围内有好多的争论。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的话,他就认为货币本身就可以创造财富。因为现在好多资源闲置着,政府印了票子,发出去了,也就可以创造财富,他形成了一个理论叫乘数效应。好比说政府发1块钱的金属货币,或者政府消费1块钱,社会财富可以增长到3、5块钱,我认为这个是错误的。

  货币最好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没有办法人为过分地操纵它的。像黄金作为货币的时候,它的自然增长率也就是一年百分之一、二。

  还有一个观点,好多人认为要经济增长必须通货膨胀,我觉得这也是错误的。比如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也就是在南北战争之后一直到80年代,20年的时间里都是通货紧缩的,也就是按价格衡量的话,物品总体的平均价格是降低的。但人家那时的经济是最好的。其实我们好多人是从通货膨胀的文化熏陶中出来之后来理解经济问题的,我觉得这是错误的。

  实际上政府印的票子多的话,一准会导致通货膨胀,最后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有时候大家本身对通货膨胀的概念就是错的。你多印票子,或者票子作假,好比原来我们的币里边含多少银多少金,把它的成色降低,这就是通货膨胀。现在呢,我们一般都是用价格来衡量通货膨胀,现在看不是一个很准确的概念。好比说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之前,价格没什么上涨,所以就觉得货币不多,其实已经多了,所以才导致后来2008年、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是我想,也不管怎么说,发行货币的人,也就是政府,要坚守一个基本的道德底线。如果把发行货币变成一种掠夺财富的方式的话,这是不道德的,也是很危险的。危险到什么程度?我们现在知道蒋介石最后他为什么政权崩溃了,就是通货膨胀把他搞得崩溃了。你一开始来多印票子,来掠夺大家,掠到最后把你自己推翻了。

  胡释之:有些人可能是因为无耻,他知道是在印假钞,却还不停地印,但好多人可能还是有思维误区,觉得要跟上经济增长步伐就要多印票子,这才是央行的职责所在,这样做才是敬业。

  张维迎:这个其实过去也有争论。因为央行是没有独立性的,没有独立性的话,它就过分受政治家的指挥和操纵。那它就会多印票子。

  像当年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发现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英国政府和德国政府。德国有二战的教训,在二战之后设立了一个制度,这个制度就是说中央银行是独立的,任何政府机构都不能干预它。中央银行的唯一使命就是保证货币的稳定,就是说防止通货膨胀是它唯一的任务。

  但是英国不一样,英国的中央银行就是英格兰银行,等于说是财政部的一个附属机构,它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完全是由财政部或者是首相最后决定的。我现在开始要选举了,我就要想办法降低失业,然后让人多投我的票,所以就让央行多印钞票,就业好像就弄上去了,结果接下来就是通货膨胀来了。选上以后我就开始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因为通货膨胀也是个问题啊,所以这个循环就比较糟糕。

  美国的中央银行相当于介于英国和德国之间,但是我们看现在美国中央银行越来越不独立了。就是说当你中央银行本身把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等作为一个目标的时候,你就很难独立了,你就只有变成了一个政治家了。中央银行本来不应该是政治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30 02:59 , Processed in 0.0740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