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水县保持“畅通工程”二等管理水平的点滴经验之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4-6-9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修水县保持“畅通工程”二等管理水平的点滴经验之谈
   
  熊龙员

  修水县地处赣西北边界,与湘、鄂、赣三省九县毗邻,边贸往来十分活跃。面积4503平方公里,居全省之首。人口82.8万,为全市之最。县城位于凤凰山下,被修河分为南、北两块,有三座大桥南北相连。修水大桥长286米,宽7米;宁红大桥长1759米,宽20米;旌阳大桥长194米,宽9米,步行画廊宽3米;武吉高速穿境而过,连接南北;柯龙线(省道304线)贯穿东西。县城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山峦起伏,河流环绕,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县城建成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人口10万,城区道路里程108.7公里,其中主干道82.1公里。拥有各类机动车11000余辆,驾驶员20000余名,城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任务繁重。
   
  自实施“畅通工程”以来,按照城市建设规划,城市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城乡道路交通科学协调发展,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城市交通环境良好的总体目标,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建管并举,全面推行“畅通工程”建设,确保“畅通工程”二等管理水平城市稳固扎实。
    
  一、高位推动,落实各项保障
    
  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畅通工程”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实现“畅通工程”工作目标。修水县将创建平安畅通县区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山水园林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结合起来,推进“畅通工程”稳步实施。
   
  (一)健全机构。根据人员变动情况,修水县及时调整充实了县“畅通工程”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吴玮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刘松,县政府副县长梅勇,县政府党组成员樊荣,县城乡建设局局长,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县交管大队大队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交管大队大队长周英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员饶木勇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从交警、建设部门抽调四名干部专门从事具体工作。
   
  (二)加大投入。从2010年起,每年政府加大对实施“畅通工程”投入,2010年投入5.3837亿元、2011年投入2.008亿元、2012年投入1.025亿元。三年投入资金占全县GDP的3.587%,全面完成了城区路网改造、交通基础设施、电子工程监控的建设。
   
  (三)规划引领。修水为典型山区城市,整个城市采用组团式布局,形成城北老区、南城新区、良塘工业区三区联通模式。并将交通组织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具体做到了:一是破解城北拥挤困境。面对城北面积小,道路狭、人口多的现状,我县规划城北所有行政单位搬入良塘新区,城北医院、学校将在城南或良塘设立分部,积极引导人群向南城区和良塘新区分流,目前,北城区行政单位基本搬迁完毕,人民医院和县一小在良塘新区和城南建成分部,极大缓解城北交通拥堵。二是规划城区路网工程。按照各组团内部道路依山就势,自由布局,内部成环,以柯龙线为中心轴,形成“一轴多环”串联式布局,以南圳大道(山谷大道)、宁红大道、柯龙线贯穿东西,以旌阳大桥、修水大桥、宁红大桥三桥连接南北,特别是南圳大道即将建成通车,使出入我县城区更快捷、更畅通。三是前置交通影响评价。将交通影响评价纳入城区重大建设项目,在新建设的万象新城、奥林华府等小区,交警、建设、房管一同将交通影响评价纳入小区建设。
    
  二、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组织
    
  为改善和优化城市道路管理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各部门着力于交通基础建设,提升管理功能,实现了城区交通组织更加优化。
   
  (一)发展公共交通。我县大力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在城区13条主干道上,开设了67辆公交车,220辆出租车,健全了126个公交站台,大大方便了广大群众出行。
   
  (二)完善交通设施。近年来,我县加大交通设施建设力度,交管、建设、新城管委会部门联动,共同组织设施,夯实了基础。一是完善了电子监控。城区共建立了12组信号灯和电子警察系统(城北2个,城南10个),5处单行线电子警察(城北4处,城南1处),5处禁止大货车进城电子警察卡口,设置了15个高清视频监控点,交管大队指挥中心建立了交通指挥调度平台、车辆查辑布控平台、接处警平台、电子警察自动录入平台等四大平台。二是规范标牌标线。补划、新划标线10000平方米,设置标志、标牌576块。三是对城区各主要路口进行了全面渠化。改造了宁红大桥南端、南桥红绿灯路口,改变了影响了直行车道的绿化带,拓展了重点路口的通行能力。四是完善停车场建设。为规范停车秩序,县委、县政府花大力气兴建了九个停车场,其中城北建立了余家巷、老政府招待所、原公安局、老广场、原中医院、赣北水果批发市场、马家洲等七个停车场;城南民政局旁停车场、汪坑大货车停车场,施划了1620个临时停车泊位,极大缓解了城区停车难问题。
   
  (三)优化交通组织。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为确保城区畅通,着眼长远,科学规划。一是聘请专家对城北老城区交通组织进行全面规划。在春节实行区域交通循环和部分路段交通管制,确保了我县春节期间不堵车。二是发挥市场运作主体,整合物流市场资源。在良塘新区专门成立了达星物流大市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三是在中心城区全面禁止大货车进城。城北实行全天候,城南实行朝六晚十的时段管控。
    
  三、强化整治,推进日常管理
    
  为确保城区畅通有序,推进日常管理,我县由创建办牵头,经常组织交警、城管、工商、运管等部门开展多次专项整治活动,做到常抓不懈。
   
  (一)整治乱停、乱放、乱掉头等交通违法现象。交警大队突出了对城区“三乱”违法行为进行整治,实行无缝隙抓拍,加大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管控,规范车辆向停车场停放。开展了涉牌涉证、摩托车无牌无照、机动车套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确保城区交通环境良好。
   
  (二)整治“三无”工程车违法行为。针对“三无”工程车安全隐患大,事故多发,造成多人死亡和受伤的现象,交警、运管部门开展了工程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查获了“三无”工程车车辆,查处了各种违法行为,杜绝了“三无”工程车上路行驶。
   
  (三)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教育、交警部门联合清理校门外两侧50米内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的现象,完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减速带、隔离设施、停车泊位等交通安全设施,建立了城区20所中小学家长、老师、交警三家联动机制的护学岗。
   
  (四)整治占道经营违法行为。城管、建设、工商等部门对城区市场占道经营的个体户、洗车、修车行进行了专项整治,全年组织了20余次占道占巷专项整治,纠正违章占道行为1500多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3000余间,50000余平方米,清理马路市场等交通占道50余处,拆除广告牌200余块。
   
  (五)整治非法营运违法现象。交通、运管等部门加大对非法营运车辆的打击力度,多次开展了非法营运车整顿活动,对公交车、出租车进行规范管理,投资100余万元新建、改建、维修公交停靠站点70余个,专门成立了客运办公室,制订了相应措施。
    
  四、强化宣传,提升文明意识
    
  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区交通秩序畅通,为此,我县以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畅通意识为目标,以交通安全宣传为手段,开展各种宣传活动。
   
  (一)组建两支队伍。组建了一支交通安全宣传队,定期到农村屋场、集镇街道、城区小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文艺演出,采取自编、自导、自演,开展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交通安全宣传,共演出12场。组建了一支交通志愿者,从县直各机关单位、学校抽调了150人组成交通志愿者,与交通民警在城区主要路口维护交通秩序,散发交通安全宣传单。
   
  (二)巩固三个阵地。重点抓好学校、客运企业、进城农民工三个宣传阵地。到全县各中小学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讲座,以“小手牵大手”加强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加强了“留守儿童”和“候鸟儿童”的交通安全教育;到客货运输企业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到出租车公司、长运公司、物流公司进行交通安全讲座;到农民工集中务工场所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农民工交通安全意识。
   
  (三)运用四项载体。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车载显示屏多渠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将“畅通工程”长远规划发布在修水网上,在县电视台开办了“畅通工程”专栏,修水报开辟了“畅通工程”专题报道,城区所有出租车、公交车运用车载显示屏开展交通宣传。
    
  在车辆、人员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实现了城区畅通有序,得益于“畅通工程”的实施,得益于基础建设的完善,得益于着眼规划的引领作用,得益于市民文明意识的不断提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6-9 13:02 , Processed in 0.2230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