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论坛-修水网旗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党报批女干部佯装下基层:踩高跟鞋 包着紧身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xiushui 发表于 2014-12-1 15: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党报批女干部佯装下基层:踩高跟鞋 包着紧身裙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湖南邵阳县委常委 组织部长

  拍电影,常常用到特写镜头。它通过突出某个人物局部或物品细部,或展示内心,或烘托氛围,给人深刻印象。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一些干部佯装下基层,留下不该有的“特写镜头”,让群众侧目甚至反感。

  镜头一:“三头干部”。有的乡镇干部下村,常常和村干部约个时间、定个地点,匆匆忙忙握个手,三言两语往回走。群众嘲讽,像搞地下工作的“接头干部”。有的县里干部,下乡就是“到此一游”,老百姓问个政策他含含糊糊,求个指点一问三摇头,群众称之为“摇头干部”。有的市县领导,下乡坐在接待室,任凭汇报人胡夸海吹,不加分析地频频点头、连连称是,群众叫他们“点头干部”。

  镜头二:“田埂迪斯科”。有的干部下农村,一身名牌,皮鞋锃亮,走在田埂上,生怕弄脏;有的女干部踩着高跟鞋、撑着遮阳伞、包着紧身裙,踏上石坎路左支右绌,乡亲们连连摇头,“这是城里人来乡下跳迪斯科呢”。

  镜头三:洋腔洋调古人云。有的干部下基层开座谈会,面对群众讲个话、说个事,不是满口这个英文简称那个世界流行,就是满篇引经据典古人云,全无自己的话,老百姓听得云山雾罩。群众说这是假洋鬼子耍洋枪,说书先生上错了台。

  镜头四:“乌龟缩头”。某市领导坐了小车下基层,到了村里,领导刚把脑袋伸出车外,要求解决问题的群众就围了上来。领导一见,立马退回车内,打道回府。群众开玩笑说:乌龟没出壳,马上缩回头。

  镜头五:“一只又只再一只”。某县委副书记下乡,乡长在小店里炖了只狗招待,记账时写明“某某书记吃狗一只”。随同的乡干部效法,也炖了一只狗,签单时添了两字“又只”。村干部见了,也炖了一只狗,后面再添三字“再一只”。老百姓说:这个书记肚真大,一顿吃了“一只又只再一只”。

  下基层,确确实实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上述“特写镜头”,可能只发生在少数干部、少数地方,但“一次笨拙、恶劣的表演,会抵销数十次真诚的付出”,其影响往往很大,既损害党的形象,也败坏社会风气。

  群众爱看哪些镜头?答案其实很清楚。焦裕禄在风沙中种下的那棵泡桐让数辈人感怀,孔繁森在青藏高原上的克己奉公百姓从未忘却,沈浩留下的七双浸满泥泞的鞋子让多少人潸然泪下,杨善洲种下的那一片墨绿永远定格在世人心中……毋庸置疑,群众喜欢的干部特写是田间地头的躬身弯腰,而不是“接头”“摇头”“点头”;是在百姓灶火边、板凳上的家常话、贴心话,而不是古人云、洋腔调的不着边际;是贫困户昏黄灯光下的贴心问候,而不是“乌龟缩头”;是在路难走、山更陡的穷困地区的排难解忧,而不是“吃了一只又只再一只”。

  有群众说,干部下基层,要有进庙堂烧香一样的菩提心,要有回家看父母一样的孝敬心。只有真心真意下基层,才下得来、蹲得住、处得好。群众的期望最朴实。曲子合胃口,演戏对路子,群众看得惯、听得懂,自然融得进;装样子、摆架子、搞忽悠,群众肯定要换频道。天地间是一幅画,动人的特写源于最真诚的渲染,绚丽的画卷落毫于最真切的手笔。这个道理,基层干部都要懂。

  (作者为湖南邵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修水网 ( 赣ICP备05004636号 )- 备案报警修水网1000人超级群

GMT+8, 2024-11-25 09:51 , Processed in 0.1090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