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画坪,您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wolong 发表于 2014-10-22 23:2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卢曙光
“画坪,您好!”

      九十年代初,我去过一次画坪,当时到乡政府只有一条简易公路,住户分布星散,到处都是上岭下坎,即使对面人家看上去只有一二百米,走过去则要绕过几道山梁,爬山过埂走上半天。因自然条件差,山区群众生活很艰苦。与我同行的是作家詹谷丰和陪同的二位干部。
      记得是个桃李芬芳,寄杈花开的上午,经喷水岩、观虎跳涧,走进了桃峰寺下一处绿竹掩映的山埚,在柴门犬吠声中,一间有些破败的土屋进入眼帘,门的左右二侧各悬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红军医院”、“红军休养所”,斑斑漏痕像是诉说着岁月沧桑。迎接我们的是年过花甲的舒大爷,同行的小杨介绍说我们是县里来的干部,老人虬松般青筋突出的手,紧紧拉着我俩,“这么远来看我,感谢县里领导关心,感谢党政关怀”。使得我和尚未著名的谷丰面面相觑,接着他吩附大婶泡茶端水。我环顾四周,这是栋普通土屋,使用的是推筒钩烧水取暖的柴房。正值三、四月天气,山里雾大,气温还很低,二位老人穿着臃肿的衣服,岁月在脸上刻下道道皱纹,很容易使人想到,挂壁土那道道新挖的痕迹。家里没什么陈设,几件简易家具离不开竹木。
      看上去还算利索的大婶,在土楼上忙乎了一阵,端来一碟自家土产的红枣干,一瓶自酿的白酒,瓶塞是用报纸做的。舒大爷热情招呼:“走这么远路来看我,没有好招待,只能是几个粗果子,一杯淡酒。”看见家境并不宽裕的他,我们推说不会喝酒。我们还没说明来意,老人就跟我们讲起了苏区的故事:“当时红军医院与休养所就在我家,朱家坳一战,枪声炸麻子一样,我就是那次受伤的。”老人撩起裤脚,有一个碗大的伤疤。“我是赤卫队,本来要跟主力一起转移,受伤了没走成。”我们默默的听着,随着老人的叙述,把我们带进了那段难忘的岁月。这时不知谁问起他有什么待遇。老人非常高兴:“从前年开始,我每年有36元补助,政府很关心我”。看见大家专注的样子,老人很满意,一高兴就唱起了红军歌谣:“农民同志唱山歌,如今革命好处多,大家从此解放了,土地公有叫苏俄,共产社会乐呵呵”。很多年后,我几次与人聊起画坪之行,一直记得大山深处那动人的歌声。
      画坪在修水西部,有四个村,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那段辉煌历史,其中一个村以“苏区”二字命名。它与全丰、古市、杨津、路口交界,最高海拔的桃峰山有1300多米,而在38平方公里的地域,只有231亩水田,旱地都是挂壁土,红薯是主要经济作物,解放初期的画坪,人口不满三千。虽然这里山高水远,但青山重叠,云雾缭绕,景色因季节更替而变化,春天百花盛开,夏天荫静清凉,秋天层林尽染,冬天冰清露白。是一个自然景观美得让人心醉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里曾有修水最早建立的地下交通站,1934年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曾驻在此,在中共党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十五年过去,这里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变化,但坪上中屋的省苏驻地还在,桃峰山下朱家坳战斗旧址还在,军区桥遗址还在,还见到了老乡家保留的革命文物。在朱家坳旧址,向导为我们讲解战斗经过,这里地形复杂,1933年2月,尾随至画坪的敌33师与民团,从高地绕石壁塝进犯、白军五十师从古市方向夹击,而红三师在修水独立团和赤卫队则踞桃峰山之险,在松杉嘴布下口袋。苏区军民团结战斗,打死打伤敌人100多人,俘敌200余人,缴枪300余支。同行的向导名叫桂良轩,有七十来岁,他父亲是红军里的炊事员,经历过这次战斗。当时有座小桥是通往古市必经之路,事先红军在河边准备了一块桥板,可以搬动,待敌军进入后,断其后路。这块桥板,作为见证至今都保留在他家里。
      重访画坪,这位身躯有点佝偻的老村长桂良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把一支保存了八十年的的土制手枪交给了党史办,这是一件红军时期的珍贵文物。只有几户人家的老屋场,大多是杉皮屋,因这里地貌特殊,岩石成块状,还可用来盖屋,这是外人无法看到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赤卫队与红军家属的房子都被烧光。老村长家的房子也经历了近百年,虽然经过修复,但过火的痕迹还在,那段“茅草过火,人要过刀”的血腥历史还影影绰绰留在大山深处的记忆中。他家破破烂烂,看上去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他妻子为人热情,端茶端水。我打听起他的生活状况,村长说:“过得还可以”。她听说我们一行是县党史办的,便问她丈夫可否享受政府补助,电视里说是可以的,问我们知不知道。老村长白了妻子一眼,她嗔怪丈夫说;“身体好,有不有都算了,与那些烈士比我们是幸福的。但国家规定有照顾,为什么不能问,为什么不给你?”
      没去考证老村长算不算红二代,但他是一位老党员,六十年代以来,长期担任基层干部,做过林管员、村长,桃峰村与画坪村合并后是村支部副书记,兢兢业业几十年。五年前生病以后就失去劳动能力,同时也失去了村干部待遇。他育有七八个儿女,包括他的孙辈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对外信息也不灵通。她妻子还告诉我们说,前几年他丈夫任村干部时,经常有上面领导在他家吃饭,当时说好补饭钱的,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六千多元钱一直都没有兑现,而那个记满了饭餐的本子,还静静的存放在抽屉里。
      画坪是一块红色的故土,当1934年5月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十几个机关和红16师转移到这里时,这个只有二千多人口的小山村,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支援红军。妇女胡一秀,全家缺吃少穿,她情愿一天吃两餐粥,也把省下的粮食支援红军,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直至今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群众,仍然是那样纯朴,对党的事业仍然是那样充满感情,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环境,这种信念都没有动摇过。他们是美丽画坪最动人的风景。
      站在桃峰山巅,螺丝顶奇观尽收眼底,分布山头的屋舍,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像颗颗珍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正值秋高气爽,板栗飘香,略显凝重的心情生出快意,俯瞰蓝天白云,我情不自禁大声呼喊:“画坪,您好!”
      声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荡!(201410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8 19:21 , Processed in 0.14400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